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路径分析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性施工人员

甘南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甘肃 甘南 747000

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1 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肩负着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既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是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团队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1.2 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业。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如果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其自身的使用安全性与使用年限均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一旦人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稳定性,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3 权责明确,将工程质量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只有不断创新与优化质量安全监管路径,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管控水平。在现实中,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一般会将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责任委托给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并由专业的质量监督机构有效落实各项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避免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从整体环境来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并未结合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机制,或者未给予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足够的重视,导致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足,各项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忽视质量安全施工标准,甚至在相关手续或者文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使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有些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并未全面解读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等,导致监管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满足不了现实工作需求,进而影响监管质量与监管效率。

2.2 施工单位未重视安全施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增加。有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工程建设权,在招投标环节采用不当竞争手段,盲目降低中标价格,使施工企业整体的利润空间缩小。施工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般会降低工程建材采购质量标准,或者为了降低施工人工成本而未重视人才引进。由于施工建材质量与施工团队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保障,增加了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2.3 监理队伍的整体素养欠佳

在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没有结合施工需要,组建一支高专业素养的施工团队,也没有重视施工前的技术知识培训,使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且无法掌握健全的施工技术规范。在实际施工环节,施工人员缺乏纪律意识,施工行为具有随意性,使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需要运用大量的技术手段来检查施工质量,通过现场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存在的不当施工行为。由于监理队伍综合能力欠佳,相关人员无法科学合理运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合同手段等全面监控施工过程,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3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路径

3.1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依托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安全监督职能。其次,政府部门应参与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深入施工现场,随时抽查或者巡查,保障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内容均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者施工质量问题。再次,政府部门应规范施工质量监督程序,保障质量监管结果的权威性,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问题。最后,政府部门加大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力度,通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工程招标底价,有效避免招投标环节存在的不当行为。

3.2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

首先,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不断创新安全监督机制,提升质量监管水平。当变更施工图纸或者施工设计方案时,质量安全监管单位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及时检查各项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各施工阶段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其次,在工程施工前,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编制相应的质量控制规划,并将各项规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再次,在监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科学合理应用各项监管仪器设备。如钢筋位置的测定仪、混凝土的超声检测仪等。同时,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聘请高专业素养的监理人才,以此促进施工质量安全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质量或者施工安全问题。最后,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范,将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所需要掌握的施工质量安全要求告知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而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安全性。

3.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施工团队综合素养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聘制度,全面考察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职业素养等。其次,加大施工前的培训工作。借助培训工作,将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告知施工人员,提升施工人员施工操作的科学合理性。最后,完善相应的监管考核规范。通过加大监管考核力度,有效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并从根本上提升施工行为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3.4 明确项目建设主体的监管责任,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

(1)明确建筑主体方的监督责任。首先,有效规划建筑市场。建筑市场行为一般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建设主体方需要大力提升建筑人员的施工行为的规范性。监督市场行为则需要依托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监督管理、项目招投标公正公开、施工违规现场惩处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并为施工勘察工作、设计等工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其次,有效明确各个施工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通过适度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检查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的惩罚。最后,质量安全监督审查机构要严格监管内部人员的管理行为,并明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相工作者的行为,提升建设工作的规范性。

(2)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施工方的权责,将施工现场作为重要的管理对象。从监管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检查施工监督方或者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经验、特种施工人员的工作资质、施工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等。②检查施工现场的危险性、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等的合规性等。③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检,尤其要检查施工现场现代化施工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以此保证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

3.5 融合现代化施工技术,有效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性

施工技术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不仅包括施工人员所采用的相关施工技术,而且包括工程施工中所运用到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与设备等。运用现代化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能够保障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例如,运用现代化的质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并反映出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此外,桩基新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等在现实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实际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会受到施工人员综合素养、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为此,文章结合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督与管理策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安全性施工人员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