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上问诊请保护好隐私

2021-04-01河南王琦

金秋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细化隐私权法律法规

◎文/河南·王琦

互联网问诊已经逐渐进入民众的视线,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后,网上问诊给人们带来了更方便安全的就诊体验。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网上医疗已经成为新的医疗趋势。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医疗,为患者看病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网上医疗在分担门诊压力,给患者看病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信息泄露问题防不胜防,让人难掩隐忧。每个病患的就诊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泄露患者医疗信息将可能带来多重伤害,尤其是给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类疾病患者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隐私泄露也可能成为医疗诈骗和精准营销类黑产业的目标。

有律师表示,互联网医疗的患者隐私权保护维权案例虽然凤毛麟角,但是隐私泄露现象不少。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可能并不知道个人信息已被泄露或泄露后应参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维权。保护患者隐私权在我国现行的《民法典》《执业医师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早有规定,但并没有系统性细化的标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应尽快健全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从医院的电子病历到互联网问诊均应纳入信息保护中去,制定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监管,一旦发现信息保护措施不力的企业则给予严惩或取缔,对泄露、买卖患者个人信息的加大惩处。还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筑好信息保护线上、线下两道防火墙。

互联网医疗市场引来了诸多企业涌入,但有些企业不仅未做好信息防护,反而存在收集患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此,企业应摆正位置。医疗行业不同其他,随意收集、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将可能涉嫌违法。近年来,医疗APP等网络医疗平台竞争激烈,要想打开市场,获得患者信任,更好地向上发展,则需在加强信息保护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平台软、硬件技术水平,用科技为信息保护托底。

另外,患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面对要求收集无关病情个人信息的医疗网站,或网络就医后收到病情相关营销电话等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猜你喜欢

细化隐私权法律法规
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细化文明实践
专利名称:一种双重细化锌合金中初生相的方法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提要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