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1%噁霉灵颗粒剂防治番茄枯萎病效果初探

2021-04-14谭放军许晓玲周程爱张战泓欧阳娴白占兵

辣椒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颗粒剂枯萎病底肥

谭放军 许晓玲 周程爱 张战泓 欧阳娴 白占兵 杨 帆

(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长沙 410125; 2.宁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宁乡 410600; 3.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湖南湘潭 411100)

番茄(学名 :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18世纪作为食用蔬菜,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种。中国栽培番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主要果菜之一。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亦可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1]。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有机酸、维生素等,具有健脾开胃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深受老百姓喜爱。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种植和消费国。

番茄枯萎病(Tomato Fusarium wilt)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番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引起的番茄维管束病变的真菌病害,又称萎蔫病、“发瘟”,是一种严重影响番茄温室和田间产量的世界土传性病害。该病常与青枯病并发,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土温25~30 ℃,土壤潮湿、偏酸、地下害虫多、土壤板结、土层浅,发病重。番茄连茬年限愈多,或施用未腐熟粪肥,或追肥不当烧根,或植株生长衰弱,均会导致植株抗病力降低,病情加重[2-3]。目前,番茄枯萎病在各地番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保护地比露地病情重,严重时减产损失在30%以上,对番茄生产已构成潜在威胁。一般生产上利用抗病品种、土壤消毒、嫁接换根、高温闷棚等方法进行防治,但番茄枯萎病易防难治,一旦发病,要及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4-5],而且要多次进行喷雾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本试验通过不同用量、不同噁霉灵药剂产品对番茄枯萎病的田间药效进行对比,旨在研究番茄枯萎病不同施药方法的药剂防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在长沙宁乡市夏铎铺镇凤凰社区湖南印象麓山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基地进行,每667 m2种植番茄1 800株。试验地土壤pH值6.2,前茬为白菜,采用常规栽培管理,2018年起全田枯萎病发生严重且均匀。

1.2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0.1%噁霉灵颗粒剂(用1 kg噁霉灵通过包膜法加入到1 000 kg肥料中;N-P-K≥15-9-16),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按照Q/HNSC003-2021标准[6]研制;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购自威海韩芙生化有限公司。供试番茄品种为“钻红2号”,2019年11月5日—7日播种,翌年3月2日—6日设施栽培。

1.3 试验设计

1.3.1 0.1%噁霉灵颗粒剂不同用量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 2020年2月20日以0.1%噁霉灵颗粒剂 作为底肥施入,设4个处理,4次重复,分别为:每667 m2施用0.1%噁霉灵颗粒剂40 kg作底肥;每667 m2施用0.1%噁霉灵颗粒剂50 kg作底肥;每667 m2施用0.1%噁霉灵颗粒剂60 kg作底肥;每667 m2施用45%硫基复合肥(NPK15-15-15)50 kg作底肥,设为对照。

1.3.2 噁霉灵不同产品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处理分别为:每667 m2用0.1%噁霉灵颗粒剂50 kg作底肥;每667 m2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70 g喷雾,分别于2020年4月25日、5月2日、5月9日进行3次喷雾;以清水喷雾作对照。

1.4 试验调查

病情调查 2020年5 月—6月(番茄成熟期),根据番茄枯萎病的典型症状,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系统调查2株番茄,每隔15 d调查一次,记录各小区内番茄枯萎病发病株数及番茄总株数,计算试验药剂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收获时实产实收,计算实际产量。

番茄枯萎病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 = (对照病株率-处理区病株率)/对照区病株率×100。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0.1%噁霉灵颗粒剂不同用量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利用0.1%噁霉灵颗粒剂作为底肥施入,可以有效防治番茄枯萎病的发生,病株率1.04%~2.18%,防治效果达70.93%~86.13%,显著优于硫基复合肥作底肥的对照组。不同0.1%噁霉灵颗粒剂用量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有差异,随着制剂用药量的增加,防效也随之提高,但从用量及成本方面考虑,每667 m2用50 kg防效较理想,而且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

表1 0.1%噁霉灵颗粒剂不同用量对番茄枯萎病防效试验结果

2.2 噁霉灵不同产品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0.1%噁霉灵颗粒剂(50 kg/667 m2)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防治效果均在78%以上,但0.1%噁霉灵颗粒剂使用方便。特别是在番茄生长后期,常规药剂喷雾操作繁琐,单位面积用工量比0.1%噁霉灵颗粒剂多,而0.1%噁霉灵颗粒剂作为底肥,因施用在前期,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2.3 噁霉灵不同产品防治成本比较

由表2和表3可知,施用0.1%噁霉灵颗粒剂药剂平均每667 m2番茄产量7 408 kg,总成本180元;施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番茄产量7 256 kg,总成本130元;按照2.8元/kg的番茄平均价格计算,施用0.1%噁霉灵颗粒剂药剂每667 m2可增加收入375.6元。

表2 噁霉灵不同产品对番茄枯萎病防效试验结果

表3 噁霉灵不同产品防治成本比较

3 结果与讨论

噁霉灵属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而且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噁霉灵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噁霉灵的渗透率极高,作为底肥施入起到了肥药协同作用,由于是移栽前施用,还可以起到病害的预防作用[7]。

目前在番茄生产中对番茄枯萎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通过多次施药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但是,单次施药的防效会随着药剂施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与病原菌的抗药性有一定的关系。田学莲等比较了7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25%咪鲜胺EC和20%嘧霉胺WP防效最好,均达到70%以上[8]。陶文辰等研究1%阿维菌素·咯菌晴防治番茄枯萎病防效保持在90%以上[9]。本试验结果显示,0.1%噁霉灵颗粒剂(50 kg/667 m2)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防效达78%以上,但是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需要多次喷施,而采用0.1%噁霉灵颗粒剂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操作更加方便,而且降低人工成本。同时,0.1%噁霉灵颗粒剂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以每667 m2用50 kg用量投入产出比较合理。考虑到增产效果和人工成本,0.1%噁霉灵颗粒剂(50 kg/667 m2)作为底肥是预防番茄枯萎病比较理想的药剂。

猜你喜欢

颗粒剂枯萎病底肥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关于颗粒剂登记
使用颗粒剂药品,留意四误区
番茄“2+x”试验总结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