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1-04-12刘芊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数学会更加专注,面对难题时也会更有耐心。基于此,本文对在小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反感。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同时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进而喜欢上数学。

1   兴趣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1  就课标要求而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指想去探求与发现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学习数学,就会想去探究数学的本质,同时,数学教师也能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1]。

1.2  就数学学习而言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一个人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内在力量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而外在力量能使学生被迫学习数学,内在力量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外在力量指家长与教师给予的压力。

短时间内,外在力量或许会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只有兴趣才会让学生有源源不断的数学学习动力,即使无外界的干预,也会主动学习数学,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2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尊重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的数学问题时,先不要急着否定学生,应先问学生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果立马否定学生的想法,那么很可能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可能让学生产生厌恶数学的不良情绪。尊重学生,就是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当学生数学成绩取得较大进步,或者认真学习了数学,在数学上面花了时间,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良好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肯定。即使在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或做错题目时,教师也不要过度批评学生,不要用太过激的言语伤害学生,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内心敏感的阶段,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一句无意的话都可能在学生心中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用温和的话语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去尝试。

教师做到尊重与鼓励,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学生才会更有信心学习并学好数学;学好数学之后,学生会对数学愈加感兴趣,以此形成良性循环[2]。

2.2  适当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难题,同时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假如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只感觉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就容易连数学基础知识都掌握不牢固。教师应通过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口头表扬是可以随时进行的。学生主动回答数学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仅能激发该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还能促进其他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奖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物质奖励比口头上奖励更有吸引力,能让“奖励”更具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师可为数学进步大的学生准备一份小礼物,礼物不必太贵,但是一定要是学生喜欢的,此种奖励方法,不仅可以激励得到奖励的学生,还可以对未得到奖励的学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  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被许多教师应用到教学中,也逐渐进入了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

首先,多媒体教学具有趣味性。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在图片和动画上,数学动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先在网上下载相关素材,准备教学材料,上课时让学生观看蕴含教学知识的动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中的画图工具开展教学。如在教学统计图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地将折线图、扇形图、饼状图等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图之间的区别。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4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熟悉,也是最喜欢参加的活动,而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因素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欲望。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讲授,只是将最终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范围告诉学生,让他们掌握解题技巧和步骤。这种只重视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只知道数学原理和公式,并不具备深入探究的精神,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探索精神。教师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如在关于余数概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按照课本进行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领会余数的含义,而做游戏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相关概念。如教师可让拿9个小圆片,第1步让学生将所有的圆片进行分组,每组的数量不做要求,有的学生会分成3份,有的学生会分成9份。接下来,教师可在再拿出2个或者是4个圆片,再让学生平均分配,此时,就有会有剩余的情況出现,教师就可以导入本节课要讲的“余数的除法”。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将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能够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5  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平铺直叙的教学过程是枯燥无味的,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悬念的设置就可以在某种形式上吊足学生的胃口,使学生渴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将悬念设置在课尾,就好像正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听到说书人的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样,这样能让学生带着悬念和疑问主动学习。

如对于这样的问题:“农场中鸡和兔总共有44只,一共有116只脚,那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此外,还可以借助表格,将所有情形下脚的数量一一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并不只是得到最后的解决方案,还要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投入学习,学习就能变成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较大提升[3]。

综上所述,教师应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更愿意学习数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通过适当的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游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通过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长顺.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

[2]吴勇.浅谈聋校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J].小学生(下刊),2020(12).

[3]常小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中旬),2020(4).

【作者简介】

刘芊芊(2001~),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