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和岛的“雪花之夜”

2021-04-12

少男少女·校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敌机志愿军轰炸机

战争的历史值得阅读,是因为这种历史能够催生伟大与光荣。

生动地记述一场战争的历史很重要,深刻地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更重要,因为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后者又会在今天传承,并将影响到我们的明天。

一个奇怪的要求

前方激战正酣,却有一位空军的师长要求后方某烟厂迅速提供一批库存作为军需物资,否则执行轰炸任务的部队可能会受影响……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朋友已经感到惊诧了。要是弹药不够,汽油不足,作为部队主官赶回后方催促补给也就罢了;要是考虑到当地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一线战士们需要提供一些香烟也算正常,但你空军要香烟就过分了吧?要是飞行员个个烟不离手,难道高空飞行的时候大家不担心肺功能下降吗?

难道是师长和烟厂合伙炒作,给他们家的香烟做广告?

或者这干脆就是一个玩笑?

事实出乎意料,这可不是玩笑。要卷烟厂协助执行轰炸任务,发生在1951年,严格地说,这还是人民空军轰炸机部队执行的第一次夜间轰炸任务呢。

这位师长,便是人民空军名将刘善本。

那么,刘善本将军为何要找到卷烟厂帮忙执行轰炸任务呢?(实际上当时卷烟厂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要和轰炸任务联系起来,只知道是需要一批物资。)

事情要从头说起。

轰炸大和岛

1951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空军联合指挥部司令刘震,政委周赤萍,副司令常乾坤、王琏(朝方)研究决定:安排轰炸大和岛任务。

这里说的“大和岛”是个群岛的统称,位于鸭绿江口外朝鲜西海面,靠近毛文龙当初抗清的皮岛,包括大和岛、小和岛,及附近数个岛礁。当时美韩军在这里部署有雷达、对空情报台等设施,专门搜集朝鲜、中国的军事情报。

大和岛没有部署重兵,但是敌方有一个指挥电台设在大和岛上,借助大功率雷达随时监测我军动向,并用雷达指挥敌轰炸机,针对我安东至平壤一带的交通运输线及新建的机场,搜索我军的动向进行轰炸。

我军决心摧毁其雷达站和防御设施,必要时以陆军登陆夺取大和岛。空军的轰炸是这个作战的第一步,这次轰炸任务由吴恺指挥的空八师和刘善本指挥的空十师执行。

当时美军控制着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我军的战斗机虽然英勇但数量不足,只能在清川江一线构成“米格走廊”,打敌人的轰炸机部队有余,而正面与敌战斗机对抗兵力仍处在劣势,所以空军执行这一轰炸任务风险甚大——白天那里空中总有敌机巡逻,大和岛的雷达还可以随时呼叫夜航战斗机提供空中掩护。我们会挑敌人笨重的轰炸机打,敌人也会这个战术,而且我们的护航兵力肯定不如对方雄厚。

好在当时的中国空军都是人中尖子,很多人都有对着“世界最强空军”变戏法的本事。

空八师率先出手。1951年11月16日16时,空八师22团2大队在韩明阳大队长指挥下,利用黄昏前敌机昼夜间交接班的空隙,在战斗机掩护下出奇制胜,突袭大和岛敌军阵地投弹,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轰炸。

但是,根据观察,我方发现敌军仍在岛上活动,其雷达并未完全停止活动,所以,决定对其再次进行轰炸。风水轮流转,任务便交给了空十师。

再来一次肯定不行,戏法是不能来两回的,容易穿帮啊。

而此时难题已经出现了。

第一次轰炸大和岛之后,美韩军队明显提升了大和岛及周围区域的防御水平,以防志愿军空军的再次空袭,并派出军舰在周围水域游弋,提供预警和掩护。

刘善本提出,第一次轰炸后引起敌军高度警惕,经常派有两到三艘军舰停泊在大、小和岛海面保卫雷达站。军舰上的炮火很强,敌军空中巡逻毫无间断,所以白天轰炸危险性大,故此建议对大和岛敌军实施出乎意料的夜间轰炸。

如苏联空军,也是1941年才组建夜间轰炸部队,在朝鲜战场则因为风险太大,根本没有派遣夜航部隊参战。中国空军刚刚成立两年,能打夜航吗?尽管夜间轰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攻击大和岛的时候,这个优势偏巧可能会被抵消。因为美军在该岛安装有雷达系统,即便夜间也可以发现我军的轰炸机,这些难题,我们又应该怎么解决呢?

刘善本认为这两个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当时世界很多人认为中国空军是没有夜航作战能力的,其实他们都想错了。

刘善本在1950年底的空军训练作战工作会议上便提出,轰炸机应该进行夜间训练。因为我们没有制空权,没有强大护航机,白天轰炸成功率低,而且自己伤亡大。

于是,刘善本所在的空十师于1951年3月开始夜航训练。我们的飞行员当时都是战争速成,白天飞的时间都不够,夜航训练的飞行员必须是全天候飞行员,还需要熟练运用仪表,不能用视觉操作。苏联没有给教官,这怎么训练呢?

刘善本亲自带头,而后考核全师三个飞行团的驾驶员,挑出15个技术熟练的机组,成立十师28团一大队,即中国空军第一个夜间轰炸大队,大队长姚长川。他们先练习熟练仪表后再上飞机,每天训练的科目是:黄昏起飞,低空出航,单机跟进,夜间航行,照明轰炸。

这个科学的训练体系很快奏效了,三个月后空十师夜间轰炸大队即具备了赴朝参战的能力,到达安东辽阳机场。他们在辽阳实战中加紧夜航轰炸训练,尤其是夜间投弹训练。

当时空十师飞的苏制图波列夫杜-2轰炸机,不具备夜间轰炸条件,没有雷达搜索地面投弹位置。我们便采用先投照明弹,肉眼空中看见地面设施后投弹的技术,解决了夜间轰炸的问题。因此,我军当时的确已经有了一支能够夜间作战的轰炸机部队。

香烟锡箔纸

那么,我们又怎么对付美军的雷达呢?这就是卷烟厂的事情了……

当时卷烟厂的确很支持志愿军,但要让某个厂长去对付美军雷达,还是太古怪了,难道拿香烟造烟雾弹?

事实证明——我们烟厂的潜力是超出预期的!B4580923-1B7C-4064-8555-C506F1A371D8

1951年11月29日,空十师执行的是人民空军首例夜间轰炸,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没有经过配合作战的部队在战斗中难辨敌我造成事故,此战没有护航机,所以我们依靠的武器便是极端的隐蔽。这次任务事先只有师长刘善本、政委王学武和参谋长蒋亭知道。

29日18时,全体执行夜间战斗任务的飞行人员一律在飞行休息室等待任务,不许随意外出,不许对外电话联系。领航人员先进作战室,下达晚上的任务和具体轰炸地点,计算出夜间领航线路。夜晚执行任务前师长下达任务和严格注意事项,接着政委战前讲话。

22时,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各机组出休息室,跑步登机,10架当时空军最先进的杜-2式轰炸机成单机跟进队形起飞。

此时,接到通知的我陆军老大哥部队用喀秋莎火箭炮对准大、小和岛炮击,为空军战机指明航向。为了更好地指示目标,陆军在岸边的378高地设火堆,作为轰炸航路进入点,也作为夜间轰炸大和岛的地面引导火焰。在这样的周密安排下,空中指挥大队长姚长川,率第一梯队5架杜-2,于23时22分10秒到达大和岛海域的轰炸起点。

而此时此刻,大和岛上的美军雷达屏幕上却一片雪花,让雷达操作员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设备故障,还是中国军队使用了什么先进的电子战武器,根本无从指导美军飞机防御我军空袭。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军用的,正是英军1943年轰炸德国重要工业城市汉堡时采用过的电子对抗战术。汉堡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重要的舰船制造基地。为了保卫汉堡,德国不仅在此部署了先进的“华盖床”防空系统,而且部署了54个重型高射炮中队、26个轻型高射炮中队、22个探照灯中队、3个烟幕施放中队和6个夜间战斗机中队。

英军在充分准备后,于1943年7月24日,791架轟炸机编成宽32公里,长320千米的“溪流”式轰炸队形空袭汉堡。此战,德国的雷达兵却根本看不到英国飞机,经历了大和岛上美军的同样困惑。

原来,英国轰炸机采用了电子干扰战术对抗德军的雷达,他们共投下40吨约9200万个铝箔条,强烈干扰了德军的雷达,结果以很少的代价取得了此战的胜利。

我军这一次也使用了类似的电子干扰到达安东上空进入航线后,空中射击员每隔30秒对外撒一把充当干扰箔条的锡箔丝干扰敌雷达搜索。这种电子对抗战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然而,我国当时并没有专门生产电子对抗用箔条的工厂,空军的电子干扰箔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谜,后来刘善本将军之女刘江平给出了解答:“我父亲刘善本让部下到卷烟厂大量采购锡箔纸,裁碎成条状,每架飞机上装一麻袋。飞出国境线,投弹手每隔30秒撒一把,在敌人雷达的荧光屏上只是雪花,什么也看不见。”

没错,刘善本师长从卷烟厂要来的,正是厂里库存包香烟用的锡箔,这正是可以代替铝箔条充当干扰丝的好材料。对美国的雷达兵来说,这真是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屏幕上都是香烟锡箔纸造成的雪花啊。

屏蔽了敌人的雷达,我军的行动便顺利按计划进行起来。根据战史记载,姚长川指挥轰炸白天上午和下午18时两次侦察到的两艘美国军舰,但是发现军舰已逃离。他们在23时25分陆续投下照明弹,配合第二梯队领队28团副团长王恩泽在23时27分按照白天侦察的地标开始轰炸大和岛地面设施,长机投照明弹,跟进轰炸机空投爆破弹。

23时37分,姚长川率领10架杜-2轰炸机,在新义州上空转弯返航,这次战斗在15分钟内结束,我机全部顺利返航。

10分钟后美F-86战斗机赶到大和岛上空,但我军轰炸机已无影无踪。

经过这次夜间轰炸,美军感到十分震惊,认为中国方面使用了电子对抗战术,雷达遭到屏蔽失效,所以美伪情报设施继续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故此迅速撤出,仅剩个别留守伪军。

30日晚上我陆军顺利渡海占领大、小和岛,陆军部队没有一人受伤。

此次十师夜间轰炸集体荣立二等功,如今还陈列在十师的荣誉馆内。他们的战绩证明我空军已初步具备夜间轰炸和电子战的能力,让敌军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

这次战斗中,卷烟厂居然能为空军的轰炸行动作贡献,这实在是战争中的一幕喜剧。而人民空军因地制宜,机智灵活的作战手段,也随着这个“雪花之夜”,被永远载入了战史。

汽车兵打飞机

那是在1950年11月,东北军区汽车第三团改称志愿军汽车暂编第三团,作为第二批部队入朝参战。在团长龙胜率领下,该团来到一个名叫山登镇的地方,担负起向前线运输作战物资和伤病员的重任。

过了两个月,暂编三团又前往新溪郡一带。该地区形势非常紧张,敌机轰炸特别猖狂,最多时竟一次出现二十四架敌机,黑压压的一片,像乌鸦一样遮天盖地。算起来每天前来执行轰炸任务的敌机约有上百架次,扔下上千吨炸弹,把这片原本和平宁静美丽富足的土地炸得满目疮痍。

暂编三团有个辽宁新宾籍战士,名叫赵宝印,是一位汽车司机,对敌机特别痛恨。

1951年2月,他在铁源亲眼看见敌机用炸弹炸毁了一户老百姓的房舍,志愿军挖开后,发现老老少少一家八口人,全部被炸死。

还有一次是部队在新溪时,志愿军有一个班十三个人,在一次敌机轰炸后,只有两人还活着,其中一个轻伤、一个重伤,其他十一名战士全部被炸牺牲。

当时志愿军只有陆军部队,还没有强大的空军和防空武器,敌机来了,志愿军只能钻山洞。那时部队还规定不许用步枪和其他地面武器打敌机,唯恐暴露目标,造成更大的损失,违者军法处置。

这样一来,敌机更加猖獗,经常超低空飞行,高度仅有三、四十米,有时竟挨着树梢或钻山沟飞行。敌机上的飞行员,经常用手枪瞄准地面目标射击,打死老百姓的狗、牛等家畜,有时竟打死地面上的老百姓。还有些敌兵耍起了空中流氓,竟驾驶飞机追赶地面上的妇女。B4580923-1B7C-4064-8555-C506F1A371D8

这一桩桩罪恶行径,使得赵宝印义愤填膺,满腔怒火。赵宝印做梦都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自己手中的武器瞄准敌机,痛痛快快地打它们一个空中开花。

志愿军的汽车外出执行任务时,一般都是在晚上,部队也有要求:不准抽烟,不准照明,关闭大灯,靠小灯行驶。

有一天,赵宝印遵照上级命令,带着司机老杜和司机助手曹新仁,外出单独执行任务。当他们的汽车行驶到石边里村附近的山脚下时,天还没有完全亮。

这时,赵宝印等人忽然听到敌机的轰鸣声,有4架敌机朝石边里村飞来。赵宝印命令老杜和曹新仁赶快把汽车伪装好。随后躲进了防空洞里。

这八架敌机轰炸了石边里村以后,就飞走了。不多时,又有4架敌机朝赵宝印等人所在的地方飞来。赵宝印一看,在他们周围没有其他东西,就有志愿军三个人和一辆汽车。于是赵宝印命老杜进防空洞休息,自己和司机助手曹新仁两人看守汽车。

其实,赵宝印心里早就做好了迎战敌机的準备。正巧附近有个树桩,赵宝印叫曹新仁架起步枪,准备战斗。

曹新仁说:“那行吗?上级有命令,不让打。”

赵宝印说:“不让打,也得打,首长说过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嘛!有责任我承担,你放心好了。”

这时敌机离志愿军越来越近,赵宝印接过枪瞄准敌机群,迎头接连打了七发子弹,曹新仁接过枪一连打了六发子弹,也就是说赵曹二人共开了十三枪、打出十三发子弹。

过了不长时间,对面来了一架敌直升飞机,在防空洞的北边盘旋了一会就飞走了。

这时朝鲜人民军的防空监视哨来了两个人,询问志愿军是否打过敌机。曹新仁一听愣住了,不敢吭声。赵宝印在汽车驾驶室里向他们回答:“我们打下飞机了。”

出乎赵、曹二人意料的是,他们都称赞说:“打得好!”

这时赵宝印和曹新仁才知道,他们打出的子弹竟然已命中敌机,这可是重大意外收获啊!

朝鲜人民军战士约赵宝印和曹新仁一同到敌机坠落的地点去看一看。赵、曹二人欣然前往,四人沿着一条小河沟向北约莫走了二里多路,老远就看到敌机还在冒烟。

当他们走到跟前时,发现敌机已被烧得不成样子了。不一会,赵宝印团的周参谋也来到这里观看现场。他也说:“你们干得好,应该给你们记功。”当时很多老百姓也赶过来看热闹,他们都用汉语说:“好……打得好!”还把赵、曹二人举起向空中抛。群众欢呼、跳跃,人人都流露出胜利时的喜悦,这种情景持续了半小时之久。

后来,赵宝印等人告别了群众,开车奔向前沿阵地。

1951年7月,慰问团来到志愿军后勤一分部。部里领导打来电话通知赵宝印参加庆功大会。部队领导在大会上宣布,给赵宝印和司机助手曹新仁两人各记特等功一次,并颁发了立功证和军功章。

赵宝印的立功证上是这样记载的:“立功证字第1号,兹有赵宝印同志在抗美援朝、卫国保家后勤工作中,于新溪附近与助手,用三〇步枪一支、子弹十三发,轮流向敌机射击,击落敌机一架。特此……立特等功壹次,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

这次大会以后,确实推动了各部队,他们都在有利的时机,相继打下了敌机。从此,敌机的嚣张气焰不像从前了,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了。B4580923-1B7C-4064-8555-C506F1A371D8

猜你喜欢

敌机志愿军轰炸机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兵器组团“打雪仗”
单兵扛导弹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
偷架敌机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