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岸畔的巾帼伟力

2021-04-12辛彩霞

现代妇女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家政庭院家风

千方百计帮助妇女有事干有钱赚

“关爱妇女儿童 创建幸福之家”“党建带妇建 带红半边天”“建设美好社会 勿忘女性功劳”……在甘肃新锋达箱包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这样的横幅和宣传画随处可见。公司负责提供原材料、技术指导、生产加工和统一销售,计件工作模式拓宽了失业留守妇女、陪读妈妈就近上岗灵活增收的致富新渠道,真正实现了“车间设在家门口、持家创收两不误”。公司96%以上的员工是进城陪读妈妈、城镇低收入家庭妇女,为了解决她们要带孩子的后顾之忧,公司专门在车间旁边开辟了企业“儿童之家”,工人在车间工作,孩子们在“儿童之家”活动玩耍写作业,公司还派出专人进行辅导,工人们都说在这里上班“安心”。

40岁的龚小丽家住八里铺镇王家大庄村,公公婆婆年老体弱,丈夫在附近工地务工,女儿在椒山初中读书、儿子在王家大庄小学读书。“能来箱包厂上班挣钱就很开心,领导对我们很照顾,家里有事都可以请假,也能提前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照顾家里,我自己很有信心把生活过好。”缝纫工龚小丽激动地说。

臨洮县妇联紧紧围绕省市工作安排部署,主动作为,加强协调,不仅通过引进企业解决一部分妇女就业,帮助她们增加收入,还积极引导企业,坚持将“妇联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妇联坚强阵地,构筑妇女温暖之家。

能够切实解决务工妇女群众“后顾之忧”的不止这一家企业。甘肃省代可美发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临洮县妇联经过多方争取考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假发代加工企业,务工零门槛、免费培训、工资计件一天一发、工作时间灵活,这些优惠措施已经吸引带动进城“陪读妈妈”、城镇低收入家庭妇女等超过160人就业增收。车间实现人性化管理,没有上下班硬性规定,充分方便了接送孩子的妇女;特意为孩子们设立“儿童游戏角”,购买了课外书和各种益智玩具,给孩子们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曾旭婧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宝妈”,苦于带孩子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听别人说这里可以带着孩子来上班就应聘了,上岗2个多月已经完全适应了工作环境。“真的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曾旭婧说。

今年以来,临洮县妇联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群众在家门口转移就业,有事干、有钱赚,实现稳定增收。

打造家政品牌,提升妇女就业技能

“我现在在一户人家照顾老人顺便做做饭,一个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我很满意。”50多岁的临洮县八里铺镇张家庄村村民董芳告诉我们,她以前在工地打工,由于身体的原因不适合长期在工地干活,参加完家政培训后就有了现在的工作。

在甘肃美宜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培训课结束后学员们仍不离去,大家聚在一起,一边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一边分享着各自从家带来的苞米、洋芋,气氛热烈和谐。

为切实提高农村妇女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使广大妇女群众在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巾帼力量,临洮县妇联着力推进家政品牌打造,经过各方协调,今年初组建成立了临洮县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全面引导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发挥领导凝聚服务作用,积极培育养老护工、小儿推拿按摩、家居收纳、高级育婴师等临洮特色服务品牌。集中培训结束后,对接用人单位举行现场招聘,实现技能培训就业同步走,有的上午还在培训,下午就和雇主签约,当天上岗。

甘肃美宜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小侠当选首届会长,身兼定西市妇联和临洮县妇联执委的宋小侠,说起协会成立半年来的运作情况激情满满:“已经举办10期家政、育婴、养老培训,500名下岗失业及农村边缘户妇女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并且相当一部分找到了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人变精神了,家庭地位都不一样了。未来,会有更多姐妹通过在这里技能培训改变自己的生活。”

“争取50万元扶持资金打造临洮自己的家政服务品牌——‘临小妹,LOGO正在设计中;定西市首届家政大赛也将于下半年在临洮县举办,之后举办临洮县首届家政大赛。”临洮县妇联主席孙碧兰表示,县妇联将继续坚持以培训促就业的原则,做精做细做实培训工作,竭力让更多妇女群众增强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社区家长学校”,构建党建融合共同体

今年6月,临洮县“平安示范家庭”创建暨首个社区家长学校在洮阳镇西湖社区成立,学校通过邀请临洮县社会心理辅导协会讲师、家教教育的心理咨询专家等,围绕家长们集中关注的婚姻家庭关系、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等课题,开展专题讲座和“公益家长沙龙”,在沟通和交流中引导家长们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培养家长们做好亲子沟通与情绪管理等,提高了家长素质。“通过讲座和‘家长沙龙,参加活动的家长们意识到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出口。”临洮县社会心理辅导协会谢亚梅讲师告诉我们。

“推动城区党建多元化,探索推行家庭教育。作为县妇联构建融合党建综合示范体项目,‘家长学校丰富了社区党建内容、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提高了居民文化素养。”孙碧兰说,“家长学校”实际上做到了家庭教育“关口前移”,把好的教育方式推广,容易出问题的提前预防。作为“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的践行者,“家长学校”在摸索到好的做法后将复制到所有社区,并在城乡整体推进。

硬化庭院解难题,精准服务惠民生

“美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走进龙门镇东三十里铺村的一家“美丽庭院”,水泥硬化的地面、不锈钢的扶手、别具一格的花园造型,令我们纷纷赞叹“好干净整洁哦”。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堂屋正墙上的家风家训展示牌,“孝父母 敬长辈 懂礼貌 讲规矩”是对这个“四世同堂”八口幸福和谐之家的最佳诠释。“这都是妇联给的项目,妇联真的好……”勤劳善良、憨厚朴实的女主人解文珍逢人便说。

去年以来,临洮县妇联在创建“美丽庭院”上出實招、求实效,及时争取到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每户项目户建设标准为5000元,确保14个乡镇300户贫困妇女儿童家庭“美丽庭院”硬化项目顺利实施,有效解决了“晴天满院土、雨天满院泥”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全面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按照户创建、乡镇村验收、乡镇统一挂牌的工作要求,全县创建挂牌美丽庭院户1.1万户。

县妇联组织干部入户精准调研确定实施对象,制定“一户一案”,细化明确庭院硬化、花园建设、扶手安装、家风家训展示牌四项建设内容。根据每户的家庭实际情况,总结提炼了家风家训,量身定制了家风家训展示牌,传承弘扬了爱国爱党、孝老爱亲、睦邻友善、科技致富、耕读传家等好家风家训,形成了“巾帼心向党、争做好家庭”的良好氛围,实现了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关爱留守儿童家庭,产业帮扶助推增收

今年以来,临洮县妇联紧密结合“学党史、悟思想,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聚焦脱贫留守儿童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需求,积极争取社会帮扶机构帮扶资金30万元,为康家集乡、站滩乡19户脱贫留守儿童家庭发放基础母羊42只、基础母牛12头,补贴养殖暖棚13座,帮助他们发展壮大养殖产业,着力提高家庭收入,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下一步,县妇联将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根据困难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想办法、出主意、做好事、办实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责任编辑 辛彩霞)

猜你喜欢

家政庭院家风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唐艺萍作品——别墅庭院设计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