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市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研究

2021-03-31赵莹莹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旅游黄河

赵莹莹 秦 楠

(1.聊城荣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1 黄河流域的区域调查与信息积累

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做到河湖田林草全系列自然资源要素的管控背景下,尽快进行黄河流域系列开发,作用和意义都是尤其重大的。聊城市作为革命老区,如何在鲁西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借助外力修炼内力,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旅游发展为切口,系统完善由防浪林、行道林、适生林、护堤林构成的生物防护工程体系,着力打造沿黄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旅游品牌,其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都不可估量。为此,2020年8月6日—8日,调研组克服了暴雨和高温等恶劣天气,先后调研考察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湿地保护区、黄河张肖堂险工段和黄河滩区十里荷塘等地点,并就黄河水利保护、产业发展、区域环境整治等问题与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系统座谈。2020年9月,连续三次深入我市黄河主流区域东阿县,就滩涂林地资源、文化资源、在建黄河大桥、森林公园及尘沙池湿地公园进行考察调研,收集问题讯息,积累调研素材。

2 我市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目前聊城市在黄河文化旅游开发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短板:第一,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简陋;第二,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旅游项目零散不集中,不能有效衔接;黄河历史文化挖掘不够,黄河故事宣传不足,很多应该利用好的资源数据没有很好的激发出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第三,民企不注重涉及黄河的旅游发展经营,摒弃了对黄河的经营关注;第四,黄河流经聊城,各种支流汇入不少,但是旅游项目较少,旅游交通、规划滞后,缺乏有代表性、又极具地方特色的深度体验游产业。已建的旅游项目区、生态保护区之间缺少系统的对接和协调,内部润滑流畅程度较低;第五,目前我市黄河区域生态旅游品牌打造方面还缺少与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的的各类管理人才,管理技术水平低。

3 黄河流域市场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调研,对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结合相关地区的经验总结,我们认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品牌的打造,应在宏观层面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第二,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国家、省市宏观战略的协同关系;第三,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旅游活化的互促关系;第四,如何突出全域黄河文旅符号并重点刻画地域黄河形象统分关系;第五,如何处理好资源与市场的导向关系。

4 具体措施

第一,高标准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我市沿河区域,或县镇或镇街,或专项或总体,林林总总出台了很多涉及黄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不同程度的进入到决策阶段,但是不可否认,聊城市有关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层次还是比较低的,发展眼光和视觉角度还比较低的,没能系统的把黄河流域生态发展当成一个集成体系进行研究,资金产业的系统安排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完善黄河流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结合现状景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缺点,尤其是非自然资源本底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足进行深度完善和改进。主要是优化旅游交通可进入性,加快构建快捷通达、无缝连接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加快构建“绿道网”,完善旅游交通环线道路建设、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慢行交通系统、观景台建设、人身安全的保护工程和水电设施等。科学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主要旅游交通枢纽、旅游步行街区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与重点乡村旅游区等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建设一批生态厕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让游客放心开心游黄河。

第三,积极开发生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一方面,首先要考虑资金投入的产出问题,保证有适当的利润吸引力,能够确保资金有进入市场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再出台作为稳定适中和可靠的生态化和特色化方案,进行细化和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在生态化建设的内容上,要注意细节化的推进和分类处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内容识别上,要创新思路,在生态建设内部进行二次目标和内容的解读,各种科普园地的建设、各类全球化战略眼光的实例化表现,都应该很清晰的表现出来。各种业态内容要更加清晰具体,并有明确的实施路线。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必须以旅行者的意愿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其要求;在旅游行程的设计上,要有序幕→发展→高潮→结尾,让旅行变得有层次感,以便给旅行者留下深刻印象。以东阿万亩牡丹园、黄河森林公园、阿胶文化苑为主的观光、度假、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区,以东阿县鱼山镇周井村为主的牡丹与核桃、牡丹与黄金柳兼作以及大棚草莓和西瓜大棚等旅游采摘观光园区。通过打造使园区各具特色,四季有花,终年有果,为市民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第四,多部门协调联动,并建立统一有效的联合管理机构。建议建立区域性的各级黄河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黄河流经区域的各景区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系统保护,统一用途管制,统一规范管理,力争使其与大运河聊城段同开发、共发展,通过沿途乡村旅游、温泉养生、体育健身等一系列项目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文化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荣的河”。

第五,做好舆论推广和品牌营销。要制定周密的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计划,利用各种活动,把黄河区域的生态旅游品牌打出去,并通过生态旅游的宣传让大众更了解黄河区域,走进黄河区域。这样可以对黄河旅游品牌未来的发展制定一个方向,然后进行适当的宣传和推广,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可以使品牌快速的在市场上走俏。可以利用动态媒体、静态媒体、人员媒体、网络媒体、综合方式等进行传播。

第六,要建立智慧化环境监测体系和品牌化的生态品牌。任何行为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化软体工程更是如此。要对区域生态环境做好智慧化的检测管控,要结合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变化、功能等的需要等,建立一个智慧化的网络检测系统。要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利用GIS技术实时信息数据资料,建立一个动态的信息数据库;配合教育、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开发过程的整个时间链条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刻变化,通过调整管理和开发方案,限制主观和客观的损害区域质量的活动,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注意品牌建设,既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又可以保证生态本底的基本稳定。

第七,要注重集思广益,调动社会才智和经验,共同协力推进。与聊城大学或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制定与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逐渐提高旅游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市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品牌的打造和开发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要做好生态环保知识的社会推广和解读,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长期深入的贯彻下去,要使具体的行为策略不仅能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而且可以促进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5 结 语

开发企业要树牢一个服务理念,以服务文旅企业为出发点、落脚点,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要进入一个实干状态,尤其加快参与文旅项目建设,要达到一个融合境界,要做到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持续为全市文旅发展蓄能。要形成一个协作机制,和政府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生态旅游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