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养护施工机械协调管理措施研究

2021-04-01林翔洲

机械管理开发 2021年4期
关键词: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机械

林翔洲

(甘肃省酒泉公路局瓜州公路段,甘肃 酒泉 736100)

引言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筑路机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已大规模普及使用,但大多数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管理并未受到重视,与生产管理相脱节,机械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资产严重浪费。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当前工程机械数量在672~728万台之间,施工机械的管理将成为公路工程中的核心工作之一。

1 公路养护施工机械设备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轻视机械设备的管理

虽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机械化已普及,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只是做到了简单的维修和保养,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用中忽视对机械的保护,机械管理处于被动地位,生产管理者大多只重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对机械的管理疏于查看,忽略机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导致筑养路设备事故频发,老化速度加快,使用年限减少,造成经济损失。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机械管理、维护的制度照搬其他企业或者其他工程,未真正实现管理与施工实际相结合,管理措施和使用不匹配;机械管理只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照表面问题治标,而未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从而治本,未能发现隐藏问题。

1.3 机械设备调度、使用不合理

公路养护施工点多面广,施工场所较为分散,各施工队各自为政,各现场负责人相互之间缺乏配合和沟通,对于机械缺少统一的协调和使用,造成部分施工机械闲置,而在另一施工场所却因机械短缺而停工,从而无法保证施工进度,经济效益低下。在大型施工中,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不能连续均衡施工,缺少施工计划的动态调控,为保证施工进度,过多调度各类机械,在非施工时间,大量机械停机闲置,资源浪费严重[1]。

2 公路养护施工机械设备协调、管理的相应措施

2.1 提高管理人员认识,改变机械使用管理模式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养护施工的生命线和生产支柱。工程管理人员应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机械维保对于公路养护施工的重要性,明确岗位职责,现场负责人不只要做好施工监督,还要将施工机械的预防性维修和强制性保养工作重视起来,做到管用结合。在机械运行过程中,派专人对水温、运行速度、气压等进行全程监测,发生损坏要追溯源头,追踪机械的应用情况,查明原因,杜绝随坏随修、事后维修的工作方式,把机械的维修保养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前、中、后阶段,随时使用,随时维保,全面防治,确保机械处于优良的使用状况,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制止违章作业,防止机械设备带病运行。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机械的额定参数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量,确保不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形,最大程度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应及时上报机械设备损坏情况及事故,及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事故结果的处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上岗制度,并审查证件的有效期和可操作机械范围,做好运行记录,准确、真实填写各项目内容,方便以后追溯事故根源。

2.2 创新机械管理方法,调动起职工责任心

强化对机械的管理、操作、维护等全过程管控,从专门的机械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负责人,再到机械实际操作人,全部参与进来,对机械操作维护保养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全面、科学地做好机械管理,确保机械使用的每个场所、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养,最大限度地排除随机故障,保证机械的可靠性;引进奖惩机制,执行专人转机负责制,逐一进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将全年的机械维护保养工作、完好率、发生故障次数等指标作为年底机械操作人员考评先进工作者的标准之一,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机械被合理使用、精心维护。

2.3 科学选择施工机械,减少费用浪费

大型机械是施工单位的重要资产,是完成养护施工必须具备的施工手段。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务必要遵循切合需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同时兼顾可靠性、工艺性、生产率、可维修性、生产效率、费用投资、安全性等。正确选择机械设备,确保其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械设备在各施工场所的闲置、损坏,提高完好率,减少浪费。目前在公路养护施工中,适宜采用应用综合评分法和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主要特性和所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如果有多种机械均满足以上要求,还应对机械能源消耗量、安全性、维修难易程度、占用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多少进行综合考虑[2]。

2.4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成本

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需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制定合理的资源供应措施,节约成本。制定专业的进度表示图表,有利于施工进度的动态控制,可方便简洁地反映关键工作和关键工作所需时间,更好地协调调度各类机械的进场时间和使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确保实现计划总工期。养护施工规模小时,适宜编制横道图,直观清晰,直接将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便于控制施工进度,但在工艺流程多、交叉作业复杂时,横道图不能反映工作具体的机动时间,无法反映影响整个施工工期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即无法反映整个过程的关键节点和主要矛盾,不利于施工负责人控制工期,不利于进度的动态调整;而工程规模较大、工艺流程较多时,适宜采用网络图,可以反映出工期最长的关键工作,突出施工进度计划的重点,明确表达各个工艺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调剂其他工作的人力、物力,方便进行工期调整和优化,减少机械停机时间,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机械使用率,便于施工成本管理。进度计划制定后,需要将施工总目标进行逐一分解,定责任部门及负责人,落实计划实施,并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利用时差,变化调整工作衔接关系,控制施工成本状况,管理施工情况,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分析进度偏差原因,调整计划时间节点,动态控制施工进度。

2.5 加强各施工现场之间的协调管理

协调管理是关系到各施工活动的重要事项,影响整个养护施工工期的实现。公路养护施工点多面广,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机械众多,协调好各现场之间的机械使用可以促进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是管理的核心,各项管理活动都应是有计划的,所以首要事项是在施工计划订立时就需要各方之间协调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随机事件或非预期事件的处理是协调调度工作中的主要事项,这类事件的性质大多为突发,或经一定时期的积累后爆发,或定期点检后需要纠正的。任何计划在开始实施后总会出现偏差,所以就需要不断协调、调整,使参与实施计划的执行者步伐节奏符合计划要求,各个方面的调度、协调始终贯穿于养护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协调管理涉及机械管理部门、现场施工负责方、机械操作手。除去设备材料部调度的即时调度协调外,在单位内部定期召开管理协调会可以集中各施工方通报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处理措施。

协调管理的措施主要有:

1)规章制度方面的措施。制定健全的制度,明确责任、义务,使各管理人员有章可循,协调后措施能落实到位。

2)经济手段。对不遵循协调管理的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罚,给予优秀表现者适当奖励和补偿。

3)培训教育。组织学习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讲清利害关系,使全体管理技术人员及机械操作手明白管理协调是从全局利益出发,提高政治站位,服从整体工作安排[3]。

3 结语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旨在通过专门机械管理部门和各现场项目组织的共同努力,改变机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科学选择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协调、维护,以期达到养护施工的预定目标。机械的管理事关养护施工核心任务的完成,包括进度目标、成本目标等,实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公路养护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中。

猜你喜欢

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机械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调试机械臂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简单机械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