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管廊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重难点及措施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廊液化岩土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6

1 工程概况及环境背景

1.1 工程概况

昆明市南二环综合管廊路径总长度约为5.5km,采用盾构法施工,圆形断面内净空尺寸为直径3.5m。线路范围内设盾构始发井1座(净尺寸为60m×7m),盾构接收井2座(净尺寸均为15m×7m),工作井6座(净尺寸均为7m×7m)。盾构始发、接收井采用明挖基坑结构顺做法施工,6个工作井采用沉井法进行施工。

1.2 环境背景

沿线地势东部略高于西部,地面标高为1884.5~1893.5m,最大地形相对高差为9m。地形过渡由西至东缓慢抬高,整体地势较平缓,属于冲湖积平原地貌,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冲湖积层,主要由黏土、粉质黏土、泥炭质土、砂类土组成。该工程沿线上穿昆明地铁、城市主干道的下穿隧道,下穿南二环高架、高层小区等重要建构筑物,同时下穿大观河、乌龙河、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南二环路为该市主干道,沿线城市主干管线众多,主要有供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重要管线。

2 勘察方法

(1)盾构隧道段。以地质调査和测绘为主,辅以代表性钻探测试工作。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洞身段宜为1∶2000~1∶100,隧洞口边坡影响范围宜为1∶500,断面图宜为1∶200~1∶100。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地质调査和测绘结果确定,隧道口布置勘探点。该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勘探点在隧道红线外侧3~5m,交错布置,水域段勘探点应在隧道红线外侧6~10m交错布置,勘探点间距为20m。一般性勘探孔宜进入隧道底板以下不小于隧道高度的1.5倍,控制性勘探孔宜进入隧道底板以下不小于隧道高度的2.5倍。

(2)明挖段。依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2012),明挖施工段勘探工作量要求参考基坑工程。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明挖施工段沿着基坑边线,按15m间距对称布置勘探点。勘探孔深度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夹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

3 勘察重难点及措施建议

结合所掌握地质条件,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重难点在于填土勘察、软土勘察、液化土判别、基坑勘察、勘察协调工作等。

(1)填土勘察。该工程在整个场区范围内均分布有人工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碎石和建筑垃圾等组成。该层土均匀性差,厚度变化大,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明挖施工时要注意填土层的影响。填土勘察应查明如下几点:①地形、填土来源、物质成分、堆填方式、堆填时间。②不同物质成分填土的分布、厚度、埋深、均匀性。③填土的含水量、密度、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密实度、腐蚀性、压缩性等。勘察建议:①勘探点的密度应能查明不同种类与物质成分填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工程性质及其变化,其深度应穿透填土层,并应满足工程设计及地基加固施工的需要。②由黏性土组成的素填土,可采用钻探取样、轻型钻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③对含较多粗颗粒成分的填土,宜采用动力触探。④在具备施工条件时,可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

(2)软土勘察。该工程场区局部地段分布泥炭质土,因其特有的岩土工程特性,工程性质差,对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详细勘察阶段,泥炭质土和有机质土勘察应查明如下几点:①泥炭质土、有机质土的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层理特征、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均匀性。②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的埋深和起伏。③固结历史、应力水平和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④开挖、回填、支护、工程降水、打桩等对软土应力状态、强度和压缩性的影响。勘察建议:①采用搜集当地工程经验、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查明泥炭质土、有机质土的岩土工程力学性质。②钻探深度应满足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和维护结构计算的要求,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土层,现场钻探组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勘察技术组和结构专业。③对于重要工点,每个工程地质单元中每层的试样数量应不少于10组。④考虑施工方法及程序、时空效应(基坑开挖步序及开挖后暴露时间)对基坑变形的影响。⑤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和当地工程经验,并综合考虑地层的成层条件、应力历史、灵敏度等力学特性和排水条件,以及上部建筑物的类型、刚度、规模和基础类型等因素。

(3)液化土判别。该场区内分布有砂土层,场区范围内局部地段可能存在地震液化。勘察建议:详细勘察阶段应加强场地地震液化判别,进一步分析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下水等与液化有关的场地条件,液化层有临空面时应评价液化引起的土体滑移可能。重点查明砂土液化范围,上下地层的含水及隔水性质,粉细砂层的埋深和层厚情况,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并结合原位试验和土工数据,进一步准确判断液化土及其等级。

(4)基坑勘察。应针对基坑工程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工序等进行勘察。详勘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勘察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并提供有关计算参数和建议,如边坡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坑底和侧壁的渗流稳定性,挡土结构和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降水效果和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开挖和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②在受基坑开挖影响和设置支护结构的范围内,应查明岩土分布,分层提供支护设计所需的抗剪强度指标。③如果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④当基坑开挖可能产生流砂、流土、管涌等渗透性破坏时,应通过渗流实验针对性勘察。⑤查明邻近建筑和地下设施的现状、结构特点以及对开挖变形的承受能力。⑥特殊性岩土的勘察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规定,评价特殊性岩土对基坑的影响。⑦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岩土和地下水条件以及环境要求,对基坑边坡的处理方式提出建议。勘察建议:①有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布孔,勘探孔应在拟建场地结构线边缘外侧3~5m处布置,孔深应满足基坑深度的2~3倍且满足基坑支护、坑底抗渗流抗隆起、主体地下结构基础和格构柱基础检算的需要。②设置长期水文观测孔,搜集周边水文资料,在水文地质情况相对典型的基坑范围内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计算地层渗透系数和基坑涌水量。③如果遇深厚软土层,现场勘探组应及时与勘察技术组、结构专业协商,必要时适当扩大勘察深度和范围。④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综合当地工程经验、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的结果。

(5)现场协调工作。该工程地处城区以及出入城干道,人口密集,车辆及行人交通流量大,工作面广线长,受工作环境限制以及来自不同方面的干扰和影响较多。场地建设涉及诸多行政管理部分,包括交管部门、城管部门、环保部门、市政审批局、各管线单位等。办理协调手续时间和现场协调顺利程度涉及勘察进度。因此,对外协调与沟通、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既是此次勘察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此次勘察工作的重点。

4 结束语

在国家没有对管廊工程勘察制定相应规范之前,明挖工程建议采用明挖法施工的管廊工程勘察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的基坑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的管廊工程勘察可参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2012)中的隧道工程。对综合管廊工程的岩土工程分析应针对不同工法,结合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分析其勘察重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勘察措施,查明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参数。

猜你喜欢

管廊液化岩土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辨析汽化和液化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煤的液化原理及应用现状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小议综合管廊的建设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