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量时代城市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探讨

2021-04-03许毅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存量遗产活化

许毅

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 514000

引言

当前多数城市的土地利用实现了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土地利用实现了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过渡,我们真正进入到城市建设存量时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建设存量和增量的比例已经实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存量以67%的绝对性优势压倒增量,而存量规划也成为城市规划行业的聚焦点。在存量建设时代,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也备受关注,特别是一些工业建筑遗产,占地规模大,保护与改造难度大,需要重点探讨。

1 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

当前学者们对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也不少。有的认为可以结合历史建筑评估方法对建筑遗产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公益使用型、宗教使用型、私人改造型、公益改造型、保护开发型和开发保护型六大类,建议根据历史建筑分类确定保护利用措施。也有的建议就现有技术措施和研究内容进行建筑遗产的合理分类,可以分为保护修缮型、保护开发型、改造发展型等[1]。

2 存量时代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误区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中也存在部分问题,使得城市遗产保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遗产的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相悖。其错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存在装饰性修缮和破坏性修缮的嫌疑

在当前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因为目光短浅导致修缮过于关注当前利益,一度掀起了装饰性修缮的热潮,只是对建筑遗产进行表面性的修缮处理,多表现为以真石漆或者墙面贴砖来更新建筑遗产的外表面,过不了多长时间建筑遗产又恢复了旧貌。而装饰性修缮中处理不当也对建筑遗产造成威胁,加速了原有砖石的粉化,缩短了建筑遗产的生命周期。因为操作不到位或者修缮不够严谨引发的遗产破坏的问题较为常见。

2.2 存在保护利用规划与设施错位的情况

当前建筑遗产管理主体多较为模糊,而管理主体不明确使得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迟迟无法推进,又衍生出管理制度不配套、执行不到位、资金支持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实践中没有落地的项目实施计划,导致建设效果与规划严重偏离,使得大量的建筑遗产长期被闲置,处于荒废无人管理的状态,也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2]。

2.3 局部更新与系统规划之间存在矛盾

针对当前的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也发现存在局部更新与系统规划缺失的问题。目前,城市建筑遗产受制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对应的管理主体较为多元,在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多是以区域为单位,各自为政,区域之间交流不足,也忽视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建筑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不统一,风格迥异,不利于形成城市文化网络,也无法有效凝聚城市精神。而信息交流少也导致各区域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开发中照搬照抄,大搞“拿来主义”,导致建筑遗产保护同质化严重,这也就丧失了城市建筑遗产自身的特色,对于城市建设与规划来说都是较大的损失。

3 存量时代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有效路径

3.1 科学统筹,全面协调

在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和开发中应强调科学统筹、全面协调,要求在建筑遗产保护开发中始终坚定“大格局、大视野”的开发决心。在活化利用前,深入调研,了解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建筑遗产周边城市结构形态、地段空间模式等进行统筹分析,将相关元素积极纳入到建筑遗产的活化开发规划中。此外,加大对政府政策支持、宣传配合、硬件环境改善、第三产业服务等方面的关注,以多层面布局和科学统筹规划实现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减少了遗产开发利用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所造成的整体格局不协调的“风险”。在整体规划中要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相结合[3]。

3.2 传承利用,保护为主

在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时,坚持保护先行。对特定的建筑遗产进行特征、空间结构、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调研,深入剖析其历史价值、文化元素等,辅助以宣传科普教育,带动其历史文化精髓的提取与宣传,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并指导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开发,让活化与利用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在活化与利用中要坚守遗产保护的“红线”,特别是原貌保护,减少破坏性的开发。

3.3 拓展保护,活化利用

在进行建筑遗产修缮时不忘做好建筑遗产周边历史文化元素的保护。一方面,要关注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使用功能的恢复与新开发,以确保周边生态结构的完善,进而进行绿化空间的拓展,带来景观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着手对建筑遗产周边街区等建筑载体进行活化设计,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合理地改造,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休闲娱乐等多元需求,实现真正的活化保护。

3.4 挖掘特色,提升价值

城市建筑遗产是城市特定时期的建设产物,其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历史价值等,对于其他建筑来说,其是独立存在的,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中,应挖掘特色,提升价值,在修复还原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配合文化教育、旅游开发等,让建筑遗产更好地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和保留自身的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4]。

4 结束语

存量时代城市规划必须放眼长远,必须积极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城市新建的过程中,也应加大对原有城市建筑遗产的关注,加大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带来存量时代城市建筑遗产价值的有效发挥。

猜你喜欢

存量遗产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遗产怎么分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千万遗产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