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研究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平整度铺设碾压

昌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1300

1 公路施工常见问题

1.1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承重不足发生断裂。①配合比不标准,含水量过多或过少,某种材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而使基层铺设不均匀,材料黏度不够,强度不足,承重发生断裂。②压实次数不足,碾压速度过快,碾压机通过次数过少,有漏压现象。③由于摊铺机的错误使用,导致结构层的底部和顶部分离,而且工作人员的不正确操作导致结构层断裂。④已建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保护薄弱,在建成初期无法禁止所有车辆通行,造成早期严重损坏。

(2)裂缝。①由于温度变化,水泥量过高会导致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的形成。②过量的细骨料可以促进结构整体平整度,但容易引起收缩裂缝。③一般不建议在中午最高温度下洒水,否则容易出现裂缝。

(3)平整性差。①底部不均匀的地基导致铺装后基面和表面不光滑。②摊铺机收料太频繁,机器的抖动使集料形成一个巢。摊铺平整系数差,平整度不好。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会导致摊铺混合料完全变形,影响整体平整度。④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修复操作缺陷。

(4)厚度不足。①底基层、基层铺设厚度会影响路基承重力,一般沥青路面底基层为2~3层,厚15~22cm,基层、中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基本一样,如果太厚会压不实,太薄则强度不够。②水准线的摆放不标准,导致路段厚度铺设不一致,影响路面平整度。③压实不均匀,造成各段厚度不一致,影响面层的铺设。

1.2 铺路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的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机械可以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工序,例如压路机、搅拌机、打桩机、找平设备等。

(1)打桩机。打桩机打桩频率、重力频繁改变或者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打桩不统一,不夯实,地基不稳从而影响上层路段铺设效果。

(2)压路机。压路机行驶速度过快,或者碾压遍数过少,导致路面压实不到位,压实不均匀。

(3)搅拌机。搅拌机工作参数不合格或频繁改变导致拌和料不均匀,影响使用;拌和结束后,未及时清洗,再次使用时有旧料的掺和使混合料不干净。

(4)找平设备。找平设备的参数变化造成平整度不同,找平线位置经常移动,找平不准。

1.3 沥青路面后期养护问题

(1)后期养护设备缺乏。近年来中国道路建设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公路层出不穷,但却存在质量上的虎头蛇尾,在修建道路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但不重视铺设完成后的后期养护。没有普及大型养护设备,小型养护设备数量也不多,而且机器型号落后老化,设备类型不齐全,设备的工作效率低,因此大多数道路在养护时仍然是人工手动作业,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养护效果不好,维修不彻底,维持使用时间的比较短。

(2)技术存在短板。道路养护不仅作业于路层表面,更是深入基层,因此施工难度会更大,需要最新的技术支持,而现阶段各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就是技术水平低下。例如,从技术方面来看,施工单位无法把高科技运用到实际作业中。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养护方案,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延长道路使用时间,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3)管理养护意识薄弱。我国公路养护工作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由于道路管理者的养护意识匮乏,维护工作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工作机制和技术一直都得不到提升。另外,维护人员没有道路养护知识的学习意识,缺少适用的作业机制和运行程序,缺乏理性的管理方式。

2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1)增强基底强度。①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实时检测各种原料(特别是雨后)的含水量,按规范要求进行搅拌,保证混合料搅拌均匀,含水率无大偏差。②施工期间,专人负责处理基底材料填充后的夯实工序,建议使用夯土机反复仔细夯实。③安排质量检测人员对碾压过程进行专门质量控制,按照以往实验数据得出的道路碾压遍数进行匀速碾压,有效避免漏压现象,并进行压实检测,不足之处应及时进行再次压实。④加强养护,保证可以进行完全封闭路段的养护,对于不能完全封闭的路段应经常洒水,提高已建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

(2)防止裂缝产生。①根据温度变化,在符合施工规范内调整水泥用量,以防止用量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②从结构整体稳定性出发,适当增加细骨料的用量,但同时也要避免由于细骨料的过量而造成的收缩裂缝。③施工期间,依据天气变化调整注水量,确保混合料含水量在适当范围内,防止因含水量过低而产生干缩裂缝。④洒水养护应格外注意时间,一般在上午或者午后黄昏进行洒水养护,否则阳光暴晒下容易产生裂缝。

(3)改善平整度。平整度与压实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水泥碎石稳定底基层、基层、面层的铺筑时,要注意摊铺机的找平及确定找平线位置,道路的铺设是一层一层环环相扣的,因此每一层找平工作都需要专门设立人员把控,实时监督。①在打地基前尽可能地平整地面,高处掘土、矮处填土,水泥、煤渣等材料的填充要均匀平整。②驾驶人员要掌控速度,使装载机和摊铺机匀速行驶,不发生碰撞。③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过硬,对施工数据的实时检查要到位,使平整度的变异性在掌控范围内;监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务实肯干。④操作水平过关,使摊铺机和夯实机可以准确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避免人为造成的机械失误。

(4)厚度把控。①施工作业期间每天有专人负责测量铺设的面层厚度,以防施工不当,厚度偏离测定值。②试验铺设路段时确定摊铺参数,每天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不能随意改变或经常调整摊铺机传感器的参数值,要控制在10~15cm,否则会影响厚度和光滑度。

2.2 施工设备控制措施

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机械可以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事,速度也远高于人工,设备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但也应注意操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1)打桩机。按照规定严格把控打桩机的频率、重力,一般采用梅花桩,其具有结实、打桩迅速、稳定性的优点,有利于地基的稳固和上层的铺设。

(2)压路机。压路机对于基层的稳固起关键作用,工作时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匀速仔细反复碾压,以保证路面压实到位,根据试验路段的工作值确定工作参数。

(3)搅拌机。不要随意调整搅拌机工作参数,要根据实验材料的相关数据拌和铺设材料,在拌和完成出料后应及时清洗拌和机,防止再次使用产生二次污染。

(4)找平设备。明确找平设备的准线,不轻易改变,确保各段找平线在同一水平,使各段平整度一致。

2.3 沥青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保证所需材料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材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修建道路的质量,一般从含水率、有无结块、是否含杂质、有无氧化等方面进行检测。目前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所用材料的各方面数值大多数都不能满足国家相关建材文件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质量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控材料的选用、储存、运输、使用,而这批材料在使用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格后方可配料。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材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1)沥青结合料的初选级配和级配调整原则。在进行试件测试后根据孔隙率确定级配,对于夏季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如广东、海南、福建等)的地区,宜采用孔隙率较大的混合料;反之,对于温度偏低或冬季时间长的地方,则宜选用孔隙率较小的混合料。

(2)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①沥青混合料拌和完成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后,其温度不能低于所需温度,这就要求做好路上的保温措施。②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能超过10℃,因此储料仓的保温效果是关键,一般采用加热型沥青混合料存储仓,其中设有内胆,用导热管连接在保温层上,可以满足沥青的保温要求。

(3)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混合料在搅拌中会吸附沥青,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黏性,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填料的比例,不能随意更改数量,过少则吸附力不足,过多则黏性过强,形成结块,无法使用。相关人员应时刻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监控数据、天气变化、空气干湿程度等实时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此外,材料的存放也应注意防潮、遮雨,避免增加材料湿度。

3 结束语

当前在公路施工管理及养护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沥青路面后期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各个问题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公路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平整度铺设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碾转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