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运用政府投资审计中初探

2021-04-02贺方志薛松

审计与理财 2021年1期
关键词:图斑疑点高标准

贺方志 薛松

近年来,山东莒县审计局将大数据技术与政府投资审计融合作为攻关课题,选择高标农田建设审计项目为应用试点,以“规范资金管理、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绩效”为着力点,紧扣政策和资金两条主线,重点关注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管护和入库等方面,结合“乡村振兴审计——高标准农田数据分析指引”,充分运用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取得了一定的审计成效,初步摸索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

一、主要做法

1.前期准备。

(1)领导重视和资金支持。在大数据审计工作推行过程中领导给予了最大的重视和支持,为大数据分析专门购置了两台高性能计算机,配备了独立的大数据分析室。

(2)培训学习。2020年4月~9月,在局领导支持下,莒县审计局先后组织两批审计人员赴山东省审计厅以干带训,学习大数据审计技术,熟悉ArcGIS和Qgis等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学习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平台的使用,并索取大数据审计操作指引、数据分析清单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3)审计思路研讨。莒县审计局每个周五抽出时间,组织大家对各地先进的审计案例进行研究学习。认真研讨无人机、水下探测仪等测绘仪器的应用,对如何通过合理的数据分割,来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审计方法和审计思路。

2.应用程序。

结合大数据审计操作指引和全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首先运用Arcgis和Qgis等GIS软件进行疑点数据分析,然后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ARCGIS及QGIS插件)将疑点图斑上传至地理信息分析子系统(PC端),最后通过外业核查子系统(平板电脑/APP)进行疑点核实。

3.审计内容。

(1)法规依据。审计的法律依据是《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鲁发改农经〔2015〕1271号)“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编制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时,在建设目标、任务、布局以及重大项目安排上,要充分做好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平原绿化等规划的衔接,避免出现规划冲突和投资浪费”所提出的要求。

(2)重点审查资料。省自然资源厅:“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台账、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数据(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各部门已验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应当在2018年底前完成汇交,数据格式为SHP);省水利厅:“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台账或图斑(一般没有图斑,但应将坐标数据汇交给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台账或图斑(一般没有图斑,但应将坐标数据汇交给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台账或图斑(一般没有图斑,但应将坐标数据汇交给自然资源厅);省农开办:“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台账或图斑(一般没有图斑,但应将坐标数据汇交给自然资源厅);县农业农村局:“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设计图纸;县农业农村局:“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图纸。

(3)审计步骤和方法。①将国土厅、发改委、农开办、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等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等SHP格式数据导入Arcgis。②利用Arcgis中的ArcToolbox工具箱中的叠加分析功能,并选择需要叠加的两个数据,确定之后,图形将显示叠加的疑点图斑。经验:将影响和标注都去掉,将gbz项目一个一个拖进去,看看是否有相交,相交的导出疑点,形成图斑,上傳系统,实地核查。

(4)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个别部门或施工单位利用已完工项目,重新申报套取资金;全县未做统筹规划,不同建设部门侧重点不同,导致部门间建设面积重叠;同部门间因已建高标准农田不能满足后续生产管理需求,后续项目在已有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改扩建及部分地区存在灾后重建修复等,导致年度建设面积重叠;入库人员录入错误导致重叠区产生。

4.经验总结。

(1)审前准备。根据审计工作量确定审计人员数量,前期主要是运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需要对每一地块图斑结合多年度影像比对分析。后期疑点核实需要大量精力,疑点核实方式以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核实为主,因为后期的疑点需要自然资源局盖章承认,审计人员需要跟进,除了去现场查看,也要做好对自然资源局报送疑点的筛查工作,确保报送资料质量。

(2)数据分析。①字段筛选。例如:通过审批文号去除有权限的地块图斑,对于公路、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用问题,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因为这些都会有后续手续补充。②疑点排列整理与合并。疑点图斑可以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整理,优先分析面积大的图斑,将相邻或者相近的疑点图斑进行合并。③结合多年度影像对疑点进行定性归类。例如:高标准农田非农化疑点,有一些在划定基本农田前就存在的建设情况,需要归为“疑点——国土——基本农田划定不实”。④数据存储:因为图斑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可以将数据统一放在一台电脑上面,其他电脑通过审计内网下的FeiQ软件传输数据。⑤数据坐标系:简单的调整可以根据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增量差来整体移动调整。

(3)疑点核实。①下发疑点核实统计表给被审计单位,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②所有疑点放在一个表格不同的工作簿里面,方便后期整理。③要求自然资源局拍照的时候打开GPS和时间,照片要能够反映疑点图斑的全貌。④实事求是进行核实,例如:养殖场地侵占高标准农田,对于普通放养未破坏耕作层的可以认为没有问题。⑤对于建筑物侵占高标准农田的疑点,有一些农房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可以放宽要求,但要有相关证明材料。

三、存在问题

通过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的运用,政府投资审计信息化水平、审计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审计成效,同时也发现一些困难和不足。

1.数据获取困难,标准化的数据少。从农业农村局获取的工程数据多为纸质数据,仅有的项目电子数据又存在格式不规范,项目内容缺少等问题。难以直接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获取CAD等原始项目数据。

2.数据保密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的获取流程不规范,存储介质的管理都需要进一步用制度规范。

3.标准的格式地理信息应用深度不够。技术研发力度不够,ARCGIS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自带很多工具能极大的提升审计效率,而国内缺少ARCGIS书籍和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料,难以深度学习研究。

四、审计建议

1.严格数据保密管理。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上的数据,例如:地理国情数据、高分辨影像数据等均属于绝密数据,审计人员数据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莒县审计局将制定大数据保密工作条例,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向省厅、市局、县申请使用相关数据,并按照数据管理办法、相关信息化安全保密规定做好数据存储、管理和授权使用工作;严格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逐步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对数据采集、分析、应用、流转、服务外包等实行全流程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提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够,数据基础薄弱,对Arcgis软件等应用能力不足,同时,缺乏测绘方面专业人才,当前审计人员大多是财会、审计、投资相关专业出身,很难同时具备与自身专业相关度不大的专业知识储备,造成审计自身力量不足。下一步,莒县审计局将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尤其是无人机使用和三维建模等方面逐步按计划深入研究。牢固树立大数据审计思维意识,拓展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应用范围,以政府投资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重点,分析审计需求,选择重点问题,将大数据审计技术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的融合作为重点方向,探索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同时尝试学习无人机测绘技术,自主学习Pix4D平面影像合成软件、ContextCapture Center大型三维实景建模软件、Trimble RealWorks点云数据处理软件、ESP高程提取软件,对ArcGIS中的地理配准、投影转换、空间数据计算等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为审计中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保障。

3.加强技术研发。利用Python开发便利化的数据分析程序或者插件,在面对数据量较大的时候实现更多的自動化操作,减少工作量。

4.加强与大数据局合作。力争和大数据局建立合作关系,审计局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局“大数据资源库”,从而更加便捷地获取数据,丰富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数据,同时为大数据局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提供审计服务,有效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共用,实现合作共赢。

5.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探索实现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应用于政府投资领域,创新CAD施工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的叠加思路,通过数据叠加、比对、筛查和分析,核实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和高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图斑疑点高标准
基于模型构建器的三调地类变化类型标注方法研究
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全国三调办印发通知要求:做好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国家级核查发现疑问图斑整改
2022年我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辽阳市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复核的思考
现场的疑点
山西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复工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技术与方法
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
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