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探井W34井钻井液技术

2021-04-15余建顺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岩屑井眼泥岩

余建顺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大庆油田为保证原油4000×104t 可持续稳产,加大了外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在海拉尔探区贝尔湖坳陷乌尔逊凹陷乌东斜坡构造带上,完成了该探区近年来最深的一口探井W34井,完钻井深4050m,目的层位以南屯组、大二段为主,兼探铜钵庙组、大一段。钻井目的是进一步向深部下洼探索乌南次凹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深入认识乌南次凹岩性油藏的控藏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为该区预探井的部署和提交油气储量做准备。

1 地质工程概况

1.1 地质概况

上部地层(深度0~502m),岩性主要为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中部地层(深度502~1410m),岩性主要为泥岩与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互层,中部存在断层,底部夹黑色煤层;下部地层(深度1410~4050m),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砂砾岩互层;上部夹有煤层中部有断层。

1.2 工程概况

一开使用∅400mm 钻头,钻至井深502m,下入∅339.7mm 套管500m;二开使用∅311mm 钻头,钻至井深1410m,下入∅244.5mm 技术套管1407m;三开使用∅215.9mm 钻头,钻至井深4050m,下入∅139.7mm套管4050m。钻井周期为109.23d,平均机械钻速为3.49m/h,全井下钻通井与电测及下套管均顺利,固井质量优质。

2 钻井液技术难点

(1)一开大井眼段上部地层,泥岩与泥质粉砂岩成岩性差,水敏性强,极易发生水化分散;钻进中,钻速快,岩屑粘滞性强,井眼岩屑浓度高,岩屑上返不及时,井眼内易形成泥环、缩径现象,造成环空不畅,易导致一完时,表层套管下入困难。

(2)二开大井眼段中部地层,泥岩造浆严重,岩屑粘滞性强,易粘连聚集,影响井眼内岩屑及时返出,易形成泥环、缩径、环空憋压现象。尤其伊敏组中部,井深1030m 处存在断层,钻井过程中断层处极易发生井漏;底部夹有煤层,极易造成井壁剥落,形成大肚子井眼,不利于岩屑及时上返,最终易导致起下钻、中途测井及技术套管下入困难。

(3)三开下部地层,泥岩造浆,井深1955m 存在断层,断距约为80m;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漏;局部地层砂砾岩发育,可钻性差、研磨性强、钻头易缩径,使得井眼扩大率相对偏小,井下易产生压力激动;地层倾角达到30°~50°,倾角与倾向规律性不强,井斜和曲率变化控制难度大,所钻井眼井壁不规整,进而影响岩屑的上返,易形成岩屑床造成卡钻及憋压;施工中,为控制井斜频繁更换钻具结构,起下钻次数增多,螺扶对井壁刮碰次数随之增多,极易破坏井壁泥饼,在140℃~150℃高温下,易诱发泥岩井壁剥落坍塌。

3 钻井液技术

(1)一开∅400mm井眼,钻井液配方:6%~10%膨润 土 + 0.3% ~0.5% Na2CO3+ 0.025% NaOH + 0.5%NPAN+0.3%FA368+0.8%有机硅腐钾。钻井液密度为1.05~1.15g/cm3、粘度为50~60s,钻进中钻井液满足了大井眼钻井携岩要求,完钻大排量充分洗井后,表层套管下入及固井顺利。

(2)二开∅311mm井眼,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为:一开基浆+0.7%NPAN+0.4%FA368+0.4%XY28+1.0%高效封堵降滤失剂+1.0%有机硅腐钾+1.0%KOH+1.25%HA树脂1.0%GWJ+1.5%RH-3。

①维护钻井液性能的胶液配方:0.4%NPAN+0.5%FA368+0.5% HA 树脂+0.5%有机硅腐钾+0.25%KOH;钻进过程中,根据钻速及返砂情况,使用好固控设备,用胶液以细水长流的形式,维护好钻井液性能,并保证FA368的有效含量不低于0.3%,利用包被剂吸附在岩屑表面,形成包被水化层,延缓粘土的水化和分散,保持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性;每钻完一个单根,均匀划眼1次,上提下放钻具冲击井底2~3次,将岩屑充分冲离井底,提高岩屑的输送比,降低环空岩屑浓度;并通过定期短起下钻修整井壁,防止泥岩井段岩屑与井壁间的粘连形成泥环缩径,保证井眼清洁。

②断层地层防漏:钻遇断层前50m,补充加入3%CaCO3、3%磺化沥青、3%高效封堵降滤失剂、1%低渗透井壁稳定剂,并调整好钻井液流变性;增加钻井液储备量,钻井液密度采用设计下限施工,同时控制好钻进、划眼及上提下放钻具的速度,减小井底压力激动,做好防漏工作。

③煤层地层防塌:钻遇煤层前50m,补充加入1%HA树脂、3%CaCO3、3%磺化沥青、3%低渗透井壁稳定剂,提高钻井液造壁、护壁能力;控制钻井液密度为1.05~1.10g/cm3,粘度为60~70s,滤失量小于3mL;同时控制好钻进、划眼及上提下放钻具的速度,减小外力对井壁的冲击,做好防塌工作。

④二完电测前,采用大排量充分洗井后,用4~6m3、密度为1.10g/cm3、粘度为180~200s的稠浆举砂,保证了电测各项目均一次成功;∅311mm 井眼段施工中,各环节均顺利,钻遇断层及煤层时,均无复杂情况发生,技术套管下入固井施工均顺利;一、二开钻井液性能见表1。

表1 一、二开钻井液性能

(3)三开∅215.9mm井眼,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为:二开基浆+0.7%NPAN+0.25%FA368+0.25%XY28+1%高效封堵降滤失剂+1%有机硅腐钾+1.0%KOH+1.5%HA树脂+1.5%GWJ+2.0%RH-3。

①维护钻井液性能的胶液配方:0.4%NPAN+0.25%FA368+1% HA 树脂+0.5%有机硅腐钾+0.25%KOH;上部地层,钻井中保持原有钻井液抑制性,控制泥岩地层造浆,维护处理技术执行二开措施。

②钻遇断层及煤层地层,执行二开井段防漏防塌钻井液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井底压力激动,减少漏失概率,保持井眼稳定。

③钻至井深3300m 以后,井底温度超过120℃,为提高钻井液的抗温性能,加入各种防塌及抗温类处理剂,配方:0.6%NPAN +0.2%FA368+1.0%有机硅腐钾+2%HA 树脂+2%抗盐抗高温防塌降滤失剂+0.5%KOH;并以胶液形式补充加入,调整好钻井液性能,控制钻井液密度为1.12~1.15g/cm3,粘度为60~65s,动塑比大于0.5。保持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携屑能力,严格控制钻井液中压滤失量小于3mL,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2mL,最大限度地降低钻井液中的滤液渗入地层;钻进中钻井液粘度接近或超过70s 时,加入0.5%~1.0%SF-260及适量加入低浓胶液,将钻井液粘度调整到60~70s,保持钻井液的携岩及抗温性能,保证井壁稳定及防止井壁泥岩在长周期高温下裂化剥落及垮塌。

④在工程上,根据井斜和井眼曲率变化情况,及时加入足量的润滑剂,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控制泵排量为32L/s,将钻井液粘度控制在60~65s,减缓钻井液对井壁的冲蚀;控制深部井段起下钻速度小于0.5m/s,防止井下产生压力激动引发井壁掉块;定期短起下钻刮拉夯实井壁,破坏岩屑床形成,防止阻卡现象发生;充分利用固控设备及时除砂,控制钻井液的含砂量小于0.4%。完井电测和固井前,利用稠浆举砂,强化井眼净化,保证井眼畅通。通过严格制定和执行工程技术措施,三开钻井施工顺利,完井电测一次成功,井径平均扩大率为12.01%,套管下入、固井施工均顺利,全井钻进周期为了109.23d;三开钻井液性能见表2。

表2 三开钻井液性能

4 认识与结论

(1)两性离子复合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稳定,抑制性及流变性好,携岩能力强,满足了深探井施工要求。

(2)提高钻井液的防塌及抗温性能是长裸眼、长周期深探井施工的关键技术。

(3)钻进中充分使用好固控设备,及时清屑,提高泥饼质量,是优化钻井液性能参数的前提条件。

(4)通过采用优化钻井液流变参数,控制环空返速、定期短起下钻修整井眼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和破坏钻进中井眼内岩屑床的形成,强化井眼清洁,可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岩屑井眼泥岩
岩屑床破坏器在水平井斜井段的清洁效果研究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论细碎岩屑地质录井
伊拉克H 油田Sadi 油藏鱼骨井井眼布置方案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屑实物录井成果网上应用研究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长庆油田储气库水平井大井眼钻井技术
受井眼约束带接头管柱的纵横弯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