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成效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2021-04-01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包笑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19期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居民

文|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包笑

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离不开社区网格化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以网格为单位,全面开展排查防控、居民管理、楼栋消杀、卫生清理等工作,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发挥了战斗一线作用

疫情发生后,区内立即将社区工作力量全部下沉到网格,坚守居民小区,普及防疫知识,疏导服务群众,最大程度阻隔病毒传播,将网格打造成为一个个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同时,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派到社区协助落实防控措施。比如包头市青山区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实行“双报到”,到单位所在社区或住址所在网格党组织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广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危机干预、贫困救助及联防联控等工作,有效弥补了社区网格工作短板。比如赤峰市红山区南山社区培育的红歌团、退伍军人社团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长、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提供了社区一手资料

全区在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地毯式、拉网式全面健康情况排查的基础上,对居民基本情况、行程轨迹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有效弥合大数据与现实情况差异。同时,网格员通过重点摸排、电话跟踪等形式,实时掌握网格内疫情防控动态,实现了网格内疫情管控全覆盖、全记录、全追溯,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奠定了基础。比如包头市昆区友谊19 社区自创疫情防控情况统计法、友谊21 社区实行“三包一”疫情防控责任制等,在疫情防控中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带动了社区一体联动

内蒙古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协调整合网格防疫资源,组织发动楼栋长、居民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凝聚抗疫合力。比如包头市昆区锦绣家园社区党委在疫情期间组建党员先锋队,实行网格“三长”制,协调带动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在封闭隔离时期,社区网格员努力保障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主动承担采购食材和生活用品、统筹防疫物资、收取快递等工作。包头青山区都兰社区、赤峰市松山区丽景社区等社区还为本网格内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生活保障服务,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特殊群体的健康安全。

为持续巩固区内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积极作用,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效能,压实疫情防控中的最后一公里,要补足短板,持续优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城市社区网格防控能力

1.要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共产党员户”组织架构要进一步完善,夯实基层社区党建网格基础。领导干部下沉社区固化党建联系点制度要进一步落实,确保定期参与指导联系点的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社区共驻共建制度要进一步改进,建立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帮扶的长效机制、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党员亮明身份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驻小区党员联系楼栋单元包岗责任制。

2.要提高网格化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尽快启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从网格划分、网格职责、网格运转机制、网格组织架构、职能职责、指挥管理体系,以及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选配任用和考核奖惩、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相关规定,明确网格化管理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让网格成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细胞和纽带。

3.要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健全和优化网格化管理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机制、凝神聚力的联防联控机制、上下联动的疫情应对工作机制、全面有序的物资供应保障机制、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平战结合的网格辖区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定点下派制度,按照应急时期需要的人员数量固定到网格,做到平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熟悉社区工作,应急时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岗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4.要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对社区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编制修订、操作手册、应急演练等工作要细化至网格这一层面,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要依托预案提升社区网格疫情防控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使网格管理能够根据各地应急响应级别和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追踪管理接触者等方面的科学化专业化能力,确保各方人员应急时期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以精细服务为目标,织密城市社区网格的防控网络

1.强化网格服务功能。实现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发挥好网格员的服务者作用,与居民共同协商解决面临的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与辖区居民之间建立深度信任关系,用日常工作中的爱心、诚心、精心服务赢得居民的放心、安心和信心,进而为应急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明确网格管理主体间责任。社区网格中的各管理主体要将管理的事项、职能、标准一一明确,并将其纳入到网络中。同时科学配置专兼职网格员,明确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的职责,明确监管主体和基础网格的主体职责,实现“一人一岗一责”。通过网格再精细促进社会治理专业化,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以信息建设为支撑,提升城市社区网格的防控效能

1.要建立平战结合的信息平台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有利时机,按照“不漏一人、不落一户” 的要求,逐户登记网格范围内的实有人口、重点人群、房屋、经营场所等基础信息,建立集人口信息、单位信息、房屋信息于一体的网格疫情信息登记系统,实现网格内居民数据深度整合,要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实时,完善网格基础数据信息定期采集、审核、录入、更新制度。应急时期居民可通过登录信息平台,进行健康信息和出行信息等相关登记,同时可以对身边的疫情线索进行反馈,由网格员再对报告异常的居民进行重点摸排,提高排查效率和针对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并确保实现网格之间的信息共享、实时动态管控,形成网格区域内全域闭环管理,一旦出现疫情,可以依靠系统数据进行排查和追踪。网格员还要通过系统在社区内及时发布信息,正面宣传、及时辟谣信息以消除群众恐慌。

2.要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各职能部门之间要打破“数据壁垒”,包括公安部门、社保部门等掌握的人口数据,交通部门、通信运营商掌握的人口流动数据,卫生部门掌握的疫情发生地数据,逐步将各个部门信息专网整合接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有步骤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畅通的社会治理“大数据”信息平台,提供给网格管理人员使用,通过数据共享互通,提高网格数据的丰富性和精准性,实现网格管理的联动和快捷。

3.要确保居民个人信息安全。要建立健全网格信息采集、管理和使用规范,确保信息录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网格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网格信息采集、管理与使用行为的操作规范,强化网格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网格信息的监管与追责机制,切实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安全。

以开放共享为保障,增强城市社区网格的防控力量

1.要充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居民由被动变主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填补防控中网格管理人员不足、资源有限的困境,促进居民“自我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2.要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社区网格防控体系。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经济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的社区疫情防控组织体系。要提高运行效率,以网格为单位,明确不同组织单位及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员、社区医务人员为主体,下派干部、基层民警、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将各项防控措施抓早抓小、落细落实。

3.要健全完善下派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参与社区网格工作,不仅可以充实社区网格防控力量,增强干部应急处置和攻坚克难的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防疫能力科学化、防疫物资整合化、防疫方式多元化、防疫工作主动化,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要处理好下派干部与社区网格嵌合的问题。下派到社区的干部不再是以其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的级别和身份进入社区,应接受社区的工作安排,真下沉、沉到底、做到位,确保这项制度具有稳定性、长期性、规范性、认同性。同时要加强下派干部的日常业务培训,提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完善下派干部的考核机制、确定考核标准、改进考核方式,科学运用考核结果。

4.要全面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要合理配备社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实现网格员、服务资源与社区居民需求的合理匹配。要完善网格员选拔聘用、目标考核、管理使用等机制,确保网格员管理工作规范化。要通过正面宣传,增强网格员的社会认同,帮助其提升职业归宿感。探索推广从网格员队伍中考核选拔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拓展网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上升途径,打造一支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网格员队伍。厘清社区事务职责清单,避免职能部门变“权力下放”为“职责下放”,减轻社区和网格员负担。对管辖社区事务进行梳理,合理的事项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并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条件,对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等事务进行移交。要不断提升网格员基本待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确定绩效待遇,强化日常管理与考核,让绝大部分网格员在这一职业平台上有保障、有奔头。

猜你喜欢

网格化网格居民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石器时代的居民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