APP下载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及技术差异化探讨

2021-04-15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绿化带人行道城市交通

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镇江 212004

1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含义及特点

交通规划是根据现阶段的交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交通流量、经济、周围环境、地质状况来研究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人口密集度以及经济走向,从而进行城市交通的预测规划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设方案。在过去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的规划建设仅集中于土木工程的设计,而不是从整个城市的总体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进行考虑。结果导致当前道路规划设计无法进行定量化分析,更不能直接显示城市道路中存在的交通问题。交通规划设计中的最先要考虑的是交通功能。不同的网络代表交通网中具有不同属性的通道,不同通道之间的连接构成具有强大运输功能的交通网络。部分抽象的交通网络是针对特定的道路设计的,交通设计与针对性研究绝对是分不开的。

道路工程设计包括具体的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内容设计,道路系统的建设可以将城市的空间布局与道路设施设计结合起来。道路空间布局以交通设计为基础,合理分配城市中的所有空间,以确保体现出城市道路的整体功能,也可以有效地确保城市道路系统和交通设计方案的实施科学有效。

道路工程设计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前提,道路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与各个区域的交通联系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居住环境挂钩。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促进道路两侧绿化的开发,带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增长,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铺垫。

2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差异化

2.1 以人为本、以人性化为主的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内容,即城市干线道路设计和居住区道路设计。在人性化设计中,最好有效地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两道路之间的比例,合理搭配以确保它们之间的协调。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为人们提供宜居舒适的交通环境。另外,必须考虑残疾人、儿童或老人的需要,还要注重机动车的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保证城市道路的设计的完整。

以北京市人行道以及城市中临时停车场的设计为例。北京市在人行道的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性化为主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人行道的过程中,许多道路设计师倾向于更加关注设计的美观性。实际上,行人过马路时不会过多注意人行道的外观,但希望人行道有足够的安全性。因此,北京城市道路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求制订了人性化的设计方案,考虑到了人行道的行人在拥挤时的密集程度和道路平整与道路周围的环境等,同时尝试对人行道进行防滑设计以提高人行道的实用性。为了满足某些道路使用要求,人行道与相邻道路之间会有一定的高度差。北京市政府道路设计师不仅考虑了行人的安全,还充分考虑人行道上其他静态设施(如电线杆、树木、路标)的设计合理性。在人行道和巷道之间设置挡土墙以分隔两者,不仅可以在挡土墙的外部悬挂一些装饰物,还可以美化道路风格和更好的提醒行人。

人性化的设计不仅体现在道路设计上,临时停车场也成为当前重要的道路设施。北京作为一座车流量密度极大的城市,高度城市化,城市用地减少,可停车的区域越来越少,机动车停车难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临时停车场,并对停车位进行统一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市政府道路设计师将人行道上较宽的部分作为临时停车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其他机动车停放区,分时间段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进行临时停放。在人性化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城市道路设施设计者可以充分结合上述方法设计人行横道以及临时停车场地。

2.2 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差异化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城市的面貌。特别是在机动车辆使用频率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城市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道路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城市污染气体,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驾驶环境。如何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工程,如何分配绿化密度,如何限制树种的高度和分配绿化带的位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未来道路维护的难度。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通常在景观设计中考虑总体地形特征该地区周围的环境。区域绿化景观比较统一,道路工程设计通常基于景观设计中的当地条件,并且特定的道路与环境分开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

以北京昌平环陵路为例。其名字的由来是它围绕明朝十三陵,北接昌平区北部的明十三陵,由昌赤路、环陵支线、水库路及周边乡村的道路所组成,全长42km,是连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十三陵的旅游主干路,分为十三陵“经典皇陵”骑游环线与环十三陵水库“山水林间”骑游环线两个部分。环陵路不仅是进出十三陵景区的主要道路,还串联起了蟒山国际森林公园、沟崖自然风景区等旅游景点。

环陵路之前是山路,考虑到大坡度和高交通安全隐患,道路设计师使用迂回线来增加长度以减缓道路的纵向坡度,并严格选择用于道路施工建设的材料以增加摩擦,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环陵路的闻名,不只因为其连接着许多的著名景区,更是由于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地形特征和整体空间布局的设计,集合其环境和周围景观进行建设,这使环陵路成为有名的旅游必经之路。

3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技术差异化

3.1 技术可行与实际实施的差异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之间存在重大矛盾,城市的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城市土地资源的一部分,道路本就是城市资源的一部分。从功能层面考虑,规划不同的道路用地是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城市道路的设计应遵循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合理分配每一个交通资源,确保交通安全便利。然而往常的设计中基本会忽视这一点,导致之后的非机动车道及其人行道等建设工作难以进行。设计时还应优先考虑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使用交通功能,但实际上,过去的老式交通设计并未充分考虑整体情况。加上后期可能会进行扩建及绿化等项目,故一旦交通设计不完善就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可以进行施工,但是现实的施工技术上很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建设。综上所述,交通规划设计与道路工程设计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实施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异。

3.2 远期拓宽条件预留问题的差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通常伴随着诸如道路周围土地的性质、土地开发的程度以及交通需求等因素,以此确定是否实施计划的道路分阶段设计。在不久的将来,道路将根据需求合理地缩小尺寸,为设计的长期扩展留出空间,这可以有效地为周边土地做好早期开发服务,并可以合理地减少短期投资以实现经济发展。若周边土地开发的成熟、交通需求增加后,未来会根据预留的空间拓宽道路,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济南市世纪大道为例。世纪大道位于济南市主要市区的东部,它的拓宽项目是济南市的重点施工项目,得到了济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它从西到东由工业南路到龙凤山路,全长大约6.9km,改造完成的世纪大道将会变为双向八车道,这将服务于沿边地区,同步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济南世纪大道如图1所示。

图1 济南世纪大道

济南世纪大道规划红线宽50m,交通规划设计标准横断面分幅为6.25m人行道+3.5m绿化带+12.25m车行道+5m中分带+12.25m车行道+4.5m绿化带+6.25m人行道=50m。道路工程设计标准横断面(双向6车道)分幅为6.25m人行道+12.25m车行道+13m中央绿化带+12.25m车行道+6.25m人行道=50m。

该设计方案从未来的角度出发,将人行道以及绿化带都进行了加宽,且便于将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中央绿化带缩减为5m即可),为行人以及机动车都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该设计将绿化带留在中央,避免了远期再因为交通拥挤进行拓宽道路时造成的绿化区域资源的浪费,还进一步对道路排水及其照明设施的更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结束语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是不同思维方向之间的差异。两者都需要结合实际对道路工程设计的详细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了总体规划与设计协调的考虑。结合两者之间的精华所在,为城市交通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方案,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绿化带人行道城市交通
最美城市“绿化带”
跟踪导练(一)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种子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风景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打招呼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