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前行之路

2021-04-06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抗战

文|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伟大斗争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伟大抗战精神作出深入阐述,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伟大抗战精神

伟大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来源于中华儿女的抗日斗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

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从深重危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其中,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1895年并吞台湾,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4年蹂躏东北,1914年攻占胶州湾,1931年侵占东北,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把中国人民逼到了最危险境地,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在紧要关头爆发出的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构成了近代历史中最深厚的精神底蕴,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

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坚毅。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斗争和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根植于中华民族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基因积淀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并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次次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奋勇争先,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击碎,使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凝聚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伟大抗战精神。

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时热情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既是对抗战精神内涵的全面阐释,也是对抗战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构成了抗战精神内涵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曾经是一盘散沙的中国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出现了“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的生动局面。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汇成了淹没日寇的汪洋大海。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抗战精神最鲜亮的底色。正是因为坚守“气节”,有着这样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才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未曾失去自信,而是愈挫愈奋、愈阻愈坚。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从“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到“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无数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和胆魄,标注出精神的天际线。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特质。气贯长虹的民族英雄气概,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的每一个阶段,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可歌可泣的壮烈场景和生动展现。全体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谱写了“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英雄史诗,铸就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篇章,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必胜信念是抗战精神的灵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抗日战争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烈度之大是空前的,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信念更是空前的。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汇聚起气势磅礴的伟力,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砥砺奋进

越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越能够穿越时空,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永恒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激发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精神武器。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一次次转危为安,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都离不开对自我革命的坚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能力,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纯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支撑。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从根源上抵御和消除战争风险,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抗战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儿女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日战争(第一卷)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