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泳文字:从有意思走向有意义

2021-04-12梁敏敏

江西教育C 2021年3期
关键词:涵泳文字文本

梁敏敏

教师开展语文阅读、学习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当学生被文本的情节所吸引、被细节的描述所打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对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行涵泳,让语言文字的学习不仅有意思,更有意义。这样,学生的表达才不会成为词语的堆砌,而是灵动、智慧、个性的思维张扬和真情表达。

一、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

孙双金老师说,上好语文课的关键一步是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在细读文本、设计导学板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因为鲜活而富有温度的语言,往往在具体的语段中熠熠生辉。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教师往往会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集中展示,然后逐个予以解释,但这样的教学真的有效吗?学生凭着这样的解释能读懂文本,与作者真情对话吗?学生真的能储存好这些文字并在日后的表达中灵活运用吗?以马克·吐温《威尼斯小艇》中“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句话为例,如果教师以“新月是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水蛇是生活于水中的蛇”这样指导学生阅读,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可爱、灵活,以及通过一静一动的比喻所呈现出来的清新画面,以及阅读的审美、语言的魅力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对文字的理解上,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上,还要涵泳字中意、字外意,让每一个文字都以鲜活的形象走进学生的记忆,为他们今后的语用奠定基础。

二、意蘊化、情感化、个性化

接受美学在关于文本意义的论述中,强调文本的意义不仅是作家本人创造的,更是由每一个阅读者创造的。也就是说,文字所表达的意义,需要读者个性化的解读,才更具体,更有意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应该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对学生独特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教师要珍视,要提倡,要鼓励。因此,对文字的涵泳,教师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引导他们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和意蕴,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一文的开头,作者穆青先生连用5个“金色”,外加“金光”“像纯金铸成”“金山”“黄澄澄”“金灿灿”“耀眼”,极力渲染了夕阳下的开罗景色。初读眼前浮现的是一片亮丽的以金黄为主色调的颜色;再读便是对蕴藏了人类智慧的金字塔研究意义的惊叹;三读便有了神奇、沧桑、古典的情怀……

三、情境性、实践性、生命性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实践活动。正如薛法根校长所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通过阅读课文获得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手指》一文时,学生往往一下子就被作者丰子恺先生有意思的语言逗笑,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力顶住”,充满拟人意味的“呆呆站在一旁”“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也有被重用的时候”,极平常的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彰显出智慧的风趣和幽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教师在和学生欣赏这些轻松的表达时,应将这样的表达形式迁移、运用到学生的自我表达之中,通过触类旁通,让语言文字彰显活力,显示生命的张力。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编者编选的课文都很有意思,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的快乐,但这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不仅要唤醒学生的阅读动力,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习得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力求自己的课堂从有意思走向有意义,在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的涵泳中习得表情达意的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解放西路校区)

猜你喜欢

涵泳文字文本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涵泳: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例谈古诗词涵泳教学的三个层面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