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菌株在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13王宇

食品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引言应用价值

王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生活中食品的质量安全获得广泛关注。为了将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有效完成,使用标准菌株成为较高效的检验辅助环节。在检验过程中明确标准菌株的实验原理,掌握其作为对照菌株、培养基性能检验、检验试剂以及检验设备性能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时,对标准菌株做好储存和保管,确保其能充分发挥使用性能。

关键词:标准菌株;食品微生物检验;应用价值

引言

近年来,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为食品加工、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提供质量控制。而标准菌株作为检验的辅助工具,因其具有遗传学特性及很强的追溯性,检验人员通过规范操作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标准菌株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相关应用

1.1 标准菌株作为对照菌株所发挥的作用

1.1.1 标准菌株作为对照菌的应用

在微生物定性检验工作中,标准菌株通常被作为检验对照菌株来保证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增加可信度。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的实验当中,将含有阴性和阳性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在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溶血实验时,要将具有溶血反应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将无溶血反应的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作为阴性对照。

1.1.2 标准菌株在包装饮用水检验中的应用

包装饮用水的产品标准中,要求使用“GB 8538-2016铜绿假单胞菌 滤膜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而检测过程要求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同步进行检测,作为其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其质量控制作用主要体现:(1)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对过滤系统和滤膜的性能及质量进行同步监测,确保过滤系统整体的抽滤性能和对目标菌的截留效果。(2)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目标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的性能、质量和培养条件进行同步监测,确保培养基的性能、质量和培养条件可以使目标菌正常增殖且呈现相应的菌落形态或反映特定的物理现象。(3)同步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生化实验中的氧化酶试剂、乙酰胺肉汤、金氏B培养基和绿脓色素测定用培养基的性能和质量及培养条件进行监测,确保各生化试剂的质量符合要求,可以反映出目标菌与非目标菌的生化特性。(4)对整体的检测操作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检测操作正确无误,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影响。

1.2 标准菌株在培养基性能检验中的应用

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时,培养基的科学性可以保证检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在实际的实验当中,培养基的基本作用是为用来实验的标准菌株提供培养基地,不仅可以使培养基更有活力,还可以让标准菌株在此培养基内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可以利用分离培养的方法,从而对标准菌株进行全面观察,进一步判断其对培养基的适应能力及敏感性。要保证培养基的生长系数及生长能力都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可以正常地投入使用,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

1.3 标准菌株在检验试剂中的作用

很多食品检验使用的微生物试剂相对来说不稳定,影响微生物试剂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质量、运输和存储的过程等。如果不能保证试剂在实验开展过程中维持基本的稳定性,会得到不够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所以为了避免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结果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在实验开始之前,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及方法对检验试剂的性能进行相关测试,因此需要对标准菌株进行利用,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从而对试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测试及结果分析。

1.4 标准菌株在检验设备性能中的作用

为了使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过程更加稳定,结果更加准确,相关检验设备的使用十分重要。要保证设备性能完好的同时,对设备的操作更要精准,在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时,通常使用的是标准菌株与载体结合而成的生物指示剂。经常使用的指示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指示剂及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指示剂等,通过利用这些生物指示剂对设备进行测试评价,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保证其使用性能达到标准。如相关报道显示,通过采用对大肠埃希菌及粪肠球菌标准菌株多次测定的方式,测试并评价了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的重复性。

2. 使用标准菌株的注意事项

2.1 加强标准菌株日常管理

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要做好标准菌株的保管工作,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基及试剂的验证操作,并且要确保有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对整个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监督,实行双人双锁、专柜、专账管理,确保安全使用,同时做好交接标准菌株的工作;其次,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检验人员需要领用标准菌株时,领用人应填写领用记录。任何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标准菌株带出实验室,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批准同意后才可以。在利用之前,要对标准菌株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还要确定其外观等是否符合标准及规范,在对标准菌株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其受环境污染。

2.2 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的检查过程及结果进行详尽记录。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過程中,应该首先对实验样品进行培养,之后再完成标准菌株的培养工作,并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做好标准菌株转种时间的正确选择,对其制备好的工作菌株需标识相关信息,信息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菌株的具体名称、菌株对应的编号、代数、制备人信息和制备的具体日期。

2.3 标准菌株的储存条件

标准储备菌株在温度为-70℃的环境下,保存期限通常为5-10年,或者以经过验证的保存期限为依据;而工作菌株在2-8℃的温度条件下,保存期限一般为2-4个月,各菌株应根据菌株自身特性和经验证的保存期限或者是有相关资料提供的参考保存期限及时进行传代。同时要保证对标准菌株定期进行科学合理地传代,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传代尽量不要超过5代。

3. 结束语

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来说,标准菌株的利用十分必要,标准菌株可以帮助检验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可用来帮助检验试剂的质量,进一步对检验结果展开分析,确保其科学及稳定性。一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利用标准菌株及时解决,同时要求检验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的操作能力,充分落实相关规定及政策,使标准菌株可以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充分体现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引言应用价值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