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行
——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伟大变革

2021-04-06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9月15日,出席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步入怀仁堂。出席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1226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有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有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有工商界、宗教界人士,还有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代表。

毛泽东向大会致开幕词《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他号召全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1954年9月23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指出,我们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概括。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大会依据宪法和相关组织法的规定,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选举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提名,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度从此建立在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伟大变革。

猜你喜欢

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掠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开幕
谁最早提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目击
篆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