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安区638名儿童维生素D水平调查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

2021-04-02彭彤彤马丽亚田先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宝安区营养状况婴幼儿

彭彤彤 马丽亚 田先雨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518000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015 年,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受超重或肥胖相关健康问题的困扰,肥胖人群中儿童和成年人分别有1.08 亿和6 亿[1]。虽然儿童肥胖人数与成人肥胖人数相差5倍,但在过去的40年,儿童肥胖人数增加了近十倍。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内Vit D 含量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而25-(OH)D 是反映人体内Vit D 含量的最佳指标。为了研究深圳市宝安区儿童Vit D 水平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我们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638 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和血清25-(OH)D检查,然后分析讨论25-(OH)D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比较儿童超重/肥胖与Vit D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样本筛选:年龄在0~12 岁之间,无健康疾病及不良嗜好。控制男女比例为1∶1 的前提下,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符合以上条件的研究对象共638 名,研究过程充分保障监护人对个人资料收集及研究用途的知情权。(2)样本分组:将所有儿童按性别分组:男童和女童;按年龄分组:<3 岁为婴幼儿组,3 岁≤年龄<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6岁≤年龄<13岁为学龄组儿童组;按肥胖标准分组: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

1.2 测定指标 (1)身高、体质量:采用国产立式金属身高体重秤及婴幼儿身高体重秤,分别精确至0.1 cm和0.1 kg。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kg/m2)=体质量(kg)/身高2(m2)。(2)血清 25-(OH)D:采 用 亚辉龙IF3000 仪器,及其自带的25-(OH)D 试剂盒。血清样本是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经4℃,3 000 g,离心15 min 后分离所得。

1.3 分类标准 (1)Vit D不足和缺乏标准:根据2011年美国IOM发布的标准,Vit D充足为25(OH)D>7 nmol/L(30 ng/ml),Vit D 不足为 25(OH)D 处于 50~75 nmol/L(20~30 ng/ml),Vit D 缺乏为 25(OH)D<50 nmol/L(20 ng/ml),Vit D 严重缺乏为 25(OH)D<25 nmol/L(10 ng/ml),25(OH)D>374 nmol/L(150 ng/ml)为 Vit D 中毒[2]。(2)超重、肥胖标准:根据2009 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0~18 岁儿童、青少年BMI 的百分位数值表”[3],依据研究对象同年龄同性别体质指数参考界值(P85,P95),BMI 值≥P85 为超重,BMI≥P95为肥胖。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 和GraphPad Prism 5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作图分析。

2 结 果

2.1 血清25-(OH)D 含量及Vit D 营养状况与性别的关系 638 名儿童样本中,血清25-(OH)D 水平为(38.34±12.04)ng/ml。男女童血清25-(OH)D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P=0.481)。Vit D 缺乏和不足儿童分别 5 名和166 名,其中缺乏率为0.78%,不足率为26.02%,无Vit D 中毒个案。Vit D 缺乏及不足率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4,P=0.072),见表1。

2.2 血清25-(OH)D 含量及Vit D 营养状况与年龄的关系 血清25-(OH)D 含量在不同年龄段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892,P=0.000),儿童血清25-(OH)D 含量与年龄呈负相关(χ2=26.302,P=0.003),而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与年龄呈正相关(χ2=146.501,P=0.000),见表2。

2.3 血清 25-(OH)D 含量及 Vit D 营养状况与 BMI 值的关系 依据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超重/肥胖组。正常组540 人,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25.93%;超重/肥胖组 98 人,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 31.63%(见图1)。正常和超重/肥胖儿童血清25-(OH)D平均值分别为40.01 ng/ml,29.14 ng/ml;分别对应的 BIM 值为 15.81 kg/m2,19.65 kg/m2。血清 25-(OH)D 含量与 BMI 呈弱负相关关系(r=-0.57,P<0.05)(见图2)。

图1 Vit D营养状况与BMI的关系

图2 两组儿童血清25-(OH)D含量与BMI的相关性

3 讨 论

3.1 儿童Vit D 营养状况的地域特征 本研究发现深圳宝安区儿童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26.8%,2018 年罗辉等[4]统计的广州地区0~12 岁儿童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30.0%,二者极为接近。深圳宝安区位于东经113°52",北纬22°35",年平均日照时数2 120 小时,日照与广州接近,那么纬度和光照时间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之一。文献资料显示在2013年,张荣[5]研究的长春市0~8岁儿童Vit D水平发现,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63.75%,叶莉莉等[6]调查分析发现南京市2 812 例0~6 岁儿童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61.5%,周绍真等[7]报道的宁海县3 732 名儿童 Vit D 缺乏及不足率为44.85%,而这些统计数据则进一步验证了儿童Vit D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表1 不同性别儿童血清25-(OH)D含量及Vit D营养状况

表2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25-(OH)D含量及Vit D营养状况

3.2 儿童Vit D 营养状况的性别、年龄特征 在近3 年发表的与儿童Vit D 水平相关的文献中,未发现有数据显示Vit D 水平与性别有关[8],反观儿童Vit D 营养状况与年龄的关系,有很多研究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儿童Vit D 缺乏及不足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现象[4,9],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孕妇通常在怀孕前后特别注意营养补充。有研究表明母体可通过胎盘、哺乳的方式给婴幼儿输入25-(OH)D[10]。(2)婴幼儿维生素制剂的辅助补给。调查显示婴幼儿中补充维生素制剂的人群高达到85%~95%,而学龄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补充率只有30%~40%[11]。(3)环境、饮食及家长关注度的差异。人体所需的Vit D 90%来源于阳光照射,剩下10%来源于膳食补充,然而孩子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出现挑食厌食现象,而且由于需要参加室内培训、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等,户外自由活动时间相对减少,还有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晒伤等原因导致日照时间不足,使得机体自身Vit D 合成量减少。Vit D 缺乏不再局限于婴幼儿或某一年龄段,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年龄增加又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社会及家长在儿童发育关键期能给予持续足够的重视。

3.3 儿童Vit D营养状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截至目前许多国家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儿科患者,被诊断出患有Vit D 缺乏症[12],国内多篇文献也表明 Vit D 缺乏与肥胖性疾病存在联系[13],其可能机制有如下几点:(1)Vit D 缺乏可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凋亡[14];(2)Vit D 缺乏导致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15];(3)Vit D的缺乏可抑制脂源性因子分泌,使得体内瘦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肥胖[16-17]。虽然目前尚未有直接证据证明Vit D 水平差异能导致超重、肥胖现象的发生,但如上所述诸多数据调查和临床实验验证了Vit D 营养状况与儿童超重、肥胖存在某种相关性。而本研究中的部分结果亦佐证了这一假设并非空穴来风,同时可作为儿童Vit D营养状况与超重/肥胖关系的调研资料,为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和组织制定儿童健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3.4 改善当前儿童Vit D 营养状况的建议 儿童Vit D缺乏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之间有着明显的程度区别,同时又与超重、肥胖密切关联,面对这样的公共卫生难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地区Vit D 营养水平调研,加强Vit D 知识健康教育,提倡科学补充理念。父母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医院、社康等宣讲活动中,定时给孩子做体检,及时了解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掌握膳食补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宝安区营养状况婴幼儿
广东省深圳宝安区海乐实验学校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宝安区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同题专辑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宝安区人工流产女性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