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临床营养科膳食管理中应用研究

2021-04-02冯自由谢国玲冯秋玲谭国据陈金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认知度品管圈膳食

冯自由 谢国玲 冯秋玲 谭国据 陈金记

1阳江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529500;2阳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29500

近年来我国的临床营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与国家的快速经济发展、医疗保险的大范围覆盖、医院等级评审等因素密不可分。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我国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1]。作为医院临床营养科,是执行规划纲要的主要环节,对患者的膳食管理是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品管圈活动在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护理领域应用最为突出,如临床护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教育、护理人员素质,还有在药学、医院感染、医疗病案及其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2-3],但是就临床营养科膳食管理方面目前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从2019 年6 至12 月在临床营养科使用品管圈方式来强化膳食管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患者进行有效调查问卷678 份、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调查问卷558 份,活动后对患者进行有效调查问卷687 份、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调查问卷565 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活动后患者对饮食的认知度、对医院膳食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明显上升,达到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6月1日至1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阳江市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年满18 岁)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00份,要求患者智力水平正常,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其中678 份有效问卷,22 份无效问卷,回收率96.86%。对全院医师、护士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集常规膳食、治疗膳食的理解和运用;其中558份有效问卷,42份无效问卷,回收率92.50%。2019年6月16日至12月1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2019年12月16日至31日再次对住院患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其中687份有效问卷,13份无效问卷,回收率98.14%;对全院医师、护士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集常规膳食、治疗膳食的理解和运用,其中565份有效问卷,35份无效问卷,回收率94.17%[4-5]。

1.2 方法

1.2.1 组建品管圈活动小团队 3名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医生,42 名护士,年龄在30~51 岁,分别为主任医师1 名、副主任医师2 名、营养专科护师2 名、各临床科室护师40名。该项目研究的品管圈主题为“关心饮食、关爱健康”,由临床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品管圈负责人,负责活动开展及效果评价。另外2 名内分泌医师负责医生及护士部分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营养专科护师负责患者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各临床科室护师40 名负责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问卷的回收及活动期间情况反馈。患者的调查问卷通过参考其他类似研究,自行编制问卷,问卷主要涉及到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度等。饮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度分为促进康复、饮食需要、与疾病无关、不了解4 个选项;膳食满意度共设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 个选项。医护人员的调查问卷也通过参考其他类似研究,自行编制问卷,问卷主要涉及医院4 种常规膳食、9 种治疗膳食的适用范围,共设掌握、了解和不了解3个选项[6]。

1.2.2 工作部署 (1)品管圈小团队总结收集患者对膳食不满意的意见,将意见按照膳食服务态度、饭菜口味、饭菜价格、饭菜品种荤素搭配来归类,督促医院营养食堂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再通过反馈,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患者常见的错误认知,设计各类疾病的饮食健康教育手册,加强宣传,让患者关注自身疾病相关饮食信息,提高饮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度。(2)品管圈小团队总结收集医护人员的相应意见进行分析,参与临床科室病例讨论,共同制定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同时专门安排营养专科护师到各个临床科室进行医院膳食宣传,临床营养科医师协助指导,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更加了解各种膳食的适用对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比较活动开展前、开展后1 个月参与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患者对饮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度、膳食的满意度对比。(2)比较活动开展前、开展后1 个月参与调查的医生、护士人数与职称,他们对医院各种膳食适用范围了解情况。(3)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无形成果,包括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能力、愉悦感、团队凝聚力、积极性、QC 手法运用及和谐程度[4]。通过参考他人研究项目编制品管圈无形成果调查表进行统计,包括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能力、愉悦感、团队凝聚力、积极性、QC 手法运用、和谐程度共8 项,参加此次研究的45 位圈员,每一位根据自身情况对项目中每一个项目进行评分,最低1 分,最高5 分。所得分值与无形成果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住院患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 品管圈活动前后参与调查的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住院患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n)

2.2 研究前后患者对饮食认知度比较 品管圈活动前后参与调查的住院患者对饮食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556,P<0.000 1),见表2。

表2 研究前后患者对饮食认知度比较(n)

2.3 研究前后膳食满意度调查比较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膳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84,P<0.001),见表3。

表3 研究前后膳食满意度调查比较(n)

2.4 研究前后访问医务人员职称情况比较 品管圈活动前后医护人员职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999),见表4。

表4 研究前后访问医务人员职称情况比较(n)

2.5 研究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认知程度比较研究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认知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

表5 研究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认知程度比较

2.6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6。

表6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n=45,±s,分)

表6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n=45,±s,分)

注:评分方法,参加此次研究的45位圈员每一位根据自身情况对项目中每一个项目进行评分,最低1分,最高5分

项目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能力愉悦感团队凝聚力积极性QC手法运用和谐程度开展品管圈前评分2.36±1.21 2.56±1.27 2.42±1.22 1.96±0.90 2.00±0.93 1.82±0.78 1.24±0.44 1.82±0.75开展品管圈后评分4.00±1.07 4.51±0.70 4.22±0.97 3.89±1.09 4.13±1.04 3.69±1.16 3.33±1.21 3.96±1.07 t值-6.84-9.05-7.75-9.15-10.28-8.95-10.93-11.00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 论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中明确指出: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患者的营养治疗比例[7]。这些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医院临床营养科,而现实中的临床营养科仍然存在许多先天不足。2018 年10 至11 月对福建省三级医院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论是医院临床营养科在基本信息、人员构成、基础设施、营养诊疗、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中需进一步完善,应引起医院管理者和临床营养科的重视[8]。2016 年9 月至2018 年8 月重庆市 29 家不同等级医院(部队医院 3 家,地方医院26 家)调查结果也表明各级医院营养科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的现状[9-10]。

阳江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也同样面临各种困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上做好工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宗旨为质量改善圈,通过小团队成员共同学习、研究、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改善机制。品管圈活动中提倡“以人为本”理念,管理人员积极了解患者需求,解答患者疑惑,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应对策略,且管理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强,打造团结、和谐团队氛围,可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在本次研究前,参考其他研究成果[11-12]后认为运用品管圈活动来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的认知度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经过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对饮食认知度、对膳食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前后医护人员职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认知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中收集了患者意见和建议144条,其中膳食服务态度34条、饭菜口味38 条、饭菜价格35 条、饭菜品种荤素搭配27 条,通过品管圈解决配膳存在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的营养供给。

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营养治疗方面陆续推出许多共识、指南,如:《成人围术期营养支持指南》[13]、《晚期慢性肾病营养治疗(2018 版)》[14]等,这不仅推动了营养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临床营养科的建设,一线的临床工作者也在学习中收益[8]。医护人员对医院各种常规膳食和治疗膳食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越好就越有利于患者的膳食管理,促进患者健康,从而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及家属医疗费用负担,全面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在本次研究中2 名营养专科护师和40 名负责所在科室护师是重要的中心纽带,她们首先要完成自己原有的本职工作,还向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宣传医院膳食的知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收集患者或家属对医院膳食的建议和意见,对他们予以耐心地解释及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还负责所有问卷的发放、调查和收集。此次品管圈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圈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为护士的综合能力锻炼提供了实践平台,并且提高了其责任心、积极性、荣誉感和价值感。在活动中也增强了护士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临床护士参与到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管理中,提升其自我实现的价值,与汤静[15]的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医院膳食的认知度的管理方法,也能调动圈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参与人员的综合能力锻炼提供了实践平台,并且提高了其责任心、积极性、荣誉感和价值感,从而使临床营养水平持续稳定提升,这种管理方式值得在医院其他管理领域中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度品管圈膳食
秋天膳食九字诀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