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呼唤“临门一脚”的理性精神

2021-04-07马成荣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双高高职院校

马成荣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44-02

何谓“临门一脚”?意指灵感激情、灵活敏捷,是情势瞬息万变时的关键决定,是雷厉风行、当机立断、“马上就办”。何谓“理性精神”?它包含着科学精神、本真意义、规则原则,是有理有据、平心静气、久久为功。要实现“双高”建设提出的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创新服务高地”的目标,职业院校需要“临门一脚”的理性精神进行引领和支撑。具体可以用五种意象表达。

一、大海上的“航船”:以目标意识处理向心与聚力的关系

一所学校就像一艘在大海上的航船。航船若要顺利地抵达目的地,航海者必须有共同的愿景目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责任边界。目标是理念与实践的统一体,具有统领力、牵引力和驱动力。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职业院校要以“双高”建设的总目标引領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现代学校的治理重在打造信念、利益、情感的命运共同体,促进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知识、技术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力的迸发。责任大于能力、责任成就卓越,学校的行政、教学、服务等各个体系、各个层面,只有组织架构合理、责任边界清晰、业务流程优化,才能真正做到正位凝命、同频共振,做到心态端正、各守其位、各安其心,把控心性、集中精神、应对挑战。

二、孵化中的“鸡蛋”:以开放意识处理推陈与出新的关系

孵化中的鸡蛋表面看上去一如既往,但内部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既是一个“封闭体”,如果把表面挑破,必定不能孵出小鸡;它又是一个“开放体”,时刻与外界交换空气、水分,如果把它密封起来,也必定不能孵出小鸡。学校也是这样,她既封闭又开放。“封闭”是指学校要保持独立性,做到独有的个性不能破;要有办学的自主性,做到自信的底气不能丢。“开放”是指学校又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自洽组织体和创新组织体。大学旺盛生命力和创新活力的源头,在于办学的“封闭”和“开放”之间,形成一群具备正直、包容、求知、自我反省和批判精神等品质的知识分子。“双高”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不断锤炼教师队伍,促进全体教职员工理念更新、能力提升、作风改进;在面对教师个体知识、能力、经验的局限和角色、观念、利益的差异时,需要大家在共同学习中分享问题与情境,弥合冲突与矛盾,提高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三、“螃蟹”的治理结构:以融合意识处理适应与超越的关系

螃蟹有三大特征:扁平化、多触脚、横着走。“双高”建设需要打破固定思维、短视思维、消极思维等“贫穷思维”,推进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采取项目制、大部制、首席制或主持人制等,促进信息沟通、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确立以效能和责任为导向的价值准则,探索多样化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促进专业组织与市场对接;培育以名师工作室等为载体的柔性组织,实现自身与社会组织的有机融合;引进行业协会驻校,加强校内外专业组织的沟通与联系;派遣专业教师轮流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研修,开展师徒培训、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信息咨询等,打造校企合作专业团队;将学校教科研组织改造为自律的专家组织,鼓励每一个系部及其教师与产业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在行业或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内方外圆的“铜钱”:以规则意识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内方外圆的铜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方,代表着刚毅、坚强、规则、规矩、忠诚、正直等;外圆,代表着柔美、平和、灵活、权变、周全、圆融等。面对内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双高”建设院校需要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狼性”精神,树立贵在忠诚品质、强在拼抢血性、胜在坚韧意志、重在团队合作的意识,做到矢志而行、相机而动、竭力而为、群起而上;同时,还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修炼心性。古人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人格厚重,内心安静,才能成事。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者们要有理性判断、果断决策和担当意识,要沉得住气、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要有激情去接受挑战,勇于开拓新领域、新局面,不被困难吓倒,不因挫折退缩;要心存感恩,忠于组织,愿意持续付出与奉献。

五、顶天立地的“正”字:以守正意识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言宽大清正,众必归近之。”正,从一从止。万物的本原是一,一即始,一即道。上一下止为“正”,表示榜样、上级或长辈守一不犯错,民众、下级或晚辈才能停止;“一”代表标准,“止”代表制度,告诫我们要知进知退、知足知止。“正”,有上有下。上指上进,不能得过且过,思想要向上飞扬;下指低调,不能无法无天,行动要向下沉潜。“双高”建设既要创新更要守正。要以“正”作为行为准则,面对爬坡转型期,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面对立柱架梁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政治选择力、行动执行力、坚韧意志力、变革创新力、免疫拒腐力。要始终瞄准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资源集聚力,永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双高”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标杆,不是示范校的翻版;它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加油站,重在服务的品质,不能唯优而优,更不能作秀;它是学校品牌和特色发展的催化剂,建设中要回到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原点。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双高高职院校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全职妈妈浪费吗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