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2021-04-01宋爱莉陈维余刘春祥陈庆栋

非常规油气 2021年1期
关键词:压裂液煤粉煤层气

宋爱莉,张 宸,陈维余,刘春祥,陈庆栋,高 双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煤层气储层具有低渗[1]、松软、表面积大[2]、吸附性强、压力低等特性[3]。山西柳林区块煤层气开发主要表现为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低压力的三低特征,极大制约了煤层气的开发;储层的非均质性、松软特点,在生产中极易产生煤粉[4],直接造成了生产设备的磨损,降低生产效率,影响后续生产和增产措施的实施。

煤层气储层的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携带支撑剂进入储层,支撑剂强度较高,对煤层表面存在冲刷效应,导致煤岩壁面破碎形成煤粉与压裂液混合[5],但由于煤粉自身不具有分散性[6],随压裂液运移过程中堆积于裂缝端部,阻挡裂缝扩展,同时产生煤粉堵塞支撑裂缝[7],导致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影响压裂效果。因此煤层气开发所需的压裂液,应具有良好的煤粉悬浮性能。该研究针对柳林区块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产出煤粉的问题[8],开展压裂液体系的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取得良好效果。

1 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究

为增强煤层气储层改造效果,需要降低压裂过程中储层受到的伤害[9]。煤层气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是主要因素。由于煤岩的表面积非常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所以要求压裂液同煤层及煤层流体完全配伍,防止发生不良的吸附和反应;煤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要求压裂液本身清洁,避免对煤层孔隙产生堵塞[10];由于压裂过程中,产生的煤粉对生产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压裂液最重要的性能,要对煤粉具有强大的悬浮和携带作用,使之施工后可以随着压裂液返排出来,对裂缝产生清理作用[11]。

综合考虑煤储层特点及压裂工艺的要求,对煤层气压裂液的研发坚持如下原则:尽可能少地使用添加剂,特别是有机类添加剂;减少煤岩对压裂液的吸附[12],使压裂液体系与煤层储层相配伍;降低压裂液残渣含量,有效保护储层;压裂液对煤粉具有较高的悬浮作用,可随着压裂液返排从地层中携带出来[13]。

1.1 煤粉悬浮剂研发

提高煤粉在压裂液中的悬浮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储层伤害。通过对煤粉悬浮机理的分析,选择可适用的悬浮剂进行正交实验,从而得到煤层气最适用的悬浮剂配方[14]。

1.1.1 煤粉悬浮剂作用机理

当水中煤粉悬浮剂浓度很稀时,吸附处于图1a阶段,煤粉颗粒与煤粉悬浮剂间主要作用为范德华力,吸附分子无法铺满煤粉表面。增加悬浮剂的加量,增加吸附分子在煤层表面的铺置面积,进入图1b 阶段,煤粉表面基本上被平躺的吸附分子铺满[4];进一步增加悬浮剂的加量,由于吸附分子已经可铺满煤层表面,悬浮剂分子两侧为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其中疏水基团聚集于煤粉表面,亲水基团随之向上,直到悬浮剂浓度达到最大,如图1c 所示。当煤粉悬浮剂吸附于煤粉颗粒表面时,煤粉的浸润性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将煤粉携带至压裂液中,清除地层中产生的煤粉。

图1 煤粉悬浮剂在煤粉表面的吸附模型Fig.1 Adsorption model of pulverized coal suspension

1.1.2 实验方法

根据煤粉悬浮机理,选择具有疏水亲水基团的不同种类的煤粉悬浮剂,在不同加量不同配比情况下进行正交实验。

实验过程将山西柳林区块煤样进行粉碎,筛选80~100 目的煤粉,置于105 ℃烘箱中干燥备用。

配制不同浓度的煤粉悬浮剂溶液备用。取50 ml悬浮剂溶液倒入50 ml 比色管中,然后加入0.5 g 煤粉。摇匀后,在超声波中静止30 min,再上下摇匀。然后静止2 h,观察煤粉的沉降状态。2 h 后,过滤上层清液,将过滤后滤纸放入105 ℃烘箱中干燥,称量上层清液中携带煤粉的数量[5]。煤粉悬浮率按照式(1)计算,即

其中:η为煤粉悬浮率,%;W1为过滤前滤纸质量,g;W2为过滤后滤纸和煤粉的质量,g。

1.1.3 煤粉悬浮剂优选

根据防煤粉悬浮剂机理研究,选择14 种具有疏水亲水基团在两侧分布的分子结构的悬浮剂,按照压裂液添加剂助剂通常加量0.1%~0.3% 的标准,对13 种悬浮剂单剂选择0.2% 加量,分别进行80~100 目煤粉悬浮率测定,各悬浮率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单剂煤粉悬浮率测定数据表Table 1 Data sheet for determination of suspension rate of single-agent pulverized coal

研究表明,在悬浮剂0.2%浓度加量下,b,e,g,k 煤粉悬浮性能较好,其中b,e,k 悬浮剂悬浮能力为15%~16%,g 悬浮剂悬浮率超过18%,单剂加量0.2%下效果最好。

压裂液助剂加量一般为0.1%~0.3%,因此将悬浮性能较强的4 中悬浮剂单剂分别评价不同浓度下对80~100 目煤粉的悬浮性能。如表2 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悬浮剂g悬浮能力最强,在浓度0.05%的情况下,悬浮率可达16.77%,相比于单剂悬浮剂,多种单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悬浮剂效果通常更为理想,结合单剂实验结果,选择以不同浓度的悬浮剂g 作为主剂,与其他悬浮剂进行复配,并测定悬浮率,对比不同悬浮剂复配结果,优选最优悬浮剂配方,实验结果见表3。

表2 不同浓度单剂的煤粉悬浮率测定数据表Table 2 Data 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suspension rat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ingle agent

表3 单剂复配煤粉悬浮率测定数据表Table 3 Data sheet for determination of suspension rate of single-agent compounded coal powder

通过复配悬浮剂性能对比,有多种混合悬浮剂出现配伍性差的现象。对配伍性良好的配方进行对比,以悬浮剂g 为主剂的悬浮剂配方具有更好的悬浮效果,其中0.2%g+0.2%b 煤粉悬浮性能最好,达到25.2%。

从煤粉悬浮剂理论分析,悬浮剂的作用是吸附煤粉,减小分散的煤粉聚集趋势,无法加速煤粉分散过程,因此加入分散剂可以加快煤粉分散速度,进一步提高煤粉悬浮性能。选择分散剂FP-1,FP-2,FP-5 评价煤粉悬浮性能,见表4。

研究表明,未加入分散剂时悬浮率为25.2%,加入分散剂后,煤粉悬浮性能出现一定变化。其中分散剂FP-1 与分散剂之间配伍性较差,加入该分散剂后悬浮率下降至19.16%~21.65%;加入分散剂FP-5 后悬浮率变化较小,悬浮率为24.03%~25.82%;加入分散剂FP-2 后悬浮率有所提高,其中加入0.1%浓度FP-2 后,悬浮率升高至27.33%。

因此,该煤粉悬浮剂最佳配方为0.2%g+0.2%b+0.1%FP-2,对80~100 目煤粉悬浮率达到27.33%。

表4 复配后煤粉悬浮率测定数据表Table 4 Data 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suspension rate after compounding

1.2 防膨剂优选

压裂液进入地层后,黏土遇水容易膨胀分散,随着流体流动运移,堵塞地层孔隙,降低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造成伤害,因此体系中需加入黏土稳定剂。

煤层与砂岩储层有所区别,煤层渗透率受压裂液影响变化较大,尤其与压裂液中有机添加剂发生反应,造成煤层渗透率下降,因此煤粉压裂液中减少使用有机类添加剂,文中选用无机盐KCL 作为防膨剂进行防膨率测定。选择KCL 浓度1.0%~2.5%进行浓度优化,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浓度KCl 的防膨率测定数据表Table 5 Anti-swelling rate data of KCl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实验表明,在1.0%~2.5%浓度范围内KCL 加量越高,防膨效果越好,但浓度超过2%情况下,防膨效果增加的不明显,2.0%KCl 防膨率达到87.05%,2.5%KCl 防膨率为87.38%,因此体系选用2.0%的KCl 作为防膨剂。

1.3 助排剂优选

压裂液进入煤层后如不能顺利返排,则会堵塞地层孔隙,进一步降低煤层渗透率保持能力,降低压裂施工效果。在压裂液中添加助排剂,可以有效降低破胶液表/界面张力,改善煤层亲水性能,促进压裂液返排。实验使用接触角测定仪,采用正交实验法,悬浮剂配方中加入3 种不同助排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助排剂表面张力测定数据表Table 6 Data sheet for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of drainage aid

由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浓度的ZP-1,ZP-2,ZP-3 中,助排剂ZP-1 与悬浮剂混合后性能下降,表面张力高于30 mN/m;助排剂ZP-2 表面张力为27.25~28.12 mN/m,压裂液性能指标中要求体系表面张力小于28 mN/m,ZP-2 可达到性能要求;助排剂ZP-3 表面张力最低,助排效果最好,在0.1%时表面张力为23.21 mN/m,0.3%浓度时表面张力为21.05%。由于煤层气压裂液中应尽量减少有机助剂,并且0.1%ZP-3 浓度下已具有良好助排性能。因此配方选用0.1% ZP-3 作为助排剂。

通过以上配方优选,确定了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基本配方为0.2%g+0.2%b+0.1%FP-2+0.1%ZP-3+2%KCl。

1.4 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综合性能评价

1.4.1 基本性能评价

常规水基压裂液为冻胶状,需具有较强的黏度和携砂能力,综合性能评价一般包括黏度、流变性能、静态滤失等。而煤层气所用压裂液体系为降低对储层伤害,不使用冻胶体系,而采用活性水体系,黏度与水接近,为1 mPa·s,因此不考虑相关流变性能及滤失性能[15]。根据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的密度、表观黏度、pH 值、防膨率等进行实验测定,评价体系综合性能,测定结果见表7。

表7 压裂液基本性能Table 7 Basic properties of fracturing fluid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体系环境下各性能指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并且压裂液基液具有良好的防膨性能和助排性能,除此之外,该体系还具有适用于煤层气储层的作用,对煤粉可起到悬浮作用,悬浮率为27.81%,可提高山西柳林区块煤层气储层压裂效果。

1.4.2 体系煤岩基质伤害率测定

为确定研究的压裂液体系效果,钻取目标井区煤样,利用室内岩心流动仪依据标准SYT 5107—2005《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测定压裂液体系的煤岩渗透率伤害率[16],实验结果见表8。

表8 岩心基质渗透率伤害率测试Table 8 Damage rate test of core matrix permeability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活性水压裂液体系煤岩基质伤害率为31.94%,采用防煤粉压裂液体系后,煤岩基质伤害率为17.60%。防煤粉压裂液体系可以有效悬浮煤粉,减少储层堵塞,降低压裂改造对煤层的渗透率伤害。

2 现场应用情况

2016 年11 月17 日,自主研发的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在山西柳林区块开展现场实施,以CLY-a 井为例:8#煤层和9#煤层正挤前置液202.70 m3,加入40~70 目石英砂2.0 m3;正挤携砂液302.83 m3,携砂阶段累计加入20~40 目石英砂33.02 m3,16~20 目石英砂5.14 m3。3#,4#,5#煤层正挤前置液193.09 m3,加入40~70 目石英砂2.0 m3;正挤携砂液302.48 m3,携砂阶段累计加入20~40 目石英砂33.03 m3,16~20 目石英砂5.98 m3;本段施工累计加砂38.01 m3。该压裂液可以将煤粉携带出地面,降低了煤层对地层的伤害。压裂液体系应用情况见表9。

目前应用该体系已成功实施4 井次多层压裂,相比于常规活性水压裂的煤层气井,初期日产气量增加24.5%,平均改造有效周期增加18.4%,平均累产增加27.6%,取得了良好效果。

表9 压裂液体系应用情况Table 9 Applica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3 结论

1)针对山西柳林区块煤层气储层压裂井产出煤粉的问题,研发出了煤粉悬浮剂配方为0.2%g+0.2%b+0.1%FP-2, 对80~100 目 以 下 煤 粉悬浮率达到27.33%。以煤粉悬浮剂为基础,研发出了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配方为0.2%g+0.2%b+0.1%FP-2+0.1%ZP-3+2%KCl。体系综合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具有较强的防膨性及助排性,并具有防煤粉悬浮的性能,煤粉悬浮率为27.81%。该体系对煤层的伤害率由31.94%降低至17.6%,大大提高了压裂液体系对储层的保护能力。

2)通过4 口井多层的现场施工表明,该压裂液适合开发煤层气井使用、平均产量增加20%以上,在压裂工艺中发挥了携带煤粉,降低储层伤害并增加产气量的作用。通过使用悬浮煤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生产井的检泵周期得到延长,改造有效周期增加超过15%,压裂后产量显著增加。

猜你喜欢

压裂液煤粉煤层气
新疆首批煤层气探矿权成功挂牌出让
2025 年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量将达100 亿m3
煤粉沉积对支撑剂充填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不同粒径煤粉在空气和O2/CO2下燃烧NO生成特性
集中供热煤粉热水锅炉房设计要点
致密气压裂液与储层全过程渗吸伤害规律研究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液体系现状与分析
压裂液体系残渣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MATLAB GUI在表征煤层气解吸行为过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