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及对策探析

2021-04-06毛拥华

中国市场 2021年2期

毛拥华

[摘 要]金融投资是现代企业理财和实现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其有助于优化资本债务结构、提升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但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对应的风险和收益率高低有别。为有效防控金融投资风险,企业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和科学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而制定防控策略、优化投资结构、动态监控投资风险。所以,企业应对金融投资风险的关键在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投资决策流程的规范化、对经营风险的动态评估预测和资产结构的控制。

[关键词]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管控策略;企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041

1 金融投资风险

1.1 金融投资风险要素的构成

企业通过购买基金、债券等金融投资产品,可以完成并购重组或实现资产保值、提高收益、分散经营风险等目的。但金融投资市场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左右,在利率、汇率、特定行业市场价格等因素的作用下,金融投资产品的价值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如果投资策略不当或风险防控措施不力,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投资目的,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并引发偿债能力不足等经营风险。

1.2 金融投资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产品在投资方式、期限以及收益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可以以直接交易的方式购买其他经济体的债券或股权,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金融投资产品。如果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合理、投资渠道选择不当,就会使总体经营风险指数上升,易导致系统性财务风险[1]。但要想精准评估和预测经营风险并优化金融投资策略,企业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信息采集、分析能力,还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对具体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优化投资决策并对所有风险要素实施分级管控。因此,金融投资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既是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也要求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2 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要点

2.1 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

由于现代企业运营规模巨大、资产结构复杂且涉足的行业领域多样,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作用方式以及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影响非常复杂。所以,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而在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中,必须对具体项目实施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大小、风险暴发的概率,作为投资决策和设计风险控制措施的依据。

2.2 金融投资决策流程的优化

企业在就具体金融投资项目展开调查、可行性论证并确定最终方案时,决策流程的合理性对投资风险管控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企业必须基于严谨和科学的内控机制保障投资决策的理性,围绕企业的中远期战略目标和近期经营需要,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和财务管理状况,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决策;其次,由于金融投资产品类型、性质的多样性,企业在同一财务周期需要进行多项投资决策,而为了保持运营战略方向的一贯性,必须对金融投资方式、产品组合进行宏观控制[2]。所以,要求企业拥有完善的金融投资决策流程,能够从全局视角判断投资规划的合理性,在保障获取目标收益的同时,有效管控经营风险。

2.3 对经营风险的动态评估和准确预测

金融投资风险的体现形式是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在投资渠道多元化和金融投资组合复杂化的背景下,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管控应基于对整体经营风险的动态评估与准确预测,才能够为投资决策和风险预防、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依据。首先,企业需要有契合自身业务模式、管理体制的风险评估标准体系,针对不同风险要素的发生概率、后果的严重性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确定风险管控等级和具体的防范策略。其次,企业需要有完善的信息采集、存储以及分析和利用机制,为实施金融投资项目评估以及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分析、预测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来源。

2.4 资产结构的调控

金融投资作为企业理财和落实经营战略的工具,其风险指数明显高于实物投资。所以,基于对政策、金融投资市场、行业动态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控,有助于掌控经营风险指数,避免因某领域金融投资活动失败而波及整体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触发财务风险。而资产结构的调控要求企业拥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基于对经营形势的准确预判,动态评估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在制定金融投资策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调整投资方向和优化投资结构,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优化。

3 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策略

3.1 强化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保障企业金融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必须强化投资项目的前期风险评估机制,由企业的专业技术团队或者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实施风险评估和预测。首先,应针对金融投资产品的供应方以及产品的价值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收益率预期、支付方式、期限以及拟投资规模,评估风险指数并优化投资策略;其次,在确定投资方案并制订执行计划的同时,应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责任,将金融投资项目纳入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以便其进行动态监控,对各风险要素的跟踪评估,持续优化防范策略,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3.2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由于金融投资活动在运营中越发频繁,所以企业必须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控制经营风险和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而内部控制机制是实施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有效规避、控制其影响的关键。所以,企业要想避免因金融投资策略失败陷入经营困境,必须结合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优化风险防控机制和决策流程,在制定年度投资规划、评估论证金融投资项目、对企业资产实施日常管理等环节,基于完善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科学的决策;并且持续优化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战略规划,保障中短期金融投资活动与企业的远期战略目标相契合,而非将短期收益率作为衡量金融投资项目价值的核心指标。

3.3 构建风险预测与评估标准体系

为了实现对自身金融投资风险的有效管控,企业应组建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团队,构建符合自身风险管理需要的标准体系,对因金融投资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进行评级和归类。首先,通过引进或开发工具软件、构建分析模型,对企业包括金融投资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对其进行定性和分级,并且结合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大小确定权重[3];其次,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确定企业的相应等级和对应的防控措施,以便在动态监测企业金融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强化风险管控机制,将企业在金融投资以及其他领域的经营风险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既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率,又有效规避风险。

3.4 保持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性

在以不同方式和通过不同渠道购买金融投资产品时,企业必须实时把握自身的资产结构,控制总体经营风险指数。所以,管理层一方面要借助动态的风险评估机制,实时了解不同资产构成部分面临的风险,综合评估现有资产结构下风险指数、收益率预期以及资产债务的时间组合是否合理,作为调控投资方向和优化资产结构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从战略视角评估未来一个时期的金融投资战略,对其给企业资产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进而优化金融投资战略,达到预控企业资产结构和防范经营风险的目的。

4 结论

金融投资活动在有效提升企业资产流动性、收益率的同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和复杂,如果不能基于准确预测和科学的评估加以管控,即便项目的运作让企业达到了预期盈利目标,也会带来中远期资本债务比例失衡、偿债能力不足等巨大隐患,所以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是现代企业开展各领域金融投资活动的前提。

參考文献:

[1]李宇峰.企业金融投资常见的风险及控制对策浅谈[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6):1.

[2]胡万静.试论企业金融投资常见的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商论,2018, 773(34):47-48.

[3]杨一飞.金融投资常见的风险及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