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系统方案

2021-04-09许建和柳肃毛洲侯倩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保护

许建和 柳肃 毛洲 侯倩倩

[摘 要]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以聚集态为主、分散态为辅,且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主要集中于西南、华东、华中片区。本研究从地形、坡向、河流、社会经济、交通等空间分布影响要素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系统的视角提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统筹-分类-协作保护方案,即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加强政府主导的宏观统筹,做好结合地域与民族特征的分类、构建多方协同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保护;系统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1)02—0152—09

A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System Schem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XU Jianhe1,2 , LIU Su1 ,MAO Zhou2 , HOU Qianqian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 & Tech, 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mainly aggregation, supplemented by dispersion,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unbalanced, I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outhwest, east and central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and mechanis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rrain, aspect, river, social economy,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planning classification cooperation protection schem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from 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The prot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needs the macro overall planning l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clas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region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strengthening multiparty cooper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pace distribution;protection;system scheme

一 中国传统村落概况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基于传统农业生产与生活的一种人类聚居模式,其建设年代较为久远,至今仍保留其农业生產与生活方式并具有较丰富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景观,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家园,也是我国农耕社会背景下的多元素文化活态遗产。通过对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摸底,自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联合财政、文化、文物、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部门,经各省市推荐与国家评审,共有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本文以该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为样本,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系统保护方案。从这些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来看,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约束。在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与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其保护方案对当前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历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空间与形态、文化与景观、保护与发展三个方面来展开。其一,中国传统村落空间与形态的研究,主要从微观的空间层面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剖析,由物质空间切入,从人文与自然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因素与机制[1];从文化观念与思想等人文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成因与动因;从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布局特点,进而探讨其空间结构和形态与村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响应;结合各地域中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差异、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主要成果有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持编著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等。其二,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与景观的研究,主要是从其类型、特征、区域差异、保护机制、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村落典型案例对其文化景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研究;依据人类活动对景观形成的作用机理,将文化景观分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两类。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俞孔坚教授的《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刘沛林教授的《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谢旭斌教授的《传统村落景观中审美内觉的现代转化研究》[2]等论著。其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将其作为文化积淀的载体、当代居民仍生活在其中的活态文物,提出保护与利用并重,而非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空间保护,同时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3]。其主要研究成果有昆明理工大学朱良文教授的《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等。

结合中国传统村落历年研究成果,可以从研究视角、深度与方法三个方面归纳如下:一是研究视角主要侧重于中国传统村落物质空间与形态、地域文化与乡土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方面[4],对其中的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研究深度主要关注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分类、文化景观特征、保护与发展设计等[5],但其量化分析研究方面有所欠缺。三是国内目前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空间模型分析法、空间句法、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分析法等,实践领域以定性研究为主[6-7],但在采用量化实验分析人的行为方面有所不足。

二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委于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共五批次公布的全国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基本数据,基于地形地貌、流域、社会经济、交通等多源因素,采用ArcGIS10.5空间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现状,深入挖掘其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布关系,并基于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方案。

(一)数据来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保护系统方案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五个:一是6819个(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国传统村落来源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官网数据;二是利用三维数字地球(Local Space Viewer)获取每个中国传统村落的经纬度与高程等空间地理信息;三是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获取每个中国传统村落的SRTM30米高程数据信息;四是各地的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国统计年鉴等;五是全国行政区划、地形及河网数据来源于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系统。

(二)研究方法

运用以上数据分析各要素与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程度,其研究方法有三种:一是采用ArcGIS10.5矢量化处理全国DEM高程信息与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其高程要素的相互关系;二是使用ArcGIS10.5对中国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分布与全国流域网线、坡向等要素进行叠加,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坡向、流域的相互关系;三是运用ArcGIS10.5缓冲区工具分析全国道路密度与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交通可达性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三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现状

从全国宏观地理空间来看,每个中国传统村落属于点状,点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有聚集、随机、均匀三种类型,本文拟采用临近点指数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具体计算公式为:

R=r1 /r2

r1 为中国传统村落实际临近距离,r2 为中国传统村落理论临近距离。依据计算经验,临近点指数R=1时为临界状态,R>1、R=1、R<1分别代表其空间分布的均匀、随机、聚集类型特征。运用ArcGIS10.5统计计算得出r1 =0.13,r2 =0.29,R=0.45。 从R值来判断,6819个列入名录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为聚集类型。

依据中国各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在地理环境及区位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合我国行政区划与地理区位,将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全域划分为以下7个地理区域,见表1。

通过运用ArcGIS10.5对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布数据分析,可以得出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见图1。结合表2各地区的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现状特征可知,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为不均衡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在300个以上的省市主要有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浙江省、山西省、福建省、安徽省、四川省等。从占比来看,我国西南、华东、华中地区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占总数为5015个,占比达73.54%,在地理区位上形成了西南、华东和华中三个明显的高密度区和東北与西北两大低密度区,见图2。从各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中国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各地区山丘地带与少数民族地区。

四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素的分析

中国传统村落因农业生产需要使得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其生存状况与发展潜力。地形地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地表径流、生态环境、交通与经济、文化与交流等[8],相对完整的地形地貌单元也会相应地形成该区域较为相似的中国传统村落环境特征。我国地形地势总体特征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多山区。西部的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区域空气稀薄,人口密度极低,为游牧生活区。中部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为第二阶梯,其平均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大部分区域适合农牧生产。东部的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丘陵等为第三阶梯,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该区域人口密度大,适合农耕生产。同时,每一阶梯内的南北区域也存在着巨大的自然环境差异。

通过ArcGIS10.5将中国传统村落与地形高程图进行叠加得出其在高程上的分布,如图3所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数量为:第一阶梯为158个、第二阶梯为2662个、第三阶梯为3999个。图4为中国传统村落在不同高程区间的分布数量:200米以下为1732个、200~500米为1688个、500~1000米为1940个、1000~2000米为1012个、2000~3000米为326个、3000~4000米为109个、4000米以上为12个。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与各阶梯适合农业生产条件呈正相关,第三阶梯占比58.64%。从各个阶梯的分布现状可以得出:中国传统村落在各个阶梯区域,主要沿各山系分布,其中各阶梯内的地形相对复杂,对外信息交流相对迟缓,使得该区域形成了相对闭塞的空间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对这些区域的影响,从而延缓了这些区域广大乡村聚居模式的改变,为中国传统村落保存至今提供了重要的地理环境基础[9 ]。

(二)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坡向因素的分析

坡向为坡面矢量法线在其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同的坡向因日照与气流等气候因素对中国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讲,方位决定了该坡向的太阳日照时数与辐射强度。对于北半球来说,太阳辐射量依次按照南向坡、西南向坡、东南向坡、西向坡、东向坡、西北向坡、东北向坡、北向坡依次递减。从宏观的地球面来看,每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点状,结合坡向分析工具,先将其定为地表面上的点,其切平面的法线在其水平面的投影与过该点的正北方向的夹角为其坡向。运用ArcGIS10.5中的表面坡向空间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地形高程数据进行每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坡向运算,以正北向为起点,按照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来表示坡向方位,同时以45度为方位角度区间并以45度为间隔将坡向划分为八个方位,见表3。按照八个方位将坡向的提取结果进行分类并与中国传统村落地理空间位置分布现状进行叠加,统计出中国传统村落在各坡向方位的数量统计,见图5。其分布数量:北向为711个、东偏北向为779个、东向为865个、东偏南向为1108个、南向为1157个、西偏南向为860个、西向为707个、西偏北向为632个,其中阳坡共计3982个,阴坡共计2837个,阳坡与阴坡分布比约为1.4∶1,具有较为明显的趋阳坡特征。同时,其数据显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中国传统村落阳坡(90-270)落点2891个,阴坡(270-360,0-90)落点2606个,从其坡向整体数量分布来看,南方地区无明显的方向性。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中国传统村落阳坡(90-270)落点1091个,阴坡(270-360,0- 90)落点231个,北方地区呈阳坡分布为主的特征。究其原因,在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低温天气总天数大约只有三十天,同时因南方地形受山脉走向的多向切割,形成了坡向的多向性,其選址更注重于坡面的可耕种用地容量[10 ],结合大量的实地案例调研表明,耕读文化背景下的南方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在坡向上不局限于南向当阳面。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时段较长,中国传统村落的朝向是获取太阳热量的首要因素,其选择偏向多日照的南向。

(三)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因素的分析

水资源是中国传统村落生活、生产、生态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之一。整个中国的地域横跨了多个气候带,其降水在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分布不均,整体上为东南多西北少,河网密度也因之而变,总体趋势为东南密度大,西北密度小,因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使得河流多为东西走向,同时各局地因地形多向切割,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流域系统。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河流是人类文化传播与人口迁徙的重要通道,使得中国传统村落的营建多沿各流域延伸发展。

运用ArcGIS10.5中的河网线工具提取全国主要流域分布图,再与中国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分布现状图进行叠合,得出中国传统村落流域分布,见图6。从图中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传统村落分布于南方河网高密度地带共计5462个。同时,中国传统村落沿各流域呈带状分布,其地理空间分布与流域在空间格局的指向性上具有一致性[11 ]。

(四)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

通过ArcGIS10.5将全国各省市GDP数据与各省市行政地理区划进行叠合,绘制各省市中国传统村落与GDP空间分布现状,见图7。图中的颜色越深,表示该省市年度GDP值越高。从图7与表4、表5(GDP为2019年统计数据,城市化率为2018年统计数据)的数据对比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各省市经济发展程度与该省市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数量在总体上表现为负相关,即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密度较大的省市其GDP总值与人均值均处于后列,同时其城市化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普遍偏低。不过,浙江省与福建省则表现出经济数据与中国传统村落数量的双峰值现象。

胡焕庸曾结合当时中国人口分布现状,于1935年提出我国人口密度分区的“黑河-腾冲”线,即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黑河市至西南地区的云南省腾冲市连成直线来划分中国的地理空间与人口分布。其线东南侧以平原与丘陵等为主要地理空间,并以农耕为基础,主要包括:东北(黑龙江省大部)、华北、西北(陕西省大部)、华中、华东、西南(云南省与四川省大部)、华南等地区,其共有中国传统村落6537个,占比95.87%。其线西北侧人口密度极低,以高原等为主要地理空间,并以放牧业为基础,主要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区的全部,以及黑龙江省东北小部、陕西省西北小部、四川省西北部藏区、云南省西北小部等,其共有中国传统村落282个,占比仅为4.13%。中国传统村落在两个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区域的分布数量与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分布线总体吻合与对应。

历史上,中国传统村落曾多分布于江浙、徽州、晋中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时至今日,从全国范围来看,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多数位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且规模和密度极为不均,尤其是明清时期因农业生产大移民与大开发造成的平原与山地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的差异。农业生产使得中国传统村落的规模与密度受到耕地容量的约束,千人以上的中国传统村落多见于开阔平原与微丘陵地带,而山地区域的大部分中国传统村落一般人口规模偏小,密度也较低。历史上水土丰美的平原区与微丘陵区是农业生产的优势地带,其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密集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的实验场[ 12 ]。而当前中国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各省市的山地区域,主要原因是山地环境使得其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也阻碍了其受外界文化变迁的影响。相对闭塞的地理空间环境也制约了其城镇化进程,从而延续了其固有的传统地域民族文化和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并保留了有着大量原生态生活、生产场景的中国传统村落[ 13 ]。

从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受限与交通环境闭塞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该区域的城镇化,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村落得以保存。根据表5统计数据,再结合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分布线可以分析出,我国东南部全国城市化水平前五位的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的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仅为327个,其占比为4.80%,而城市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四川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的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为2250个,其占比为33.00%。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更加有利于该区域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对稳定与持续,也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延存。

(五)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交通因素的分析

中国地区间地形地貌的差异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全国各地区道路交通分布也呈现不均衡特征。根据公布的2018年各省市高速公路里程数,本文整理得出2018年各省市高速公路密度统计数据,见表6。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全国各地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与其高速公路密度数值呈负相关趋势,如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等中国传统村落高密度分布区其高速公路密度偏低。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地区高速公路密度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传统村落与外界各方面的联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环境呈相对闭塞的“桃花源模式”。因此,这些地区的中国传统村落受到外界经济文化与社会变迁冲击的可能性较低,使得其保留具有当地特色与民俗风貌成为可能。相比之下,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等高速公路密度较大的地区,其中国传统村落的现存数量相对偏少。根据表6的统计数据,再结合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分布线可以得出,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前五位的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其中国传统村落共计仅327个,占比4.80%, 高速公路路网密度排名比较落后的黑龙江省、云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其中国传统村落共计1346个,占比19.74%。

五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系统方案

中国传统村落的源起与续存不仅取决于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也和跨区域及区域内的文化交流、人口迁徙等社会经济因素紧密相关。村民的生活生产与自然基底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历时间的沉淀后形成了人与环境有机融合的人居系统。为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村落,政府除了进行相关政策引导与财政投入外,还应从统筹-分类-协作三个方面来构建保护系统方案,通过政府来主导统筹并做好分类,同时协同政府、村民、企业等,通过联合行动来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一)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好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

针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主要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统筹:一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各属地的中国传统村落宜进一步开展普查与建档,进一步摸清中国传统村落家底,将各地具有重要价值与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村落列入相应的各级名录,予以保护。二是相关部门应统筹列入名录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导则与技术指南的编制。三是各级政府应统筹各专项资金的投入,充分發挥各项资金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效益与效率。四是各级政府应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就中国传统村落的实体保护进行宏观战略指导,同时还应统筹制定各区域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技术导则等。中央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指导能力应充分予以发挥,确保全国及各省市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有序推进。

(二)结合地域与民族特征,做好中国传统村落的分类

针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多样性,结合其地域与民族等特征进行分类,中国传统村落的科学、合理分类将有利于加强其保护方略的针对性,特别是分类时需要考虑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及其特征,如自然环境、文化区、民族区等。上文提及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就从全国、省市层面结合村落风貌、民族、历史遗存、村落职能等,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主-亚型的分类,见表7。

(三)加强多方协同,构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协作机制

除各级政府主导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外,政府、村民、运营企业等主体的全面协作是实现中国传统村落得以永续保护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需要做到在不同层面上加强跨区域与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经济协作,实现如自然流域、文化片区、地理单元等层面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协作。

中国传统村落经过8年遴选与政府财政支持,已建立了名录制度并启动了前期保护工作,当前还需进一步加强保护方案的系统性协调,如中国传统村落的分类需要不同政府机构在不同行政区域或跨行政区域之间进行统筹与协作,各级政府统筹宏观政策的落地与执行也离不开各方之间的协作。同时,中国传统村落村民的自发协作也需要各级政府的统筹与指导,中国传统村落系统性保护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机构与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

六 结 语

结合现状,每个中国传统村落都可找到适合其自身条件与特征的具体保护策略,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村落因其实际情况的约束,它们孤立行动往往难以实现永续保护的目标,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不同层面采取系统思维,做好多方协作,形成区域性保护网络来实现其保护目标。

一是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加强分类保护与精细化指导。针对中国传统村落自然与文化特征的多元性,全国与各级政府应加强统筹与指导,根据中国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尊重各地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行中国传统村落的精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结合具体案例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以避免采用单一模式来指导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带来的弊端。

二是全面加强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体系,并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全国范围内除住建部门外,其他部委,如农村工作部、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文物局等均可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统筹各级职能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村落的分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保护策略。

三是加强中国传统村落的普及教育。村民的积极参与及大力支持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最为重要的基础。各级职能管理机构需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科普工作来提高广大村民对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思想认识,其中尤其需要及时发布与反馈有关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正反面案例,通过普及来加强村民与地方政府管理人员对中国传统村落基本价值的认知与认同。

总之,在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本研究从整体视角来剖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系统方案,其目的是基于不同的环境背景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有效途径。从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它们遍布中国大陆31个省市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如何进一步保护好这些中国传统村落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许建和,严钧,徐海燕.土地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聚落选址特征分析[J].建筑学报,2015(2):102-105.

[2]谢旭斌,陈立波.传统村落景观中审美内觉的现代转化研究[J].工业工程设计,2019(1):71-74.

[3]刘沛林,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2(11):1304- 1310.

[4]杨立国,龙花楼,刘沛林,刘小兰.传统村落保护度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18(3):121-128+151.

[5]佟玉权.基于GIS 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14(4):44-51.

[6]李洪波,张小林.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J].人文地理,2012(4):103-108.

[7]许建和,柳肃,熊鹰.南方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其格局优化调整[J].经济地理,2017(10):221-227.

[8]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4):516-525.

[9]Hall D R. Rural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Uncertainty[J].GeoJournal,1996(2):18-189.

[10]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102-106.

[11]刘大均,胡静,陈君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4):157-162.

[12]吴必虎,肖金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2(7):6-11.

[13]赵倩巍,谢旭斌.湘西南传统村落乡土艺术遗产资源的唤醒研究[J].工业工程设计,2019(1):79-81+88.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保护
基于SWAT的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基于Kriging插值的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