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途径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2021-04-07李晓岩

学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生活化核心素养

李晓岩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知识,同时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寻找“生活化途径”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文章从该背景出发,先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面对的阻碍和生活化教学优势进行了简单介绍,又围绕“如何落实生活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活化;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0-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52

一直以来,具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优势的数学学科都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是学生必须从小重点学习并努力学好的一项知识。但是,数学本身又具有极高的逻辑性特征和抽象性特征,这与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具象思维和逻辑性欠缺等特点是相悖的。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运动难度,在无形中造成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低效”的问题出现。这也就意味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面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阻碍,教师必须立足于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寻找更加合适的教学手段,“融入生活”由此跃入他们的视野,“运用生活化途径讲授知识、设计教学活动”已然成为首要选择。

一、小学数学教育阻碍及生活化教学优势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存在着学生不愿积极学习、不主动思考知识并参与实践,致使核心素养发展受限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教学理念过于刻板、未紧跟教育形势的变化采取更加合适、新颖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基于生活化途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教学过程,是新颖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摒弃自身对于“任何形式的教学创新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认识,进而不断在新的认识指示下探寻“生活化教学”之策,最终借助小学生更熟悉、更符合其思维结构的“生活化手段”讲授知识、引导学习、组织实践。如此,在教师从现实出发有意呈现的“熟悉的环境”“容易理解的语言”和“丰富的辅助学习素材”支持下,学生必然会更轻松地把握知识、获得良好体验、建立强大自信,最终在始终“正向”的单一素质成长中达成核心素养的积极发展[1]。

二、基于生活化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发现数学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这是不可否认的。小学教材总结并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大多数也都源自对生活的观察。通过持续、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一事一物中发现数学存在的痕迹,并将其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可以迁移生活经验,带着对新知的简单理解更好地学习教材内容,更是能够对“学数学的价值”产生更科学的认识。这样一来,认识的转变促进行为的转变,在观察中获得收获,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发现数学”的乐趣,他们必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并在观察中逐步将自身发现数学、发现知识的能力提升到新的层次之上。长此以往,以“对数学更多的发现”为支持,他们自然能够实现“更丰富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指日可待。这也就意味着,基于生活化途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二)课堂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进入状态

对于小学生而言,相较于单一地面向教材文字的“理论化”学习,以“动态或趣味情境”为支持的“情境化”学习往往更能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简单来说,即便小学数学的难度处于最低层次,但也具有一定抽象性,而小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正在发展,显然不能很好地借助抽象思维迅速进入到分析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当中。此时,若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较为直观、真实的学习情境,借助对真实情境的直观感知和具象分析,他们便有更多可能更好地进入“学”的状态。因此,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本质特征出发,教师可以考虑运用相关元素创设生活情境。这样一来,情境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是活泼生动的,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文本分析,反而更多的是动态思考、趣味探索,他们自然能够更迅速地进入状态并对知识展开深入思考,无论是效率还是收获,都必然会有所提高,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营造话题讨论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说情境的创设和呈现能够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学”的状态,那么以情境为基础,不断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和教材的“生活化知识话题”,营造“知识讨论”氛围,必然会让课堂更加轻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而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知识感兴趣,无论面临多少阻碍,他们都能坚持不懈地积极学习,进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能力素养。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结合生活元素制造讨论话题,进而借助话题讨论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此一来,在轻松的氛围影响下、在话题讨论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圍绕“新知是什么”“新知怎样学”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他人的表达影响下对相关内容形成新的认识。伴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自然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深入学习兴趣。此时,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更容易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

(四)提出简单生活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提问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活跃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有效手段。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想要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就必须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而这一思考、分析的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仅对其掌握知识大有裨益,更是能够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发展,最终加速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在过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将答案脱口而出,或是过于困难,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均对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大为不利。这也就意味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有必要对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优化,适当将生活元素融合进来,设计与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有关的、具有一定难度和思考价值的题目。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去理解题目,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所学思考问题,其“解决问题”越来越深入,相关能力和思维自然会愈发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核心素养的深化也就不再是空谈。

(五)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工作,不仅应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素质素养。虽然在上述“生活化问答”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及“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都是不谋而合的。但从实际上来说,“问答”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是有限的,学生极有可能在独立思考中陷入思维误区,进而阻碍知识理解、运用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除上述“生活化途径”运用手段之外,教师还需要寻找更加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应用形式,围绕生活实际设计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课堂活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及时合作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在思维碰撞中,学生更容易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启发,也更容易将合作学习素质发展到新的层次之上。毫无疑问,伴随着合作学习素质的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更轻松地达成质的飞跃。

(六)设计生活实践活动,深化独立实践能力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在“做”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检验“学”的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将自身实践素养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之上。如此,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就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提高机会。这也就证明了,秉承着“让教学贴近生活”的原则,从数学学科“源于现实也终将应用到现实当中”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提问并组织小组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中进行实践[2]。这样一来,无论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都被“生活实践”大大拉近,“学”与“做”的空间被无限拓宽,他们的相关能力,尤其是实践素质就能够获得更多提升,核心素养也自然能够在“基础能力提高”的支持下得到提升。

(七)注意及时总结复习,夯实基础形成习惯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是——任何一个缺少总结的“教”或“学”都是不完整的,也注定是低效甚至失效的,无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生的记忆力较为逊色,他们经常会在课堂学习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遗忘所学知识,这不仅对其核心素养发展毫无帮助,甚至还阻碍了其基础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基于生活化途径,想要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保证“教”和“学”的完整,给予“课堂总结”足够的重视,及时带领学生复习新知。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在及时的课堂复习支持下,循序渐进地跟随教师的生活化引导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巩固,更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复习”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生活中不断主动复习旧的知识。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他们的核心素养势必会获得更深层次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基于生活化途径向小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他们对數学学习无法提起兴趣、难以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促进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素质,对发展其核心素养大有帮助。教师应对此形成正确认识,积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能力,并在课堂上不断展示生活化数学元素,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的思维理解知识并鼓励他们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宏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9(3):64.

[2]许丽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29):7.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生活化核心素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