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逻辑思维,实现读写互动

2021-04-06刘力

课外语文·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逻辑思维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当前中国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而这其中也包括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就过往教学情况来看,小学语文中读与写的教学是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缺乏逻辑思维上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将以实现读写互动为角度,探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关键词】逻辑思维;读写互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7-0117-02

【本文著录格式】刘力. 聚焦逻辑思维,实现读写互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探讨[J].课外语文,2021,20(07):117-118.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教学内容上存在严重的独立性,读与写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片面侧重读或写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使得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小学教师在教学目标及教学理念上对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过于侧重占了很大比重。写作本身具有重视积累的特质,且以灵感为写作源泉,因此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应实现读与写相结合,从而确保学生重视阅读过程中的积累,并在写作中体现出积累的内容,这才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使得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也实现了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效果的提升,但一些本质上的问题依然存在,而这些问题则制约了读写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是当前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教育理念而言,很多教师对写作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认为写作就是将字词句段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排布,即使一些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知更加深入,也只能是将一些固有的方法、套路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法无疑使得多数学生的写作具有严重的同质化特点,同时也没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对于阅读的教学则主要依赖阅读课进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仅仅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规范,很少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一些教师只是把不同阅读方式的教学当成阅读教学任务。这种读写教学分离的情况使得学生很少能够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从而导致两种教学之间缺少应有的逻辑性。

(二)过分侧重写作教学

过于侧重写作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的又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会要求学生提前开展一定程度的阅读,但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之后的写作训练,因而阅读本身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内容具有明显的规范性与针对性,阅读的作用也只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写作,从而导致学生进行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意义上更接近参考,没有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要求学生展开的阅读活动只是为了后续的写作训练,因此在阅读上的时间也有限,对阅读教学的忽视致使学生很少准备相应的阅读材料,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着缺少积累的情况,进行的写作练习也缺乏足够的素材支持,导致学生尽管面临着写作教学大幅强化的教学条件,但写作训练的结果始终不甚理想。由于缺乏用于支撑写作的素材,学生的写作练习常常呈现出“无根之水”的表征,很多内容及理念均来自学生个人的主观臆断,欠缺相应的说服力,还致使学生失去接受写作教学、进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对小学读写教学产生了影响。

(三)缺乏交流互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进行写作练习,因此阅读教学后仅做简单的知识归纳与整理后,便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学生在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上均有其局限性,这就使得学生并不能有效理解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及内容,也缺乏应有的交流及反思,造成学生在阅读知识深度上的不足,也就无法作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如何实现读写互动

就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现状来说,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对写作的理解有偏差,很多时候的写作练习都是命题写作练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能力的提升,违背了写作作为一种创作形式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不应给予学生太多的规范及要求,要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实现读写互动,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写作本身属于具有发散性特点的创造行为,但其内部也需遵循一定的逻辑性,即使是散文也有人物遭遇及人物心理变化的线性主干,而要使学生掌握这种叙事上的逻辑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在阅读过程中写作或是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写作这么简单,而应当重视阅读的深度,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材料的主干,梳理作者在文中经历的遭遇或是情感上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阅读教学,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后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写作观后感,或是用写作的方式简单梳理文章脉络。这两种写作练习不必拘泥于形式或是规范,也最好不要在篇幅上做详细要求,而是要具备一定的靈活性。如果学生能在百字之内清晰梳理文章的脉络,或是用翔实的语言充分说明自己的观后感,教师就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支持;反之,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描绘了大量篇幅,但依然能够明确梳理文章内容或是表明观后感的话,教师也应当针对学生写作练习中的闪光点予以表彰。同时,教师还要根据阅读的文章内容与学生一同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掌握梳理文章脉络以及视情况优化、具化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教会学生如何去控制文章的结构。

(二)重视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提升读写能力的关键,而阅读能力又是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能力,因而读写教学应强化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强化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但并不仅仅包含这部分内容,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阅读需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此外还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

阅读教学不必一定要围绕各种课程教学相关材料开展,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散,比如为学生加入各种类型的课外延伸阅读。从这一角度上理解的话,阅读本身也不必局限于文字材料。由国内外知名作家的创作历程及生活方式可知,素材的积累往往不是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而作家们的创作也不仅仅依赖于文本素材的积累,同时还包括对生活的阅读及体验。因此教师在强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发散思维,并帮助学生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阅读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领会到阅读的本质:并不仅限于书本,也包括生活中的现象、遭遇、经历等内容。通过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各种类型的阅读,并在不同类型的阅读过程中实现对素材的积累。这就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阅读能力的提升,将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得到集中体现。

(三)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也更容易发现成年人注意不到的内容,但这也使得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事物全面认识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读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从全面、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这种交流互动可集中在阅读教学中,而其成果又会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在小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将小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小组之间针对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交流,学生可就交流之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理解向教师询问,之后由教师依靠自己经验及思维上的优势为学生做出引导,鼓励学生自发进行思考,并为学生展示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如要求学生尝试在实践中不同角色的地位、状态下进行带入思考。这种交流互动的方法在使学生思维局限性得到完善的同时,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作用于学生在不同角度上梳理阅读材料的能力,不仅实现了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强化,也能够使学生的写作练习更加全面,并最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三、结语

读与写的关系可视作一体双生,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提供各种素材及理论知识,而写作本身又是阅读的最终体现。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读写教学时万万不可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应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充分结合,深挖教材内容,拓展阅读广度,并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科学化的训练,最终实现强化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帅.读写相融 相得益彰——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相融”教学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Z2).

[2]王伟,李媛媛.以读带写,心“动”诱导词“发”——“主题阅读”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联动”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

[3]党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寫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天津教育,2020(21).

[4]李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作者简介:刘力,女,1971年生,重庆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逻辑思维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