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广西爱情遇上西方歌剧

2021-04-02李晟

歌海 2021年1期
关键词:刘三姐壮族歌剧

李晟

初  识

初识歌剧《三月三》导演冯佳是在2014年的夏天,那时的冯佳正在创作她的代表作之一音乐剧《幸福不等待》。流畅的节奏、时代的声音、热点的话题和鲜明的人物让我对这部音乐剧的导演冯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完音乐剧《幸福不等待》谢幕的时候,我第一次认识了冯佳。这位长着一张江南水乡淡雅合宜的脸孔的女导演仿若是从苏杭的吴侬软语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从音乐剧《幸福不等待》开始,我开始持续关注冯佳的动态和作品。直到2017年,一次研讨会上,我正好与冯佳邻座,开始和她熟络起来,我才知道冯佳是出生在广西玉林博白的客家人,打小就深受广西多彩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我们广西土生土长起来的新锐导演。

在音乐剧《幸福不等待》之后,冯佳佳作迭出,先后创排导演了2017 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剧目民族歌剧《三月三》、 2017 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剧目音乐剧《爱如星火》、2018 年大型话剧《国魂》、2018 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的重大剧目沪剧《啊,母亲!》、音乐剧《珠还合浦》以及入选 2021年中国京剧节的现代京剧《郭永怀》等优秀作品。经过这几年各种类型丰富作品的淬炼,冯佳已经从一个新锐导演成长为广西舞台剧领域青年军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全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广西发声。

缘  起

2018年,冯佳带着获得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剧目民族歌剧《三月三》,开始一次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歌剧跨界的有益探索,开创了以西洋歌剧这一现代艺术体裁演绎广西人自己的节日、广西人自己的爱恨情仇的探索先河。用传承和创新向经典致敬,用诗化的语言来演绎一段来自广西壮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缠绵悱恻又震撼人心的伟大爱情。

提起广西,许多中国人乃至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刘三姐》,在许多观众朋友的心目中总是认为广西人人都是“刘三姐”,听说有广西人在,就会起哄来一段山歌才能尽兴。“刘三姐”已经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名片也成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固有印象。

在新时期广西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广西编导既享受到了“刘三姐”强大魅力的加持,也受到了“刘三姐”形象的印象桎梏,如何在新时代创作出既能传承“刘三姐”优秀文化又具有广西新时代鲜明特征的艺术作品成为了摆在所有广西艺术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和最大任务,身为广西新锐导演的冯佳同样在思考这个时代的命题。

“刘三姐”的形象与壮族传统的歌圩文化,特别是壮族“三月三”这个盛大的节日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2014年起,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壮族三月三”从此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族群众共有的民族节日。

电影《刘三姐》中的大型“盘歌”场面和桥段就来自于“三月三”,刘三姐和阿牛哥的相识和定情都与“三月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三月三”是广西除“刘三姐”之外最鲜明生动的广西封面。

基于对八桂大地深沉的爱和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冯佳一直都想把“三月三”这个最具有广西基因的盛大节日搬上舞台,让所有的观众在想起“刘三姐”这个经典形象之后,还能想起那个被“天下民歌眷念”的“三月三”。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冯佳一直都在为把“三月三”搬上艺术舞台厚积薄发。在十年磨一剑的积累后,执着的冯佳遇见了广西知名作曲家陆培老师、广西知名作家梁绍武老师之后,创作《三月三》的艺术梦想开始逐渐清晰了起来。

定  调

冯佳在与陆培、梁绍武多次沟通和讨论后达成了一个共识,普通观众对于广西艺术作品,特别是反映广西山歌文化的艺术作品已经形成了一個相当固化的既有印象,如果只是简单复制曾经的经典民族歌舞剧《刘三姐》,经典的永恒魅力是难以超越甚至难以复制的。三位主创大胆地提出了通过跨界,以西方歌剧的艺术体裁作为载体来演绎最地道最民族的“三月三”的主张。

任何的创新都有潜在的风险,以西方歌剧的艺术体裁作为载体来演绎“三月三”,以跨界的魄力和创新的笃定开启了一场充满风险的乘风破浪。在陆培和梁绍武的大力支持下,冯佳小小的身体焕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一出致敬经典、开拓创新的“冒险”扬帆起航。

在民族歌剧《三月三》定调以诗意的品格和诗境的形式成为艺术风格之后,冯佳在坚持以西方歌剧作为艺术体裁进行二度创作的同时,还大胆地引入话剧、戏曲、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歌剧《三月三》的表现手段,也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了广西这片热土上的绮丽的民族风情。

跨  界

在二度创作的戏剧结构中,冯佳跨界借用了话剧的结构方式,通过突出的矛盾和清晰的线索来架构原本稍显散乱的原著剧本,通过戏剧矛盾的产生、酝酿、发展、高潮和结局,向我们展示了《三月三》宏大戏剧架构下一段壮族罗密欧与朱丽叶缠绵悱恻又伟大的爱情,这样的结构叙事方式突破了许多歌剧牺牲剧情减少矛盾的创作窠臼,让整出歌剧的叙事和矛盾推进实现了质的飞跃,充分体现了冯佳对于复杂剧情和矛盾冲突的强大驾驭能力。

艺术的跨界最大的难题就是跨界之后既不能遗失原有的传统艺术魅力,又不能以跨界的名义简单地重复传统。民族歌剧《三月三》通过跨界的西方歌剧艺术体裁,体现出了超越类似作品更宏大的叙事结构,具有更宽阔的艺术视野,通过将西洋歌剧与广西民歌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民族歌剧《三月三》独特的音乐风格。冯佳把具有鲜明广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音乐和节庆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歌剧中,还原了一个地道的原汁原味的民族广西。例如,在第一场盘歌中,除了传统的“三月三”盘歌场面,还把具有浓郁广西风情的民族体育运动“抢花炮”有机地融合入剧情当中,既推进了剧情矛盾又展示了缤纷多彩的广西民族风情。而在孟山和依兰定情的第二次“三月三”盘歌中,同样是盘歌,冯佳没有重复同样的表现形式,而是采用了非常符合爱情甜美的壮族红伞来烘托孟山和依兰的美丽爱情,在叙事和抒情的同时通过温柔和安静的力量成就了孟山和依兰的爱情。

经典作品民族歌舞剧《刘三姐》的成功绝不仅仅因为“刘三姐”对于风景“甲天下”的广西的呈现和对于“天下民歌眷念的故乡”天籁音乐的演绎,更在于对追求自由的精神的有力表达。同样,民族歌剧《三月三》在对极具广西特色的“三月三”歌圩节的展示和对孟山和依兰伟大爱情的演绎中,通过诗意的品格和诗境的形式来体现了“爱是宽容,爱是理解,爱是消弭仇恨的最好良药”的人性光辉。当观众看完了《三月三》之后对于“宽容”,对于“理解”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才是这出《三月三》最大的意义存在。

圆 融

导演作为舞台艺术作品二度创作的核心,对于整个作品最终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呈现承担着最大的责任。作为民族歌剧《三月三》帅旗的执掌者,冯佳小小的身量里蕴藏着令人惊叹的能力,也展示出了高超的接近圆融的导演艺术风格。

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对细腻的情感和细节的把握具有天赋的优势,但是纵观《三月三》全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冯佳对于细腻情感和精致细节的处理,而是大开大合的驾驭能力。在场面戏中,少与多、动与静、冷与热的醇熟运用让大型场面的呈现体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和全面的形象,例如在中秋夜的群众场面的处理中,通过极具广西少数民族风情的“板鞋舞”的表演形式,充分体现了“香草酒”的醇美和浓郁,这为紧接下来老年孟山打断的个人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独唱铺垫了强大的反差基础,让老年孟山的个人独白更加显得孤单,更加显得落寞,这样醇熟的导演处理手法在《三月三》全剧中还有许多精彩的体现,这也充分展示了冯佳作为一个成熟导演的强大的戏剧掌控力。一个融合了女性细腻和大开大合的成熟导演风格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圆融。

导演的二度创作作为一个系统的体系,不仅仅要专注于戏剧结构和矛盾推演,更要让舞美、服装、造型、音乐、灯光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体系,让各部门形成合力,统一地为全剧服务,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加分。在形成了大开大合的戏剧结构和叙事风格之后,冯佳在舞台上给观众打造了一个诗意的品格和诗境的形式的诗意广西。整个舞台以阶梯形式为基础,通过吊脚楼、廊桥、水车和远山碧水形成了一个诗意的“甲天下”广西和诗意的“多绮丽”壮乡。所有的舞美通过剧情的推演进行着灵活的组合和变化,在盘歌大场面的时候形成了两座山夹击而成的歌圩坝子,在爱情告白的时候又形成了流水潺潺的依兰江边,脉脉深流,这样写意而灵动的舞美为《三月三》的诗意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现实的故事和心中的神祇是《三月三》两条交织在一起的线索。现实的故事是戏剧的明线,心中的神祇是感情的暗线,存在于五色山上的女神形象有机地融合在剧情当中,成为了《三月三》中的第三只“天上的眼睛”。通过女神的形象和画外音让剧中的人物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吐自己的疑惑,特别是通过这种形式感较强的女神方式,让女神通过第三只眼,手持火红的木棉花形成了更具风格的艺术表达。

作为一出民族歌剧,《三月三》的艺术核心就是作曲、导演、作词的完美配合,形成统一而鲜明的艺术风格进行诗意的品格和诗境的形式的表达。《三月三》歌剧体裁充分体现了西洋歌剧“能够唱就坚决不讲话”的艺术特色,通过大量宣叙调的运用,直接通过富于情绪变化、跌宕起伏的演唱有力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在宣叙调的运用上,冯佳与陆培大胆创新让角色的演唱更加流畅和有力。例如,在依兰拒绝莲香和阿虫掉包计策的时候,宣叙调如同钱塘江潮涌一浪高似一浪,不断堆叠的处理手法让原本相对普通平淡的宣叙调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推演和人物情绪的表达。

《看到你们前来》【依兰】

看到你们前来

不怕危险到这里

我的心 如同喝了一杯香草酒

又甜蜜又暖和

我的阿哥他鬼迷了心窍

好人变成了阎罗

阿虫哥啊 莲香我的好妹妹

我不能走 虽然会得到了爱

留下的却是新仇

这种子种在天木哥心里

这仇怨啊 哪年哪月才是头

你们带走一坛我酿的香草酒啊

把酒交给孟山哥

让他想我的时候喝一口

帮我转告孟山哥

天荒地老,我的心就是他的心

地老天荒,我的梦就是他的梦

我认命了,我不能走

我认命了,我不能走

我再不愿看见两家的血

年年都在五色山下不停的流

孟山哥呀我的孟山哥

你喝了我的酒

你藏好我的绣球

你记住我的歌

那是我的命,那是我的魂

有命有魂就有歌

孟山哥,我的孟山哥

五色山下三月三

有命山歌唱不断

有魂山歌代代传

在《三月三》的音乐咏叹调的创作中,冯佳与陆培多次沟通商定了以旋律感极强的广西民歌为音乐基础,通过熟悉曲调的陌生化运用和重新创作,让咏叹调形成了一种诗意化的熟悉陌生感,形成了与观众的共鸣和交流,为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表达提供了有力的诗意武器,例如孟山和依兰在依兰江边私会的片段中,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所有观众迅速地融入了两人的爱情当中。

《妹想郎》【依兰】

妹想郎 妹想郎

夜夜想得泪汪汪

不信翻开枕头看

眼淚发芽三寸长

《我心中的月亮》【孟山】

依兰啊,我心中的月亮

我看见你悲伤的眼泪

洒在我手中的绣球上

你不要流泪你不要悲伤

你听,你听

你听见五色山上吹来的风

吹得竹林沙沙响

那就是我夜夜为你歌唱

今天的冯佳已经蜕变成一个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和做大艺术的舞台掌控者。对于冯佳而言,重复自己就意味着停滞不前,开拓创新乘风破浪才是“直挂云帆”终向前的唯一选择,曾经的江南水乡已经成为了浩瀚星辰,照亮未来之路。

冀 望

冯楼戏台高百尺,

佳剧迭出熠生辉。

导出人间万象美,

演绎平生第一流。

我与冯佳导演虽然见面不多,但是一直以来都相互冀望,我一直都钦佩这个眉目如画宛似来自江南的女子,她的生命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作为新一辈广西舞台艺术冲出广西走向全国的领军者,我冀望冯佳导演在未来的艺术生命中精品频出,曜领八桂,归来仍是那个初心未改的少年!

猜你喜欢

刘三姐壮族歌剧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歌剧
童话歌剧
刘三姐对歌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