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调研”的法度

2021-04-12秦德君

决策 2021年3期
关键词:桓公先王法度

秦德君

《管子·戒》记载,一次齐桓公准备外出巡察,对管仲说:“我这次外出,准备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建议,让我像先王那样出游。不知何意?”

管仲回答桓公:“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

这是对远古“巡察”的描述。意思是以前先君外出,春季,主要调研农事方面问题,叫作“游”。秋季,考察接济人们生活困难,叫作“夕”。那種大批人马吃喝用度让百姓负担的,称为“亡”。吃喝玩乐不知节制的,称为“荒”。先君对于民众有着“游”“夕”(解决实际困难、救济民众)的责任,却无“荒”“亡”(增加人们负担、吃喝玩乐)的行为。桓公听了非常赞同,认为“这是宝贵的法度”。

《孟子·梁惠王下》也有一段类似记载:一次齐景公问晏子:“我想到转附、朝儛两座山去观览巡察,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怎样才能体现古时的圣贤之风呢?”

晏子回答:巡视各诸侯疆土,没有不与工作相关的。春天里巡察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察收获情况,对歉收农民给予补助。这足以作为诸侯治理的法度。晏子接着谈到:“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晏子解释什么是“流连荒亡”:自上游向下游的游乐忘返称“流”;自下游向上游的游乐忘返称“连”;打猎不知疲倦是“荒”;嗜酒不知节制是“亡”。古时圣贤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放纵。

中国远古行政文化中,调研巡察是频率很高的活动。从《管子》和《孟子》记载中可以看到,它是存在一些优良传统的。一是主张“问题式”调研。强调关注民生,注重解决老百姓春耕秋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主张“轻车简从”,惜用民力。体恤民疾,不搞兴师动众,减少扰民,不搞靡费。这些理念,是中华先民精神的一部分,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猜你喜欢

桓公先王法度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法无定法:禅宗法度论的审美意蕴
齐桓公现象
蔡桓公讳疾致亡的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