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提升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分析

2021-03-31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环境保护

魏 炜

(福建省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环境工程的管理首先需要制定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了解相关政策并对环境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法、生产工艺展开综合评估,包含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评估,对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质量的一系列生产及技术活动进行限制,鼓励绿色生产发展,限制“三废”排放。环境工程管理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节能降耗产品、技术,从而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取得最佳的环境效果及经济效果。

1 环境工程管理要求

环境工程管理的落实,首先,要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的标准、环境监测规范等,将更多环境保护的要求融入到生产行业及区域产品设计规范中去;其次,应对工程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评价;再者,要对环境工程技术综合评价,设计更多防治污染效果突出的可行性技术方案;最后,要针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多种环境问题提出综合预防、经济处理措施。

2 目前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工程建设意识不强

目前国家城市化建设发展中,频发的环境问题出现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大多数环境污染都是人为因素所致。民众自身生活中缺乏环保意识,特别是城市郊区乱扔垃圾、乱倒废水现象屡禁不止,树木滥砍滥伐、对自然无节制索取等,都对后来环境污染出现埋下隐患。部分管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环保管理意识,导致其作出的管理决策更注重提升经济发展水平[1]。

2.2 环境工程管理存在专业性人才缺口

伴随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发展,大众环保意识也随之强化,但相关政府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一些地方政府虽然知道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绿色经济发展作用,但是对环境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了解,对环境工程管理的内容并不清楚,导致环境工程管理上缺乏专业的人才,无法满足地区人才发展需求。

2.3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完整

我国工程管理体系和发达国家构建的环境保护体系还有一定差距,现有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并不完善。一方面,软指标的大多数项目为对数据范围简单界定、规定,或给予文字描述,未进一步深究分析,导致工作人员在管理操作过程中不了解工作的细节,自身管理效率较低,且影响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硬指标方面,未对环境工程的具体工作指标及要求阐述,仅有的叙述也较为模糊,未细致明确各项工作的落实标准,种种问题导致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制约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3]。

2.4 项目环保“三同时”工作落实不到位

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名录中建设项目主要关注点在主体工程,即便项目环评报告对施工期环境开展分析与评价,也存在环评报告对环境工程建设的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不足、建设单位落实不到位、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不充分等情况,导致施工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未按规范外排或者收集,同时大项目施工期较长,因此环境影响更为突出。

3 新时代下提升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质管监督

环境工程质管监督必须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和机制,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环境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开展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确保监测全过程受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程度,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还需要对环境保护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等各项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约束好人们日常生活及行为,落实质管监督,强调对环境开展保护管理。

3.2 强化环境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设置契合环境工程管理需要的专业,重点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环境工程管理优秀人才,与企业做好沟通协作,对课程内容及时调整,组织学生到环境工程管理的相关岗位实习,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毕业后直接进入对口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针对环境工程管理在职人员,要构建常态化的培训机制,鼓励在职业人员教育向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发展,可以构建针对在职人员学习的线上平台,配合线下集中组织教育模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3.3 健全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需结合当前实施的组织结构,尽可能发挥环境工程管理的职能。各级政府应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提倡“全面监管”,设置居民举报热线、线上线下的意见信箱,将全民监管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制定符合各个地区需求的环境保护有效政策,推动环境保护政策有效落实。要注重对环保组织结构的扶持,完善环保机构建设,将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和工业结构有机调整融合起来,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融入到各个企业的清洁生产计划中,控制生产环节产生的“三废”,进而从源头上控制住污染的排放。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管控需和当地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联动起来,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开展,更好的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和“三同时”制度。在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提高环境工程管理综合效果。

3.4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目前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较多,仅福州市就超过350家,环境工程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不同企业的生产水平不同,且企业普遍生产水平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许多企业看到国家对环境工程的扶持,进入市场“分蛋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力度,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对应管理制度,开放市场,积极引入外资,搞活国内市场,促进国内企业,积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环境管理建设水平,参与市场竞争。

3.5 加强环境工程有效管理

在环境工程市场上,完善相关规章条例、技术标准等,构建有权威的市场管理机构,设置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资质认证机构。政府职能无法直接作用于市场,但可通过间接建立、完善市场,控制环境工程向更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环境工程管理中去。例如,可以在环境工程管理中引入BIM技术。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为提高施工管理效率、项目效益,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验、三维可视化设计等,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借助BIM技术做好管道施工流水统筹安排,缩短停产改造工期,并对设备安装及材料进场进行有力把控,使现场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4 结 语

综上所述,环境工程管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合理的环境工程管理对国计民生发展的意义重大。通过强化环保意识、强化环境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加强环境工程有效管理等措施,提高环境工程管理综合效果,关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