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02黄丽华李东霞黄丽枚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同组医护肺癌

黄丽华,李东霞*,黄丽枚,叶 伟,蒋 博

(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东广州510000;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占据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首位,且近年来呈现升高趋势[1]。肺癌患者常常表现有气短、咳嗽、胸闷、咳痰且痰中带血等不适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3]。对于已确诊为肺癌患者,护理对肺癌患者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合适的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对病情也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在常规护理中,医生与护理人员对多各司其职,相互之间交流可能远远达不到理想需求,亟待改善[4]。绑定式同组护理将医生与护理人员结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制定患者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2017年11月1日~2018年11月1日,我们将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应用于30例肺癌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8年11月1日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肺癌并拟定于我院进行治疗;②患者精神正常且具备基本交流能力;③患者四肢健全且能进行简单的运动训练;④患者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②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功能障碍疾病者;③处于癌症晚期且已丧失意识者;④对治疗呈现严重抵制并放弃治疗者。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进行分组,奇数30例为观察组,偶数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54.12±3.2)岁;病程(4.31±0.87)年;体质量指数(BMI)(19.21±1.57);婚姻状况:正常16例,丧偶14例;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8例,小初教育19例,高中及以上3例。对照组男22例、女7例,年龄(53.24±5.36)岁;病程(4.44±0.62)年;BMI(19.13±2.26);婚姻状况:正常15例,丧偶14例;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5例,小初教育22例,高中及以上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BMI、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本院常规护理方式,包括住院环境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告知;饮食、作息习惯等的提醒;用药指导;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基本的关怀照顾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立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小组。医护同组管理小组为主治医生、护士长与专业护理人员固定捆绑的组合,由其共同制定患者护理计划,包括小组成员经协商并确定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以及重点护理方向,共同监察患者生理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变化,对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等。②医护同组式查房。小组成员于每日早晨对患者进行查房,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并直接交代护士当日重点护理内容,护士有疑问当场提出并解决;每日下午共同查房检查护理工作完成状况,并根据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实际病情提出下一阶段护理计划。③医护同组式心理护理。小组成员每周与患者进行1次团体座谈会,认真倾听患者的困惑与苦恼,评估患者所处的心理状况,通过协商交换彼此意见,避免意见不一致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失信以及对治疗信心的缺乏。同时由医护同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出后续针对性护理方向,如若为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引发的忧虑,则重点宣讲肺癌相关知识、目前取得的较好的结果案例等;若为住院期间的正常情绪化变化,则多开展心理辅导教育讲会,并尽量满足其心理诉求等。④医护同组式疼痛护理。采用癌症三阶段镇痛药对患者进行镇痛护理,首先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医护同组小组成员根据专业量表、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协商确定患者疼痛所属阶段并选用合适药物、药物剂量,减少单独一人判断失误药物选用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护理过程中提倡无创给药,按时、按阶段以及个体差异的选择用药种类、剂量。⑤医护同组式运动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共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综合各组员意见选出较受欢迎的运动类型,并对运动时长、运动强度等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医护同组小组成员在患者运动时进行指导,共同示范正确方式,避免单一人员教学患者依从性不高,从而保证运动达到较好效果。⑥医护同组式讨论。小组成员每周进行1次内部总结会议,共同确定患者当下的生理与心理状况,总结当前的护理方案取得的成效,同时,叙述各自观察到目前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者提出的改进意见,经过协商并确定后续改进方案,保证护理质量达到最大化。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6]对两组护理前后进行疼痛评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觉,10分表示疼痛感觉最为强烈,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②肺功能相关指标:分别测定两组护理前后的呼吸次数、氧合指数、浅快呼吸指数、每分通气量,用以进行呼吸功能评价,分值越低表示呼吸状态越好[7]。③负性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测定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8]。④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9]分别测定两组护理前后的入睡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用以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分值越低表示睡眠状况越好。⑤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10]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情感职能、身体疾病、精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PSQI得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PSQI得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肺癌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目前,已成为全球的研究重点[11-13]。介入疗法、放化疗、靶向治疗是目前肺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治疗过程相对复杂,故而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14]。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同组间协作紧密,医护人员优劣互补,护理方案得到很好实施,故可达到更高的护理效果[5]。本文将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护理用于肺癌患者中,发现对改善患者肺功能、疼痛评分、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是将医生与护理人员绑定为一个组合,共同制定患者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其既便于发挥各自优势,又可以避免单一决策的护理计划对患者造成的疏漏[5]。本研究在具体实施中,在绑定式查房阶段,医护同组人员共同检查患者症状并直接交代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有问题可以即时提出,可提高工作效率;在心理护理阶段,医护同组人员共同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避免意见分歧对患者采用的不同的或者不适当的心理辅导,导致患者产生困惑或者失信于医护人员,进而达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从而利于身体恢复;在疼痛护理阶段,医护人员协同评估患者状态,进行分阶段用药护理,避免不当的用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在运动护理阶段,绑定式医护同组人员共同制定出针对性运动计划,并亲自示范和指导患者实施,患者依从性良好,进而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对患者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均有较好的促进意义。此外,在该管理模式中,绑定式医护人员小组每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做出1次整体评估,共同讨论后续干预方案,有利于充分总结出原制定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或仍有待改进之处,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或应对方法,避免不合理的措施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整体与个体的结合,发挥了医护人员各组员作用和价值,使护理效益得到最大化发展。故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呼吸次数、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SQ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与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庄倩等[5]将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运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结果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提高,表明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的护理对癌症患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本文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减缓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同组医护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新知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