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04-06黄金明

闽南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人鱼鱼类爱情

黄金明

鱼王或以梦为鱼

我少年时在乡间生活,有多次捕鱼的经历。鱼在水中捕食或逃命时,也像是花样溜冰或耍杂技,那种猛烈的转折或拐弯真如绷紧的弹簧在伸直或箭矢脱离拉满的弓弦。即使是在网眼或钓钩上拼命挣扎,除了柔弱、哀怜和苦楚,没有更多暴烈及疯狂,犹如樱花在漫天大雪中飘降,缤纷、凄美而无助。这当然是一种假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鱼类世界同样适用。但我宁可相信农业时代的鱼是优雅的,至少鱼的游动是优雅的。这是一种女性气质的优雅,看上去较少雄性动物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或毁灭的暴戾。鱼作为脊椎动物,大多体形流畅、优美(即使是小丑鱼,也萌态可掬),看上去不像蛇、蜥蜴等爬行动物凶残,也不像蚊子、马蜂、螳螂等昆虫“兽性”大作。当然,鲨鱼是一个例外,这种巨形鱼类堪称海上霸王。淡水鱼通常比深海鱼温驯,这犹如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之间的区别。鱼的俊朗外表,固然是造物主出于其畅游方便的设计,也使其跟流水相得益彰。鱼水之欢,在《西厢记》中比拟为男女过性生活,此后遂跟颠鸾倒凤或巫山云雨变成了性爱的代名词。如今,鱼欢安在?进入污水横流的工业时代,河流里的鱼必将呼吸维艰,优雅尽丧。

我对大河里的鱼类一无所知,也难以觅其踪影,但我仍固执地认为,深渊中藏有不可触摸的大鱼。这不仅是猜想,当然也无从证实。就像UFO或外星人及其家园,你虽然没有见过但也无从证否。你天天在地球上,当然见不到外星人,就像我年少时住在粤西乡间而没见过马和羊。尽管不少鱼类在大河上逐渐减少乃至绝迹,但肯定还有无数鱼类存活,凭什么说没有大鱼?大鱼坐在莲花般层叠的波浪之中,面向虚空,背对人类与城市,犹如在万丈红尘中苦修的圣者,跏趺而坐,双目垂帘,手捏法印,不言不语。也许河流或鱼类的世界,跟人类的世界刚好颠倒——河流的底部或边界,并非接近地底,而是接近水面或阳光(此处更接近危险的人类,鱼的天敌显然是人类而不仅是更大的鱼与猛禽),也就距离大鱼的“安全屋”最远。我想,这样的大鱼,已不仅是徒具躯体的有形之鱼,而成为抽象性的鱼王或鱼的魂灵。《庄子·逍遥游》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是庄子的想象之鱼,或以梦为鱼,却接近于神灵。这是鱼之神,或鱼的共同体。只要河里还有一尾鱼存活,它就不会魂飞魄散。对于鱼类来说,世上已无一条干净的河流了,肮脏的河流,已成为流动而不可拆解的地狱。如此,大鱼小鱼已不可能再作逍遥之游;“濠梁”上的人,也再难觅逍遥之乐。即使无人捕捞,鱼也只有等死,无处可逃。

在现实之中,寿命最长的鱼类是狗鱼,能活200多年。松花江就有这种鱼类。当一尾活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狗鱼顺着河水途经沿岸的城市,它对水质的变化肯定会有敏锐的感受。据报道,那条北方大河屡遭化工污染,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在吉林永吉县,七千多只化工桶被冲入松花江,上万人拦截,城市供水管道被切断,这几乎是五年前吉林石化爆炸的翻版。彼时,以凶猛掠食著称的狗鱼,将如何用餐并呼吸?我不该提这样的问题。正如我2015年冬天在一个北方城市的公园里,落木萧萧,观看一个戴着口罩的男子在铺天盖地的灰霾中操练太极拳,也没有问他如何吐纳。

美人鱼

因为污染,河里的鱼逐渐减少。那么海洋里的鱼呢?海洋几乎是所有河流的终极目标或归宿。当河流被污染,海洋又岂能幸免?犹如蓝色的液体巨木,当伐木者手持刀斧逼近,无法挪动半步,退无可退,只能引颈就戮。海洋里的物种无以计数,但也像陆地上的生物在呈加速度消亡,正在走向无法逆转的大规模灭绝。也许,最终只有美人鱼得以幸免。因为美人鱼是真正的虚空,反而无法摧毁。与其说美人鱼生活于海洋,毋宁说其生活于古今文献的汪洋大海之中。美人鱼的始作俑者,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若非天启,必得神谕。美人鱼,是诗学、梦幻与生物学在超现实的坩埚中析出的结晶。

美人鱼是神奇的“海产品”,就像凤凰、麒麟、貔貅、龙及其九子是神话中的禽兽,美人鱼也是传说中的精灵,跟半人马相映成趣。世界各国自古以来都有无数相关的传说、史料或作品,至于发现乃至得到美人鱼活体或化石的“报道”也层出不穷。老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像女阴的部位也有鳞片。”我国古籍亦多有记载,例如“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又如,“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洽闻记》)。证据泛滥成灾,只能说明取证的轻率与儿戏。但较之于科幻片的宠儿外星人来说,人们似乎更愿相信美人鱼的存在。有欧美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美人鱼并非虚构之物,却是在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中,一部分古猿进入海洋生活进化而成的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只是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人类将其遗忘,遂成为传说。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安利斯汀·爱特支持此一观点。关于美人鱼的原型,公认的说法是儒艮(即海牛),真是大煞风景。据说,哥伦布得到海牛并被告知就是美人鱼后大失所望,将其整成了晚餐。

無论如何,至少美人鱼一直存在于史籍、报道、音乐、绘画、小说或电影等载体之中。陈绮贞有一首歌叫《鱼》,说是坐在椅子上看“日出复活”的鱼,实是失恋的女人在梦呓。小帕也有歌曲叫《城市里的鱼》,还是借鱼说人,我只喜欢这首歌的标题。早逝歌手张雨生有一首歌《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说的该是海鱼了,至少也是在情海中泅渡的“美人鱼”,为了爱情(或情人)而不得不停地游泳、跑步或练瑜伽,以塑造并保持身体的健美。2016年,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票房逾33亿,被地产商填海工程逼得走投无路的那帮男女人鱼(这多少摆脱了美人鱼为雌性的思维定势),就隐居于毗邻城市的海湾。我想美人鱼都是深海鱼,不会轻易靠近人类的聚居地。西方电影有不少关于美人鱼的成功之作,多打爱情喜剧牌,伊恩·巴里导演的《怒海娇娃》(《Mermaids》)糅入了犯罪及动作元素,这是好莱坞的窠臼,好在那三条人鱼还算迷人。传说,美人鱼没有灵魂,像咸苦的海水一样无情。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的美人鱼有情有义,却下场悲惨。

关于美人鱼的小说有很多,必须对创造者给予感谢,是他们无中生“有”,以生花妙笔一再捍卫了不存在的真相。美人鱼无法被证实,但伴随着美人鱼而来的种种神秘与美,却并非是美人鱼不存在的双腿。日本女作家川上弘美写过短篇《不放开你》,两个男子因为无法承受美人鱼在身旁的巨大压力而将其放归大海——“不放开你!”这是美人鱼分别对他俩说过的话,声音铿锵、魅惑,犹如塞壬的歌声。王小波在早期短篇《绿毛水怪》中,虚构了另一种海底人类。《西游记》原著有鱼怪蛇怪乃至龙女,可惜没写到美人鱼。我忍不住想象,蒲松龄、爱伦·坡、博尔赫斯或安吉拉·卡特笔下的美人鱼,又该是怎样的呢?美国女作家欧茨也许有相近的想法,她索性代替爱伦·坡写了一篇足能以假乱真的日记体短篇《爱伦·坡遗作》或名《灯塔》,一个独眼的雌性两栖动物成了作家、鳏夫兼灯塔守望者爱伦·坡的爱侣,并一胎生下八个光秃无毛的“崭新物种”。这种独眼兽显然是美人鱼的变形。

1957年,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去世前数月写成了短篇小说《莉海娅》:“然后她轻轻滑进船中:她的身体从小腹和臀部以下和鱼一样,覆盖着一层珠母色和湛蓝色的细鳞,最后是一条分叉的尾巴,正在慢悠悠地拍打着船舱的底板。……她不仅在交欢时表现出一种与动物的发情完全不同的喜悅和温柔,而且讲起话来感人肺腑,我只发现为数极少的几位大诗人讲话能有这样的水平。她在所有方面都不愧是卡利奥佩的女儿:尽管她什么文明也不懂,什么知识也没有,对任何伦理束缚都感到愤慨;然而她是各种文明、各科知识、各种伦理观念的源泉的一部分,善于用极美的辞藻表现她在这方面的天生优越性。‘我是一切,因为我是没有意外事件的生命之河;我是不朽的,因为从鳕鱼到宙斯的宇宙万物逝世后都汇集到我身上,死亡在我身上聚合后重新变成生命,一个不再是属于个体的、特殊的生命,而是属于万物的因而也是自由的生命。”(袁华清译)这样的笔触贯通时空,上天入地,出神入化,穷尽了“鱼美人”与男人类相恋的深情、变幻以及神秘,莉海娅在延续千年的少年时代里爱上不少凡人,俨然是爱情或大海的双重化身,既大美无言,波平如镜,又变幻莫测,气势磅礴——最真实的爱情如幻觉浮现,最稳定的爱情像狂风吹刮,最狂野的爱情却进入了绝对的停止或空白,死寂得犹如卷入了时间的黑洞——最甜美的爱情也露出了苦胆,明明浓得化不开,牢固如金刚石,却又在刹那间破碎如露珠并飘散于无形——爱情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是它自身无法解决的悖论,它同时在赞同又驳斥,在捍卫又颠覆,在塑造又摧毁,宛若漩涡中无穷尽地旋转的波涛,每一朵浪花都同时在怒放又凋零——爱情与美人鱼相互诠释又相互掩藏——当爱情的风暴袭击而又消逝,像老教授拉·丘拉这样的亲历者只会黯然销魂,又失魂落魄,无法忘却,又无力掌握,从此看破红尘,余生沉溺于对岁月与往事的追忆之中,最终蹈海追随美人鱼而去。

只是,后工业时代的新浪潮在翻滚,海洋已成墓园。美人鱼,还能诗意地在海底栖居吗?

猜你喜欢

美人鱼鱼类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丑萌的“美人鱼”
鱼类运动会
美人鱼岛之旅
引发海啸(上)
海里有美人鱼吗?
海狗 也许是狗眼中的“美人鱼”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