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根本上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的思考与研究

2021-03-31冯泽伟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排查煤炭企业

文/冯泽伟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基石。分析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虽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整体好转态势,但安全形势开始进入一个瓶颈期、平台期,存在波动和反弹现象。特别是重大事故隐患是煤矿的最大“杀手”,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路径。因此,要深刻分析当前煤矿重大隐患治理存在的核心问题,从体制机制、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技术措施等方面入手,制定根除重大事故隐患的具体举措并切实落实,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矿井持久平安。

一、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极端重要性分析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隐患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事故的发生又是隐患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一次将重大隐患未排除而组织生产列入刑法内容。

所以,消除事故隐患既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又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必然需求,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需要。

二、当前煤矿重大隐患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问题

(1)管理思路粗放。部分煤炭企业管理者仍存在传统粗放式管理思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始终将生产能力置于企业发展第一位,认为只要产量达标,效益就有保障,关于安全生产的办法、规定、措施停留在制度层面,思想上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

(2)为规避责任而隐瞒事故隐患。随着国家、地方及行业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煤炭企业为了躲避责任、规避行政处罚风险,人为隐瞒重大隐患,导致煤矿长期“带病运转”。

(3)存在侥幸心理。个别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由于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只要不出事故就是安全达标,而忽视了重大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

2.能力不足问题

当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问题仍相对突出,主要表现为:专业业务功底不够扎实,不能深刻认识双重预防机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超前预防、超前排查隐患的能力不够;对发现的重大隐患缺乏科学有效的整改思路和治理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担当意识不强,推脱管理责任;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能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

3.体制机制问题

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人员不到位等现象。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受定岗定员影响,存在压缩管理机构及缩减安全生产专业管理人员现象;小型煤炭企业受成本管控影响,此类现象更为突出。由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管理责任重叠现象,责任划分存在“模糊边界”,导致个别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在治理重大隐患过程中,由于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实现闭环管理,出现治理不彻底或者反复出现等问题。

三、消除重大隐患的有效措施

1.根除思想上的“隐患”

众周所知,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机、物、环、管等多个环节,包括采掘、机电、运输、通风等多个管理项目,灾害动态变化性显著,造就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危性、复杂性、多变性。安全风险、安全隐患始终伴随着煤矿生产全过程,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坚决消除思想上的安全隐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使之常态化、制度化。煤炭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文化熏陶,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消除重大隐患的具体举措

(1)健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煤炭企业在制定隐患排查制度体系时应当以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为准则。

一是严格围绕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方针、标准规范、行业规定完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要体现制度的严谨性,特别是涉及交叉业务时,必须要有明晰的责任分工,不能出现责任空白区,要形成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和责任追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结合煤矿地质、产能、设备及人员配备等实际情况,分专业、分类别制定科学规范的闭环管理流程,要重点防范人为因素造成重大隐患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四是要体现灵活性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重大隐患管理制度既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应现场的多变性,又要注重制度的作用发挥效能。

(2)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煤炭企业在落实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注重系统平台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文字作为支撑,信息化手段可将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清单电子化,实现“一图两清单”的数据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二是正确认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二者既不是先后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伴随着安全生产全过程始终需要加强管理的两个最为有效的切入点,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管控。

三是认真细致开展好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严格落实各职能部门、各层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安全生产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四是要定期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五是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作业项目,对于井下动用火工品、电火焊等高风险项目要严格审批、严格监督、严格管控,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和隐患。

(3)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煤炭企业要注重从提高人员素质角度入手来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一是在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中将隐患排查治理列为一项重点培训内容,强化隐患分类、排查方法、治理措施、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措施等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隐患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治理能力。

二是要提高顶板、通风、煤尘、水文地质等易造成群死群伤专业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的辨识能力。

三是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机制,及时对在治理隐患中做出积极贡献的相关人员给予奖励激励。

四是在自身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借助科研院校、科研单位的先进技术排查治理重大隐患。

(4)保障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煤矿企业要制定完善资金保障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保障资金投入。主要负责人要保证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有效实施,建立专用台账、足额提取、规范使用。始终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特殊情况下要有特殊审批机制,严防因资金审批流程或者成本原因导致重大隐患无法治理现象。定期对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核查,保障隐患排查治理资金落实到位。

(5)强力实施“闭环管理”模式。安全隐患重在整改落实,要强力推行“闭环式”隐患排查治理模式,严格按照“谁主管、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抓好责任落实。对每条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整体性的、系统性重大隐患,必须立即停产整顿,直至隐患消除并验收确认后方可恢复生产。实施检查、登记、治理、验收、销号等全过程跟踪管控,坚持做到“严查”“严管”“严治”,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6)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煤炭企业重大隐患涉及范围广、整改难度大、造成后果严重,所以必须建立群防群管群治机制,动员党政工团各方力量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大格局,把各级组织优势和群众的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排查煤炭企业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