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改革后安庆市大龙山林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探讨

2021-03-30金怡虎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政林场森林资源

金怡虎

(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安徽 安庆 246005)

国有林场改革使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传统生产木材转变为保护培育森林提供生态服务。改革后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将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确定为林场的中心工作,一方面林场要管理好森林资源,担负起国家生态保护的骨干作用,另一方面要精简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林场管理范围广、地域开放,森林资源管理面临挑战,总结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加强林政管理的措施,以更好保护森林资源。

1 林场基本情况

1.1 森林资源概况

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创建于1953年,属宜秀区政府直管林场,位于安庆市区北部,距市中心10 km。地跨30 37′26″~30 41′33″N、116 59′35″~117 05′15″E。全场总面积1246.5 hm2,全为林业用地。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1192.1 hm2,占95.6%,商品林面积52.3 hm2,占4.2%,辅助性林地2.1 hm2,占0.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888.2 hm2,占71.3%;全场的森林覆盖率为71.3%。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43652 m3。

1.2 林业生产

目前,林场林业生产主要是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已停止木材生产,禁止商业性采伐。林场以森林旅游为林业产业,已建有乌龙溪景区,开展森林旅游。

1.3 机构设置与人员

林场现设场长1名、副场长3名,设有办公室、林政、育林、公园办、防火办5个科室,下设龙王庙、竹塘、三孔桥、无量塔4个管理区

林场现有职工53人,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3人。此外,有高级工7人;中级工16人;初级工12人。

2 林政管理工作现状

2.1 林政管理有利条件

大龙山林场距离市区为10 km,距市区很近,面积仅有1246.5 hm2,为城郊中小型林场,林地集中为一片,便于林政管理。境内95.6%森林为国家公益林,一直以来按国家公益林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2.2 侵占林地现象突出

近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程项目繁多,土地需求变大,土地价值日益升高,出现了占用林地的问题。由于林场地处市郊,侵占林地情况更加突出,主要分为几种类型(1)“青山白化”现象突出,周边村民及部分市民侵占林地建坟墓,往往采取水泥硬化,占用较大面积,对林地破坏很大。(2)交通、广电等部门占用林地进行工程建设(3)周边村民占用林地种植枇杷、柿等经果林

2.3 盗挖树桩、偷采野生植物、偷猎野生动物成为典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去主要发生偷盗伐林木,以获取木材取得经济利益。现在,偷盗林木几乎没有,主要是偷盗挖树桩、偷采野生植物、偷猎野生动物,以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且更具隐蔽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林政管理体系力量薄弱

林场现已建立了场—管理区二级林政管理体系,划分责任区并明确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责任书。建立了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森林管护制度、森林防火制度,但管理力量仍然薄弱,主要表现为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全场林政管理人员高中以下占50%;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达55岁,50岁以上占50%;过去林场效益差,连续5年没有进年轻人,人员出现断代。近五年,将有7~8名在岗人员退休,熟悉林场森林资源情况的人员将更少。

3.2 管理手段仍然落后

目前,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技术基本上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主要靠人管,人海战术,费时费力,并且信息化运用程度低,已不适应现代管理需求。林场虽已建立了巡护管理系统,但在实际管理中运用的少,新技术、新方法运用慢,与育林、防火等部门沟通不畅,有些管理环节脱节。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整。

3.3 森林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落后

林场现有林道虽覆盖全林场,但林道遭水毁,多处路段被杂灌覆盖。护林点房屋破损,以致废弃。管理区饮用水困难,网络不通畅。

3.4 林政执法主体缺位

由于林场为事业单位,没有林业行政执法权,发现违法行为,需要上报区林业局,由区林业部门处理,不能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4 加强林政管理的对策

4.1 转变管理理念,建立适宜改革后管理机制

4.1.1 建立合适的内部管理机构。目前林场将森林管护、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造林等工作分解到不同科室。在以木材生产为主时期,这种机构设置和功能划分是适合的。但国有林场改革后,可以将这些功能统合到资源管理科,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要求基层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工作应在巡护中同时做到。

4.1.2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加强管护力量。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进行,森林管护人员必将减少,有必要通过购买服务,向社会招聘护林人员。吸收年龄轻、责任心强、地形熟悉的人员进入护林队伍,可吸收周边村民。

4.1.3 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每年都要对现有的林区道路进行砍灌,维护受水损坏的道路,保证巡护道路畅通,保护巡护道路系统。配齐电脑、执法仪、GPS等信息化管理基本设备及通讯网络开通,建成森林资源管理网络,保证管理信息交流及时。

4.2 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管理手段

4.2.1 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了应对国有林场改革后人员减少,避免人海战术,提高效率,建设健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势在必行。通过合理布局在全场进出山路口安装视频监控保证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首先延伸管理时间,实施了24小时监控,其次便于提取证据,还能震慑林政案件的发生。针对特殊时间、地段,还可以设立移动视频监控。

4.2.2 巡护管理系统和人工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强管护监督检查。转变林政管理思想,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用好现有巡护管理系统,加强护林员的日常巡护管理,辅助以人工定期巡查山场和不定期抽查山场,加强林政监督检查。

4.3 改善管理方法,进行智慧管理

认真做好林政案件统计分析,通过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型,总结案件发生的规律,采取不同管理方法,以提高效率。针对侵占林地行为,主要发生在居民区附近山地特点,加大近山人工巡护频率。对“青山白化”现象,分析事件多发生在冬至前后夜间的特点,组织冬至期间夜间巡逻山场。对于野生动物的偷猎主要发生在冬季,因此要加强冬季的进山口检查。积极利用“林长制”机制,和周边13个村建立森林保护联系,建立联防机制,通过工作会议、走访等形式,互通森林保护信息。

4.4 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生产经营活动强调生态功能,提供生态公共产品,首先受益的是周边村民。客观上为建设良好管理环境,减少管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需要教育引导,可采取具体措施为:(1)采用写标语、树标牌、作报告宣讲等形式,在周边农村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每年每村宣传1~2次。(2)通过开发旅游等形式,扩大与周边村及村民共同体利益范围。

4.5 严格执法,加强对林政案件的查办

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森林资源执法管理的 必要性,通过林业执法,为森林资源保护划道红线. 政府相关部门和检察院是行政、司法的执法部门,加强与林业、城管、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交流沟通,加大林政案件的查处力度,发生一起,查处一起,通过对林政案件的查办,为法律立威,通过新闻报道、张贴公告等形式将典型林政案件处理结果予以公布,以达到警示作用。

4.6 科学进行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的破坏有人为和自然两大因素,要掌握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就要掌握森林资源变化规律,以采取相应对策。为此应采取措施为:(1)加强历次资源调查工作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监督,确保获得准确可靠数据;(2)逐步建立林场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针对目前林场森林资源调查及监测工作现状,因林场的森林资源数据底数不清,需要重新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以摸清现有森林资源数据。(3)确定监测方案,加强野外调查。建立资源调查固定标准地,取得可靠对比数据。同时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抓好基础数据、图表的收集、整理,尤其是林场边界,要用ARGIS等软件绘制、记录。平时注重搜集森林经营相关的数据、图表、文本或电子材料,真实反映森林经营活动及效果。通过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总结出林场森林资源变化规律,科学保护培育森林,达到永续利用目标。

5 结语

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围绕森林资源中心工作,首先改革管理机构、改进管理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其次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持之以恒认真做好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总结森林资源变化规律,科学保护培育森林,促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政林场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新时期林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①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林场住宅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