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2冯晓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微课研究小学数学

冯晓玲

【摘 要】目前,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在各学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得以更好开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开展深度探究,以期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助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研究

受到自身性格特点、年龄特性、认知现状的影响,很多正处于认知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更希望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互助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基于此,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更好地契合了学生这一发展夙愿,也更加符合目前的教学导向。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既有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又有利于引发教学理念的创新,对师生角色定位转换、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翻转课堂的应用,师生的角色定位实现了转换,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其学习数学知识、探求数学问题、投身数学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潜能的激活、数学素养的培育、数学兴趣的调动均会变得更加充分有效。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学教学的途径将更加宽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丰富、有效的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有效的教学指导,使传统的教学模式、理念、方式得到创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实摆脱课堂的束缚、空间的制约、时间的禁锢,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实效性更强[1]。教师在借助翻转课堂策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认知实际,并针对学生实情,适时调控、优化翻转课堂的应用方式与落实对策,让学生在翻转课堂辅助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激活数学潜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增强其数学综合素养,为确保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奠基铺路。

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载体与辅助,离开了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对自身认知发展的束缚,又可以充分拓宽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与路径,提升教学效能,为学生的发展给予切实且多元的帮助。

1.1  有助于优化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对师生角色定位的全面变革与充分明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更多扮演辅助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在不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微课的方式灵活呈现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问题,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2  有助于拓宽与延展学生的学习视域

以微课为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针对教学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或者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回放微课等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摆脱教室、课堂、时间、地域、环境等的束缚。师生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困惑、疑点等及时互动,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视域的拓展、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2]。

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利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知识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切实转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3]。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与放大,教学生态更加多元丰富,学习方式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以自主探究为导向,切实改变师生角色定位,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情,对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灵活运用,科学掌控,以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一是及时研判学情。通过对学生学习现状、发展需要的研究与考量,科学设置课前自学任务、课内合作任务、课后巩固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调控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侧重点、实践切入点等,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时效性。二是适时开展指导。尤其在课堂展示与互动环节,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解题策略等开展针对性点拨与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实现认知迁移,切实获得能力提升。三是切实巩固教学成果。在评价反馈中,应该多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做到既兼顾整体又凸显个性,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差异性指导、针对性评价中切实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以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3]。

如在教学“三角形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基础性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分别用长度为6cm、7cm、8cm和13cm的4根小短棍拼出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边长规律与特点。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展示、反饋,针对学生课前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多元认知迁移中自主总结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个边长”这一基本规律,增强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为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奠定基础。

2.2  指导学生应用假设论证,提升数学能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学占据着关键位置。针对学生自学时出现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教师应该切实应用假设论证,在适时点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假设、合作论证,并切实创设有利条件,多给予学生延展思维、探究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迫切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在不同假设与探索中学会提出新问题,进行新的研究,对不同知识追根溯源,提升数学能力[4]。

如在“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开展对基本算理、算法的学习与掌握,然后展示训练题目“243÷37=?”,让学生进行观察、研讨并计算,接着展示“259÷37=?”,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假设:“假如某班有37名学生,需要在图书馆借阅259本图书,在确保每人借阅量相同的情况下,每人借阅6本书,能否满足要求?为什么?那么,每人借阅7本呢?”这一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既能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给予学生学习指引,还能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本质与内涵产生深刻理解。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突破,翻转课堂的作用能得到有效发挥,效果也能切实达成。

2.3  引領学生在训练实践中增强数学素养

翻转课堂作用的发挥、效果的实现,与教学过程中微课作用的彰显密切关联。教师应利用微课,发挥微课的作用与功能,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落实奠定基础。一是结合思维训练的需要,制作具有辅助性、拓展性的课前预习辅助微课、课内辅导微课、课后巩固微课,让学生根据不同微课的指引,结合具体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思维拓展训练开展做铺垫。二是依托学生存在的问题,逐步落实思维训练指导,促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迁移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与有效增强,为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让学生在微课辅助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5]。

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为了充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微课为辅助,制作课后自学指南,并将其发布至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选调查主题,开展调查活动。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扇形统计图,将其以文件的形式发送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价、分析,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对统计方法、统计图的构成与内容等知识的深入理解。

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与应用,对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有效作用逐步放大。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策略时,应该多关注学情,进而精准确定教法,不断优化措施,促使学生在针对性指导、多元性活动、多样性内容的辅助与促进下,积极参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切实提升自身能力,在实践性、生活化、立体性的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慧莲.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1).

[2]梁德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0(10).

[3]方敏勇.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27).

[4]谢华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关于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2).

[5]陈玉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8).

猜你喜欢

微课研究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