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居住空间设计中舒适性营造

2021-03-31李缘港张珈铭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舒适性厨房住宅

李缘港 张珈铭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1 居住空间舒适性定义

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住宅由单一室型逐渐向多室型发展,对于住宅的生活功能与私密性空间划分越来越明确,居住空间具有舒适性是衡量是否适合居住的条件之一。日本著名建筑师增田奏在其《住宅设计解剖书》中将居住空间设计比作一个美味的便当,便当盒类似于房屋样式,便当盒内饭菜的摆放位置和区分类似于房间的隔断,不同口味的便当类似于各种装修风格。

房地产市场也从曾经的需求量刚需问题上转移到品质提升与高端发展。从广义上说,室内空间弹性设计,就是创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需求变化的住宅环境。当房屋建筑面积在90m2以内,户型将被定义为中小型。在中小型房屋室内设计中,引入弹性设计的概念,创造能够满足人们动态需求的生活空间,从而增加居住空间舒适性成为热点话题。

2 居住空间功能划分

1950年至1960年间,我国从前苏联引入单元式的住宅设计模式,以内廊式布局为主。19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住宅发展史出现转折点——单元房住宅形式。每户有独立的单元入口,屋内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极大提高了私密性、功能性和空间整体性。

2.1 入口区域

自楼梯、电梯,或是别墅入,门廊是室内与室外的隔断,其功能体现在是否有必要在此处换鞋,实用性略低。门廊入内是玄关,对中国人来说,玄关是进入室内的第一道屏障,屋外的人无法直接看到屋内,屋内可以有短暂的遮挡,具有较高的防卫性,易于通风,有足够的储藏空间。

2.2 共开放区域

玄关入内,客厅是休闲会客的地方。作为整个空间的核心,要求室内宽敞明亮,有效利用自然光源,加大开窗面积,使视野开阔,尽量减少非承重墙体,使流线畅通。

客厅连接餐厅,当房屋面积过小时,采用视觉处理,形成隔而不断的空间效果。餐厅作为就餐之处,餐桌的大小,摆放位置,周边的活动空间都影响着人的舒适度。餐桌座椅的布置可分为围合型、直列型,若餐桌的尺寸最小为600mm*450mm,需留有适当的余地来适应人数的增加。

厨房与餐厅相连,不同于以前老上海的“筒子楼”,没有独立的厨房,在走廊上做饭或者在家中隔出小空间做厨房,如今有独立的空间专门做饭。厨房中必备的四件,冰箱、燃气灶、水槽和料理台,位置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规律,无论是“L”型还是“U”型厨房,可选用冰箱-水槽-料理台-燃气灶的安装步骤,是最适合中国人做饭顺序的排列方式。

2.3 私密区域

起居室应注意私密性,双人卧室不得小于10m2,单人卧室不得小于6m2,开间大于3.3m效果最佳。提升室内居住环境可考虑三点,首先,墙壁、地面选用隔音材料,噪音容差值在34dB~35dB;其次,所有光照在床的位置不能有光直射人眼,可选用壁灯进行局部照明,卧室整体照度标准为30lx~10lx,儿童房为150lx~75lx;最后,湿度在40%~60%,就寝温度在15~18℃,一层房屋需考虑地面防潮。

卫生间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必须空间,应注意干湿分离设计,在位置上离起居室较近为宜。

3 居住空间功能的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的目的旨在室内空间设计能随住户的需求随意改变功能,人们通常将室内设计固定思维,从静态设计出发,将室内功能与空间相呼应,空间划分越细,那么空间的灵活性,可改造性就越差。正如英国建筑家G·勃罗德彭特在《符号·象征与建筑》一书中所说:“人对于空间的占比及利用是有限的,人的活动不能占据所有的空间,使用者相对所处的空间必然会有‘余裕’。”这种余裕即空间的弹性。

人们对于住宅室内空间的使用应该是一个不断填充的过程,事先对空间进行规划,同时专门预留一定的空间,使未来使用中有空可填,比如,一间空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设置为一间娱乐室或一间储藏间,而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都来拜访,高朋满座,这时就需要将其变为会客的空间。

比如,以正常三口之家(父母及唯一子女)为例,其居住空间的划分在弹性设计的态度上有所差异。功能主义提倡空间与功能相应,可划分为主卧、次卧、书房、厨房、卫生间、客厅等,各个空间功能性明确,互不牵扯。20年后亦或更久,家庭的形式发生变化,可能变成三世同堂,原有的家庭空间划分不再合适,功能主义的设计面临瓶颈;而弹性设计在思考方案时加入预判性,在住户可接受范围内增加空间的可塑性,如,书房后期可改成儿童房,隔断采用轻质的非承重墙体,建筑构件可修理,替换,让空间在面临二次改动时不用大肆动工,减少经济开支与资源消耗。

4 舒适度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浅见泰司所著写的《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一书中对居住环境提及“居住环境是指围绕居住和生活空间的生活环境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我们居住的包含声、光和热等物理环境因素的实体环境,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等虚化的元素。”当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重合时,重合之处即室内环境,包含生活、娱乐、工作的功能特征。

近年来,城市居住空间设计中存在舒适体验差的弊端,具体表现在空间整合不合理;动静不分离;厨卫空间小;通风、采光、隔音差;室内管线不易维修更换等问题,导致住户居住舒适性低,居住体验差。

因此,弹性设计思维方式的出现,其特征普遍适用于住宅室内,增加了室内的可变性、灵活性、适应性以及发展性等动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住宅内的可调整、可变化、可发展的能力,以满足自身动态需求,延长住宅使用寿命,室内空间最大化利用。对于住宅室内设计,我们不能单纯的把它看作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行为,而应把它看作是动态、循序渐进的改造行为,强调的是渐进过程的设计,对未来的变化具有预判性。

5 结 语

房屋的舒适性营造,核心是人与环境。人是设计的中心,离开了对人心理要求的满足,设计便偏离了正轨。人需求舒适性居住空间,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住户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评价,高效的生活居住场所不仅体现在使用功能上,更是使用者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本文研究居住空间舒适性营造的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住户生理、心理的需求,使居住者的居住环境处在舒适、健康之中,使其生活品质可以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舒适性厨房住宅
Jaffa住宅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厨房真热闹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厨房跑出黏黏怪
基于Airpak的教室热舒适性优化模拟研究
萌萌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