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4-12孟现行马富香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孟现行 马富香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重要方向,探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建议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数学疑问反思、加强问题的深度思考、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为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是学生的重要人生阶段,传统的教学形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传递有效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结合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重要方向,探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   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只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国际间的竞争还是区域性的人才竞争都日益激烈,其中人才是所有竞争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人才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的未来发展。从长远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为我国的全面建设发展作好人才准备[2]。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应更具有启发性,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对实际性问题有更强的探索能力及解决能力[1]。另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维度,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2   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2.1  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能力是人们看到某一个具体事物或无形问题时,根据自身的思考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想象延伸,通过眼前的事物或条件找到类似或者不同的其他事物与条件的能力,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以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导致学生的联想能力容易被抑制,学生缺少发散思维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就是要打破学生思想的桎梏,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了解和理解解题过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知识的逐渐积累中形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2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推理性,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虽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思维受限的学生往往只会解答固定题型,当题型稍有变化就会不知所措。社会发展必定是多元化的,教师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主,通过各种方式不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数学教学内容也不应被框定在考试范围内,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学习数学时,如果有足够灵活的思维和思路,那么就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内化并灵活运用。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能让学生将所学无限延伸。

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3.1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5]。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创造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还要控制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解题,帮助学生构建创造性思维。

3.2  开展数学问题反思教学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程安排满、时间紧,同时还有高考的压力,一些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受到影响,他们甚至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细节,开展数学问题反思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反思,提高教学效果[6]。

如学习“随机事件概率”的相关知识点前,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实际观察的事物相吻合的问题:“假如彩票中奖概率为万分之一,那么我们买1万张彩票是否会中奖呢?”这样的教学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其时间利用效率。

3.3  加强问题的深度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问题分析上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将一些题型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强化练习。教师应时刻反思教学,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病,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解某节课程的基础内容后,会让学生针对其中的公式反复变化练习,而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经典题型,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索,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7]。

如在“抛物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为学生播放有关抛物线的视频。投篮就是经典的抛物线运动,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先将乔丹的“后仰跳投”做成混剪视频,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提出抛物线的相关问题,如让学生描述篮球的运动轨迹。这样的导入可以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下来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逐步构建。此外,即便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4  科学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学生巩固知识点及复习有重要作用。仅靠课堂时间学习,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知识遗忘,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提升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也要避免机械的重复性习题训练,因为这种“题海战术”很容易让学生疲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8]。教师布置作业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建议教师在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后,选取能涵盖整个章节知识的经典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弥补。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让能力偏弱的学生打好基础,让能力偏强的学生拓展知识。

综上所述,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教师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凡古.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2).

[2]熊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4).

[3]牛志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2).

[4]戚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5).

[5]雒改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浅析[J].读写算,2020(17).

[6]付鸣.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3).

[7]任俊.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8(12).

[8]党士铭.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