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04-03孙新活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苗种技术人员造林

孙新活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甘肃 兰州 730300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林业工程的建设发展也在逐步优化升级。对于现阶段的林业工程来说,其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与弊端。因此,行业内部相关的部门以及技术人员首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找出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入手,对林业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的弥补。论文针对目前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其在林业工程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提高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

2.1 育苗地选择

在苗木移植的过程中,育苗地的选择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在育苗地选择的工作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移植前对苗木的生长习性有基本的了解。此外,在育苗地的选择上,不仅需要与实际苗木的生长习性相结合,还需要对育苗地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考察。保证育苗地土壤、温度、湿度、周围环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关的技术人才可以将育苗地的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在选择上,对于对水分有大量需求的苗木,可以在地下水的上方土地进行移植[1]。与此同时,对于土壤缺乏养分的育苗地来说,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人工施肥对育苗地进行重新的改造。苗木的生长初期非常脆弱,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育苗地选择后,应当在区域内的育苗地内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保证育苗地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

具体来说,配套设施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育苗地的稳定性。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建设充足的排水系统、灌溉系统、温室以及相应的工作道路,为苗木的培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苗木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苗种处理优化

在对育苗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后,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苗种进行优化处理。苗种处理优化的具体工作就是,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苗木的种子进行系统的挑选。对于后期的苗木生长质量来说,苗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苗种在后期的培育过程中,生存的概率更大,并且成长后的质量更优异。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苗种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苗种的选择上,需要观察母树的生长质量。要想保证苗种的高质量生长,就需要选择母树生长条件更优异的树种。苗种的选择完成后,相关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对苗种进行优化的处理工作。主要的苗种优化流程:

首先,就是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苗种开展催芽工作。催芽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强化苗种移植的成活率。

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催芽工作前,还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与要求对树种进行系统的消毒。这样可以为苗种今后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最后,通过技术人员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苗种处理优化的过程中,对苗种进行催芽工作[2],可以使苗种在今后的生长中更快速地完成发芽,提升苗种的存活率、强化其今后的生长质。此外,还可以快速地提升发芽的效率。

2.3 苗种选择繁殖

影响苗种繁殖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种,即温度、湿度、降水等。因此,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在种植前期应当对当地的降水量、温度有清晰的认识。保证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推动整体的苗木种植质量提升。此外,根据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南方与北方存在较大的环境、气候差异。

基于此,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单纯的对南北方种植案例进行借鉴是不够充分的。还需要相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对种植地的气候进行细致的研究与调查,才能保证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中国的幅员辽阔,在地域环境的作用下,各个区域之间的气候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对当地以及周围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保证种植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种植的苗种进行系统的考察。对不同种子的生长习性有清晰的认识,保证种子种植的效率与质量。

3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3.1 选定时机,把控质量

在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发展中,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移植时间。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移植时间可以有效保证苗木的存活率。此外,适宜的移植时间,还可以使技术人员有效的借助自然界的力量,减轻自身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国土面积较大,横跨亚热带与温带。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说,气候环境的差异性也是非常大的。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此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此次对中国整体环境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对于整体的地域来说,在南方大概适宜苗木移植的时间在春季。而对于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来说,大概适宜的时间在初夏或者春季中期。这项数据可以很好地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大致的参考,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技术人员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

3.2 确定规格,合理选择

在具体施工工作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整体的造林面积以及苗木规格有系统的规划。移植造林技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苗木的选择。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苗木的长度、宽度、胸径有着合理的标准与要求,保证苗木在投放后可以健康茁壮地完成成长任务。

首先,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先进行小面积的实验,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后,再大面积地进行调整、投放[3]。

其次,就是造林面积的选择。对于中国的移植造林技术来说,造林的具体规格都是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行科学的计算与测量。

最后,造林的具体规模直接会影响到苗木的投放数量。通常情况下,苗木的投放数量是需要依据造林的面积进行推算。此外,一般情况下,10000 平方米的面积,需要的苗木大概是500 棵。

3.3 把控要点,推进技术

在林业工程中的苗木移植造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水平直接会影响到移植后苗木的生长状况。高水平的苗木移植造林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苗木在移植后进行存活,强化苗木的整体生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林木工程中,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保证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优化升级。勇于打破产传统的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积极推动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先进的苗木移植技术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保证苗木的根茎叶不受设备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其整体的完整性,使其今后可以在自然界中更好的成长。与此同时,移植造林技术中的要点就是时刻保持根茎的水分。技术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苗木出现脱水现象及时地对其进行浇灌。保证植物的整体水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移植环境。

4 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防治

技术人员想要推进苗木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就必须对苗木中病虫害的防护与治理树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将病虫害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高发的病虫害特点,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现阶段苗木中存在的病虫害特点及其发生原因,系统地进行观察并且记录在册。针对不同原因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科学的分类。从发生源头上,进行综合的切断。

其次,就是技术人员在面对季节性发生的病虫害时。需要合理的掌控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在病虫害发生大规模的爆发前,就对其进行全面的防护,避免发生的面积过大,对整体的工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最后,就是防治的手段。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借鉴优秀案例,进行自身工作方案的制定。

除此之外,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农药与杀虫剂。实事求是地开展相关消杀工作,结合自身林区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切忌盲目地开展相关工作,对苗木以及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4]。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优化升级,可以有效的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贡献出绵薄之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刷新自身对林业工程重要性的认知。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苗木培育与苗木移植造林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其发展的道路。上文就对苗木培育与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中病虫害的防治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推动林业工程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苗种技术人员造林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