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中的批评艺术

2021-04-12朱英勇

江西教育C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赏识教育

朱英勇

摘要: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它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激励或表扬的方式来构建师生关系。相比之下,批评教育作为一种以否定、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看似与赏识教育格格不入,但两者之间有着有机共生的联系。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在赏识教育中适当运用批评艺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引导,对缺点进行指正,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和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赏识教育   批评艺术   中学教育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实践中完美阐释了赏识教育的益处。有一次,他看见一个男孩子想要用砖头砸同学,立刻制止了男孩的行为,并让这个男孩稍后去校长办公室。陶行知在办公室不但不责骂这个学生,反而接二连三地用糖果奖励他,男孩首先是感到奇怪,接着是羞愧,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引发了这个学生的自我批评和反省。如果一味地责骂学生只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酿成更大的错误,而一味地夸奖表扬又会使学生迷失自我。对学生的褒奖和批评不能走极端,而应该取两者所长,融合成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对赏识教育中的批评艺术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平衡优缺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难免要和同学、老师发生矛盾。然而,教师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要运用智慧。在许多情况中,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教师的批评往往只针对他们的行为,一味地责骂学生,甚至采取体罚、罚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甚至为学生树立以暴制暴的消极榜样。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开始有“自我”的概念,也开始同外界接触,中学阶段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原生家庭和学校给予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学生今后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中。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但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是不相同的。犯错的原因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处理问题要因人而异。

在赏识教育中融入批评艺术,并不强调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它鼓励教师放弃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强调教师深入学生内心,分析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善良可爱的一面,改掉冲动自私、缺乏自我管理的一面。批评教育对于问题的处理更侧重“治本”,在鼓励学生自我批评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思想氛围,学生会放下戒备,慢慢对社会进行理解和认知,道德规则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内在意识,而非由他人强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师的过度表扬而骄傲,也不会因为教师的批评而感到自卑,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其加以平衡,学会自处和与他人相处。

二、完善教师形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全社会高呼赏识教育的今天,重提批评教育似乎不合时宜。学生因小事与教师发生争执的事例屡见不鲜,教师与学生陷入信任危机。许多教师和家长提倡赏识教育,不仅为了鼓励学生进步,还为了少与学生发生冲突。但问题在于一味地赏识、鼓励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吗?教师的权威又该如何体现呢?花草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修剪枝叶;教育学生需要关心呵护,同样也需要批评指正。表扬和批评都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没有惩罚和批评,只有夸奖和赞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适当地在赏识教育中添加批评教育,是合理的教育手段,也是树立教师权威形象的关键。

一个使学生如沐春风的教师绝不只会发出表扬或只会板着脸进行说教,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有些教师不善于听学生的解释,一上来就是一顿数落,这样其实是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而有些教师在批评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循循善诱,使学生發自内心地认为面前的这个老师想走进自己的内心,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一般认知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学生应该听从教师,遵守教师的安排,但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社会阅历虽然都比学生丰富,但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应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了解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教育方案。因此,教师真正的权威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钦佩,而非害怕。赏识教育中的批评艺术能打破传统的师生相处模式,为师生提供朋友式相处的可能。

三、补充教育不足,更新教育观念

许多人认为批评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训诫,其实训诫只是批评教育的外在形式。对学生而言,批评教育的内在核心是关心和爱护,恰到好处的批评能使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并意识到这一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避免错误再次出现。对教师而言,良性的批评是充满善意和期待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以尊重事情的本来面貌为前提,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注重教育学生的语气和措辞,把握时机、慎选场合,仔细斟酌谈话的深度。良好的批评教育主张教育工作者在师生平等、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下,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地位由“师徒”关系慢慢演化,到现在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互相了解。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给予每一个学生应有的尊重,并在教学中发现他们的优点。而在赏识教育中融入批评艺术,是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两个教育观念相融合的产物,更加接近教育的真谛。它改正了传统教育观念里对于批评教育的错误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恶性批评加以收敛和改正,对良性批评积极施展其魅力,这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教育更加多元化、人性化,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在青春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用糖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为当代教师提供了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的典范,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赏识教育中批评艺术的魅力。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但不是学生的领导者,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不吝表扬,对于其缺点,应该正确引导、加以规范,使学生认识到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力.批评教育的境界[J].教学与管理,2007(29):3-6.

[2]岳艳艳.重视批评教育艺术加强师德修养的研究——论榆中一中有效践行批评教育艺术中教师师德提升路径[J].科技风,2020(3):85-86.

[3]范敏,范超.批评教育的异化与本质属性[J].教育科学论坛,2011(4):5-7.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石脑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赏识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