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政策优化研究

2021-04-14孙甜甜王玉言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孙甜甜 王玉言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自此之后,“三农”问题便成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一些政策影响之下,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土地作为农村的基础,也是一项最为重要的生产单位。从其影響来看,如果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就能对当地生态、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政策优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政策;优化调整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以工业化进程发展速度较快,取得的成就较为明显。从其影响来看,在这样背景的深刻影响之下,使得社会之间的矛盾、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具体来看,这种问题在城乡之间表现得最为明显,甚至在相关的调查数据中其已经出现了2.7∶1的差距。对于农民来讲,这样的贫富差距严重打击了其信心。在我国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着可利用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虽然在国家层面、政府层面已经提出了相关惠农政策,希望能够借助到政策支持提升农民收入,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旧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他们普遍认为农业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极多。对于当代青年来讲,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稳步性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就目前形势来看,在部分农村土地荒废、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政府部门为有效缓解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民收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面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我国传统农业土地流转中,其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经济效益较差。在促进农业生产调整改革工作中,政府部门便提出了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共存的理念。比如土地承包、土地入股等方式。从其实施结果来看,虽然这能够帮助农户在较短时间之内进一步提升土地流转速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在承包土地期间,如果出现了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就会导致土壤内部大量养分流失。对于后期种植者来讲,便会导致其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其明显是弊大于利。

(二)不断改进农业劳动人员的思想方式

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鼓励更多知识分子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这些具备一定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生,其眼光更为长远,能够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合理发展规划,从而改变我国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但是这些村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借助大量专业性知识和一些农业生产经验,便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每个区地,其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多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三)种植经济型树木

部分地区政府在正视到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结合当地发展战略规划,提出通过种植经济型树木的方式,达到促进农民收入的目的。这对于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优化土地政策的目的。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还可出台减免农业税、普及农业种植技巧等方式,以便更好促进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些战略和规划并没有对土地政策优化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今后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现阶段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严格落实。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政策优化时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的优化方案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1.未考虑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在制定任何一项发展战略规划时,都需要从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就我国一些土地政策来看,并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些政策往往无法贯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相应的,其积极作用也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工作人员思想较为陈旧。在经济快速发展变化中,国家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土地政策优化人员,便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做出合理规划。既要符合当代发展要求,又能为未来发展起到一定前瞻性作用。但因部分工作人员并未考虑到该方面因素的影响,所制定的相关发展规划都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因此这些政策并不符合当地发展要求,从而导致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民众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到位的问题

在开展土地政策优化工作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民众思想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就目前工作形势来看,部分民众思想较为落后,所持用的观念较为陈旧。在相关工作人员推广农业技术和经验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排斥心理。在开展一些土地资源优化调整工作中,不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对此,若想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可以借助新媒体,让更多民众对现代化农业的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形成一种较为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民众的认识水平,让其对相关农业政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方便土地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土地政策优化的具体举措

(一)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面向合理优化方向发展

针对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产权不明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和调整,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相应的,这也是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针战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还需要对现行各种土地政策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推动节约农地、集约用地战略有效落实。如果发现了任何不合理用地的问题,可以进行举报。利用相互监督的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在开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实际状况以及其未来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方面的影响

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闲置性土地,那么可以借助鼓励政策、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让农户进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开发。在保障粮食产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农业收入。比如,可以通过开发特色农业的方式。不同地区,其气候特点、地质条件、土壤条件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当地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化规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对土地政策优化调整的影响

(一)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在开展土地政策优化调整工作中,涉及对土地用地方面的内容。对于土地规划工作者来讲,需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土地资源、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政府部门的各项要求之后,开展建设用地规划与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应确保每一条规划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满足当地发展要求。借助多种土地资源的优势,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能产生积极作用,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的目的。

(二)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应充分认识到生态宜居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目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若想达到上述目标,便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力度。在具体工作时,应着重加强对生态环境优化的调整,以及对不合理发展规划的调整,从其影响来看,能够为农民创造绿色、和谐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要加大对土地政策优化调整的力度。针对现阶段在政策优化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借助丰富土地资源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细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政策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01):22.

[2]杜伟,黄敏.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周其森.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J].中国合作经济, 2020(1):16-17.

[4]陈坤秋,龙花楼,马历,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