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玩味 诗意徜徉

2021-04-06王敬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诵读激情读写结合

王敬

摘 要: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语文教师要用激情感染学生,通过多元诵读,读写结合,引领孩子们在优美的文字中行走,在诗意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浸润,感受语文魅力,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关键词:诗意语文;激情;诵读;读写结合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语文课堂上的诗意,不只是彰显语文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也传递着教师内在的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语文教育者的一种情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在流淌着诗意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诗意”栖息,去感悟语言,玩味语言。

一、做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让诗意在心中流淌

教育就是用一份激情点燃另一份激情的艺术。激情是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魅力。教师一踏上讲台,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你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语文应该闪耀着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抒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语文教育境界。如何引领孩子们在优美的文字中行走,于诗意的教学氛围中浸润,从巧设导语,提纲挈领,入情入境地引入,到幽默风趣的语言过渡,以及紧扣题眼,品读悟情中去营造诗一样馨香的课堂教学氛围,每一处都彰显着教师激情。

二、多元诵读,诗意萦绕,情感熏陶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宗旨。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读的兴趣,引导孩子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迁移运用、熏陶情感。

(一)读千古美文,承中华文明,做少年君子

中华经典,传诵至今,其间积淀着不屈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文明。当我们引领学生诵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面对困难的毫不退缩激励着我们知难而上,永不言败。读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让我们关注现实人生,引发更深的生命思考。古诗文中的直抒胸臆,淡泊明志,让我们在读中感怀远古,驻足思今。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情怀,就现实而言,读来仍然荡气回肠。诵读美文讓我们在诗意流淌中达到不只是语言的欣赏,更是文明情怀的浸润。

(二)美文诵读有创意,诗意韵味巧彰显

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俗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他在课堂上的独出心裁往往就是诗意的化身。当他引领孩子们走进《桂林山水》一文的时候,他会在“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样的反复咏唱中驻足,他会用他创意的变换句式的美读让学生品味诗意的文字。同样,美文《搭石》的诵读同样如此,教师适当地引读: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后面的——,学生在引读中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同时也感受了语文文字诗意的节奏美,让孩子们在这样诗意的诵读中去点燃那份爱美之“情”,催生的那份浓浓爱意,这样的情来得自然,留存永恒,写意一份徜徉着深情的语文时光。

(三)补白诵读有诗意,文本理解更透彻

很多文本,作者匠心独具,文章写到动情处却戛然而止,让读者意犹未尽,浮想联翩。此时此刻,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文本留白,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走进文本,超越文本进行补白诵读。这样既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情感。

《渔歌子》这首词,词末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中抓住“不须归”这个空白,补充学习了张松龄《和答弟志地和渔父歌》,让学生深情款款地朗读: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在他们的朗读中,那一声声从心而出的“且须还”分明是一种呼唤,那是一份拳拳兄弟深情啊。这样的补白诵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哥哥对弟弟的一份惦念,深化了学生对词的理解和体会。

三、读写结合常练笔,此时无声胜有声

诗意语文,如行云流水,让学生在浸润中感染语文魅力。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内修灵性,外练文笔,抒志写意。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把诗意的那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的那种神秘的感觉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诗意语文在于唤醒诗心”,所以让学生写写诗吧!

(一)发挥想象,大胆练笔。“想象是心灵的花朵,能让我们的心灵春意融融;想象是生活的甘泉,能让我们的生活甜美莹澈……”孩子的世界,无不充满神奇的想象。儿童天生是诗人这句话一点不假。

记得一个疲惫下午,我做着一件无奈的事情——讲评作业。原本庸懒里透露着焦虑的讲评却因一道仿写句子的题而焕发生机。孩子们读题:

“什么把春天的门推开了?花朵推开了春天的门。

什么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后面的内容是让学生仿写句子。多美的句子呀,这诗意的句子给人的震撼让学生神奇的想象完美征服了。当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玩起问答诗句的时候,教室里的热闹一扫先前的倦怠。“什么把春天的门推开了?小草推开了春天的门。/

什么把夏天的门推开了?炎热推开了夏天的门。/什么把秋天的门推开了?枫叶推开了秋天的门。/什么把冬天的门推开了?雪娃娃推开了冬天的门……”

你能说,这不是诗心在想象中荡漾吗?这样的课堂玩味,诗意徜徉。

(二)单元小结巧练笔,情意浓浓化诗句。语文教材的单元体系,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精选一组课文,课文之间内容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又各有千秋,文体上更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通过训练学生整合单元知识,以单元主题为线,以每篇课文为点,用写诗的方式进行单元小结,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诗是情感的黄金”,饱蘸的情感靠隽永、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就要善于用诗化语言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让我们燃烧激情,让诗意,在玩味文字的语文课堂的流淌;让学生,在诗意的文字中沉醉徜徉。

参考文献:

[1]卢幼丹.求索诗意的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4(10).

[2]严丽萍.在读写结合里玩味语文[J].小学语文教师,2019,000(009):P.20-23.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诵读激情读写结合
萌动的激情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