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2021-04-15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落石危岩遥感技术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0000

1 无人机发展概况

无人机(UAV)是一种动力驱动、无人驾驶、空气提供升力的航空器,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运用。无人机遥感是一种新型遥感系统,能实现机动性、全天候的遥感探测。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相对较晚,21世纪初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并开始向民用转变,在测绘领域大放异彩。2016年至今,国家科技部进一步扩大了对无人机遥感领域的相关支持,并在广域航空安全监控、城市群经济区域建设与管理服务、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检测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无人机遥感发展呈多样化趋势,其在生态环境资源监测、灾害应急响应监测以及国土突发事件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2.1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包括单体与区域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为室内精细化遥感解译与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地质灾害应急测绘

与其他测绘相比,无人机的机动性更强,可快速完成受灾区域测绘工作,全面、及时地掌握灾区最新情况。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高清影像、地形数据,可与灾前影像进行对比,实现灾情的精准评估。

2.3 地质灾害地表形变监测

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高光谱相机、雷达等,获得高精度数据,分析地质灾害区域位移、变形、沉降、纹理特征等,并实现早期预警。

2.4 地质灾害场景三维重建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通过无人机与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可构建地质灾害区域三维立体场景,为防灾减灾教育与科普提供技术支撑。

3 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况

某水电站区内河谷是典型“V”形高山峡谷地貌,1700m高程以上河谷开阔,而1700m以下河谷狭窄。2018年8月,持续降水后边坡上部出现落石,下方被动网受到撞击后严重损坏,安全风险大,必须做好相关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工程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3.2 无人机遥感调查方法

该项目区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主要调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无人机遥感调查流程

(1)前期准备:收集研究区资料、定点勘察以及确定飞行区域。(2)航线设计:基于调查区域与相关资料开展航线设计,并布设控制点。(3)航拍摄影:根据航线设计方案开展航拍摄影工作。(4)内业处理:获取密集点云数据,生成地质灾害三维模型、数字正射影像。(5)遥感解译:基于数据成果开展地质灾害体遥感解译,并构建地质灾害空间属性数据库。

3.3 无人机遥感调查应用情况

(1)设备参数。该项目采用的是大疆M600Pro多旋翼无人机,五镜头多方向航拍,飞行区域面积0.5km2,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无人机与相机参数

(2)航线设计。该项目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大,无明显的地物特征。此次航线设计密集,航向、旁向重叠度分别为85%、80%,无人机共两次起落,获取2780幅数字影像。

(3)数据处理。此次无人机搭载的是普通高分辨率数码相机,为保证成果精度,需要对影像进行畸变校正与匀色,导入相机中POS数据,开展同名点匹配,并按共线条件方程开展自由网平差;导入地面控制点坐标信息,实施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生成密集点云数据,获得正射影像、三维模型。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处理流程

(4)地质灾害解译。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对目标区域已发生和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调查,可查明空间分布与属性特征。①落石灾害分析。根据生成的边坡三维场景,局部放大可明显识别落石灾害点位置。根据三维模型分析显示,落石灾害点处于出线场上方560m位置,高度为1930m,坡度为36°,落石岩性为大理岩。通过对周边岩体产状特征分析,基本判定原始危岩体底部、后缘发育,岩体受倾于坡面、反倾于坡外的两组近于正交结构面控制。由此,可基本判断危岩失稳原因是持续降水后,雨水渗入主控结构面裂隙,裂隙拉裂、贯通,岩体失稳后滑落。在岩体整个滑落过程中,持续存在碎块石分离,呈明显的直线型滚落路径,长度为776m。②该测区结合无人机遥感成果与现场调查情况,对落石滚落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阶段:滚落初始阶段,危岩体失稳,从母岩分离后获初始动能,滚落时粒径较大完整块石脱离,集中在路径0~54m处;撞击阶段,落石在487m处落至冲沟内,并撞击至第一道被动网,被动网损坏、落石碎裂,部分越过被动网继续滚落;坠落阶段,落石砸到下方出线场内破碎。③危岩隐患点遥感解译。结合已经发生的落石灾害,开展边坡围岩隐患点遥感解译,危岩共计29个,主要集中在1550~1840m处,属于特高位危岩,坡度为45°~55°。

基于点云数据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数据提取,获取地质灾害体属性信息,测得落石原始体积为11.7m3;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结构面开展平面拟合,计算得到结构面J1倾向为275.4°、倾角为∠31.2°;结构面J2倾向为103.5°、倾角为∠63.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技术越加成熟,并朝着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等方向发展。目前,无人机遥感在地质灾害、农田监测、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可较好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应急测绘、地表形变监测以及三维重建提供高精度遥感成果,满足相关防治或应急处理需求。

猜你喜欢

落石危岩遥感技术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道路落石检测
西北某水电站高边坡危岩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的隧道落石预警系统
引导式落石拖挂网落石冲击模型试验研究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激振作用下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落石碰撞法向恢复系数的模型试验研究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