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环境的建构策略

2021-04-06程学海葛飞艳毛江桂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班级环境建构策略初中

程学海 葛飞艳 毛江桂

摘 要:初中班级环境的建构策略,需要与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而言。班主任需要针对班级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初中生的需要进行巧妙设置,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个环境都不被浪费,每一份资源都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借助班级环境的巧妙建构,班主任将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成长氛围,也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体验中建立积极进取,不断拼搏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初中;班级环境;建构策略

说起初中班级环境的建构,每位班主任都能够言无不尽的叙述自己班级的建构策略。其实,环境建构的形式并无好坏,只有是否合适。班主任需要结合班级的基本环境与各项条件,充分利用班级中的每项资源,使得能够为学生构建出舒适,恰当的班级环境。同时,班主任在环境建构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策略和原则。在环境建构时,班主任需要借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规则进行环境建设,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份资源都能够用在最正确的地方。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墙面空间,保证干净的墙面得到有效利用。班主任需要邀请学生参与构建,鼓励学生在班级建设中建立班级活动参与感。班级建设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充满参与感,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魅力,建立班级活动参与主动性。

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班级环境布置中,班主任需要秉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建设理念进行布置。班主任需要结合班级中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最需要的东西,然后在班级建设中加以布置。这就需要班主任抓住重点,详略得当的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保证班级环境中的每项事物都是学生成长所必须的。经过环境布置,学生将能够从班级中积极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班主任也可以将班级中不必要的东西加以减少。

例如,为了建设成良好的班级环境,班主任需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进行班级环境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那些花哨的室内装饰并不是必要的,往往还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是知识性、引导性的教育资源确实环境布置的重点,因而班主任需要减少装饰性的物品,需要增加知识性和引导性的环境布置内容。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班主任为学生设置了图书角,其中有很多学生从家庭中拿来的优质书籍。将墙面上的装饰内容进行了适当减少,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在重点突出的班级生活体验中感受知识的趣味性、更专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班级环境设置能够使学生减少精力的分散,帮助学生更专注地参与日常教育活动。

二、充分利用墙面空间

墙面是每一个班级都可以积极利用的资源。对于班主任而言,墙面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大量减少空间资源的浪费,有效提升班级环境布置的效率。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需要,进行墙面空间的充分设计。然后在墙面上布置大量的有效资源,使学生积极利用,认真欣赏,感受到班集体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例如,班主任为了充分利用墙面空间,就结合学生的需要设置了多个墙面设计主题。首先,在学习主题设计中,班主任在其中加入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内容,帮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在一个时期内的知识学习进步情况。其次,在运动主题设计中,班主任则会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锻炼的参与状态进行内容标记,保证学生都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不同的运动项目参与中。再次,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道德品质层面进行墙面布置,针对学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好人好事的引领中建立高尚的品质。不同班级墙面建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欣赏体验,促使学生能够墙面信息的观察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运动和品质成长程度,促使学生更加努力、不断进步。

三、邀请学生参与建构

在班级环境建设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才能够对班级活动产生参与感和主动性,对于班级环境产生认同感。因此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建构,请学生从班级环境的建设布置和维护中進行体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魅力。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将更主动的维护班级环境,将其当作自己的家。

例如,班主任邀请学生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建设历程中,鼓励学生在班级环境的建设中积极参与,踊跃实践。班主任在进行图书角的建设时,请学生参与布置——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搭建图书角,将各种木板进行巧妙拼接和固定,保证能够承载更多的书、还需要足够坚实。接着,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动手安装,将整个图书角的书架进行合理安排。当大家将图书角基本建设完成后,女生负责对图书角进行“软装”,使整个图书角更加温馨;男生则负责将大家从家庭中拿来的每一本书按照大小、品类进行分放,保证每一本书都能够在合理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价值。经过图书角的合理安排,学生感受到班级事务建设的意义,建立了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可见,邀请学生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班级建设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能力和素养。

可见,初中班级的建设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参与。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班级环境并不仅是干净整洁就可以,而是需要包含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多元化信息,能够使学生觉得温暖和便利。因此班主任需要借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原则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尝试借助墙面的充分利用,邀请学生参与建构,然后提升班级建设效果,使得整个班级呈现出温暖,包容,和谐的整体氛围。经过班主任的合理布置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整个班将顺利完成合理建构,而且班级中的每一项环境与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最终,学生将对班集体产生荣誉感和参与感,而班主任就能够凭借班主任班级环境的建设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参与到班级活动的实践与体验中。

参考文献:

[1]赖贞珍.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8.

[2]魏刚.试论信息技术视角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侧重点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

(重庆市丰都县保合镇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环境建构策略初中
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提高幼师生的教学技能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例谈在环境创设中激发美与智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