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杂交种天瑞丰10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04-01李会民邢彬楠袁森

种子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李会民 邢彬楠 袁森 

摘    要:介绍了玉米杂交种天瑞丰100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天瑞丰1001;选育;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0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2015年4月13日,天瑞丰1001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第30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5026号)。该品种为当地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受种植户的欢迎,2016—2020年累计推广6.7万hm2。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T9705

2002年以掖107为母本、宽叶C8605为父本组配成基础组合,2002年10月在海南加代后,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代号为T9705。

1.2   父本L881

2002年以昌7-2为父本组配而成基础组合L881。

1.3   杂交种选育

2005年以自选系T9705为母本、L881为父本组配成天瑞丰1001杂交组合。

2   产量表现

2006—2009年参加公司新组合试验,并在适应地区进行多点种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12—2013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在2012年区域试验中天瑞丰1001平均产量1 082.9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稳定性好,居第10位。2013年区域试验中天瑞丰1001平均产量993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6%,增产显著,居第7位。综合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 029.5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2.1%,两年10点次其中6点丰产性、稳产性较好。201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生产试验,在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 056.3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9%,5个试验点均增产。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具备在甘肃河西及中东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势,近年来一直受到农户好评,现已大面积推广使用。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31 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80 cm,穗位高105 cm,单株叶片数18片,雄穗分枝数中等,花药黄色,花丝浅红色,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穗粗5 cm,出籽率88%,籽粒马齿型,千粒重335~380 g;果穗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

3.2   抗病性鉴定

经2014年鉴定,天瑞丰1001对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表现为抗病,对大斑病表现为中抗,对茎基腐病表现为高抗,对矮花叶病、红叶病表现为高感(表1)。

3.3   籽粒养分含量

2014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养分含量见表2。天瑞豐1001淀粉、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了我国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T 8613—1999)的一级标准和饲料玉米(GB/T 17890—1999)的二级标准,特别是淀粉含量,超过我国高淀粉玉米标准2.81个百分点,高于目前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新育成的一些玉米品种。

3.4   转基因成分检测

经检测,样品中未检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bar基因(表3)。

4   适宜种植区域

天瑞丰1001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区域种植推广。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整地

天瑞丰1001的适应性强,对土壤无严格要求。但是为了获得高产,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强、结构好、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壤中。播种前对地块深翻18~22 cm,精细整地,耕平耙细,做到土壤深、松、细、匀。按宽度要求起垄覆膜,垄间距保持在40 cm以上,以便田间管理。

5.2   科学施肥

施肥要求是施足底肥,结合整地将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5 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追肥分两次施入,第1次在拔节期结合灌溉头水追施尿素300 kg/hm2,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 kg/hm2。追肥方式是:在垄间开沟将尿素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将沟两边土壤重新覆盖好,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5.3   适时播种

在适宜的春播种植区域内,天瑞丰1001在4月中旬播种即可。播种前人工挑选种子,将秕粒、虫蛀粒、破损粒、发霉粒、弱小粒去除,以保证播下的种子有较高的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壮。种植方式是在140 cm宽的地膜上以1膜3行种植,行距40 cm,密度主要以株距来调整。充分发挥群体效应,播量为37.5 kg/hm2,种植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

5.4   田间管理技术

5.4.1   及时间苗、定苗

出苗后进行间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出苗后幼苗3~4个叶片时进行定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尽量保持植株生长整齐。

5.4.2   综合防治病虫害

天瑞丰1001高抗茎基腐病,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中抗大小斑病,高感矮花叶病、红叶病。虫害主要有黏虫、玉米螟、蚜虫、飞虱、蓟马等,所以应重视病毒病的预防,同时做好综合防治。播种前用种衣剂包衣处理,能综合防治苗期病、虫、鸟、鼠害,保障种子和幼苗期生长发育,随时观察田间病虫情况,在小喇叭口期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 000倍液+海藻精2 000倍液+8%胺鲜酯水剂2 000倍液2~3次,大喇叭口期喷施1%甲维盐2 000倍液1~2次防治玉米螟。

5.4.3   合理灌水及除草

及时灌好“三水”,即拔节水、抽雄水、灌浆水。播种后及时喷洒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生长期除草时一定要谨慎喷洒除草剂,防止除草剂喷洒在玉米叶上,并严格按照使用方法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5.5   适时收获

玉米籽粒乳腺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5.6   主要优点、缺陷及预防

天瑞丰1001茎秆坚硬,穗位整齐,适合机械收割,抗逆性强,品质优,成熟时其枝叶青绿,可作为青贮饲料。由于高感矮花叶病和红叶病,在矮花叶病和红叶病流行区种植时,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其病害发生。

6   杂交制种技术

6.1   选地整地

在甘肃河西地区制种时,为了获得高产,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好、保水保肥性好、便于灌溉的地块。同时安全隔离,协调好制种区500 m范围内无其他玉米花粉。对地块深翻、平整,达到制种要求。

6.2   播期及密度

合理安排播差期,以延长花期,即父本L881需错期分两期播种。实践证明,花期相遇的理想播期是:母本T9075下播5 d后播第1期父本L881,再过5 d后播第2期父本。一般合理密度是母本留苗90 000株/hm2、父本留苗52 500株/hm2。

6.3   行比

杂交种制种的父、母本行比根据土地情况而定,如果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充足,行比为1∶5或1∶6;如果是一般地块,行比最好为1∶4。

6.4   去杂去劣

父本抽雄前要严格去杂去劣,母本抽雄散粉前也要砍除杂株,摸苞带叶抽雄,不能有残留,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6.5   防止混杂、保证纯度

授粉结束后砍除父本,防止混雜。母本收获后对果穗进行穗选,淘汰疑似杂棒,以保证种子纯度。适时收获,及时晾晒,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猜你喜欢

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沈海40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探析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职高生物课中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