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花开

2021-03-28温圣魏

老区建设 2021年3期
关键词:南康搬迁户长生

新就业  新生活

“梦想花园”社区是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这是南康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建设安置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搬”出贫困户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走进社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柏油路面干净清新,楼房规划整齐,幼儿园、卫生所、警务室、电商超市、网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这个梦想花开的地方,每天都孕育着新的希望。

“精准扶贫暖人心,安居乐业赋新篇。”在南康区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王小荣的家门口贴着这样一幅崭新的红对联。简洁明亮的新房,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冰箱、电视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门口的对联最能代表我现在的心声。”贫困户王小荣快人快语地说道。

王小荣,今年42岁,曾是南康区龙回镇油田村坳背组贫困户。搬迁前,王小荣住在离城区20公里的大山深处,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都得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买,一家人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清苦的日子。

2018年,在区、镇、村干部的倾力帮扶下,他搬到了位于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家具产业园“梦想花园”小区。

“现在的生活跟搬迁前相比,差别真是太大了,不仅眼界开阔了,心也跟着敞亮了,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王小荣感慨地说。

贫困户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或就业、或创业,生活发生了巨变,王小荣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乐业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最简单、最直接的追求。从住在“嘈嘈切切雨珠弹,大珠小珠落地盘”的破旧房屋,到搬进宽敞明亮的小区楼房,是“安居”;从打零工、收入微薄到稳定就业、年年增收,是“乐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像王小荣这样的搬迁贫困户看到了生活新希望。

“刚开始村干部跟我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搬到城里去住,我心里总感到不踏实,后来他们从各方面帮扶我,让我彻底打消了顾虑。”王小荣说。区扶贫办易地扶贫搬迁业务负责人伍人营还多次上他家耐心讲解动员搬迁。2018年8月,他父亲去世,腾不出时间来搬迁,龙回镇镇长肖玮在了解情况后,亲自带领干部协助搬迁,这让他非常感动。“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扶贫干部这么关心帮助我,我今后要以積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后续怎样让贫困户“搬得出、有就业、稳得住、有奔头”才是最关键。

为此,南康区依托千亿家具产业集群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优势,制定了“产业+就业”的重点帮扶政策,鼓励搬迁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与园区企业对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

“现在我在南康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的“就业扶贫车间”上班,工作比较稳定,每个月工资近五千元,而且工厂离家不到2公里,上下班非常方便。现在有了稳定的就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保障。”王小荣笑嘻嘻地说。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附近上学。“搬到这里住后,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山路了。同时我老婆也在附近的制衣厂上班,我们夫妻俩下班之后还可以照顾孩子,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南康区结合千亿家具产业集群解决搬迁贫困户“搬得出,有就业,有收入,稳得住”的做法,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赞扬,被评价为“搬迁入住率最高、后续帮扶最有力、贫困户最满意”。

挪“穷窝”创新业

初夏时节,百草芬芳、繁花似锦,连空气都是清香的味道,池塘边青草郁郁葱葱,不时有鸡鸭“嬉戏打闹”,池塘中成群的鱼儿在吃着青草,悠然自得。走进浮石乡高洲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刘长生的承包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溢满田间地头。

“你看,这些即将上市的1000多斤草鱼,形势特别好,市场价格也好,全年的产值可达到7万元以上。”刘长生高兴地说道。

刘长生是浮石乡高洲村人,过去一家人种植几亩薄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刘长生享受了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一家3口搬迁至浮石乡圩镇安置点的新家。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长生承包了20余亩地,发展养殖业,养殖鱼塘4.8亩、家禽400余羽、牛3头,种植青草10余亩。真正实现了创业脱贫致富。

“我现在养的鱼,都是用青草喂养、肉质可口,品质好,不愁销路,往往一上市就卖完了。”刘长生介绍。刚开始,由于没有掌握养殖的创业技术,效果不好。在乡村干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长生参加了区里举办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班,提高了养鱼的技术水平,还享受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在解决了技术和资金瓶颈后,刘长生发展种养的干劲更足了。

“我要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现在我已经通过工商注册登记了农民合作社。摘掉了‘穷帽子,要感恩党和政府,回馈社会,我还雇请了周边贫困户到自己基地务工,帮助他们实现稳就业、稳增收、早脱贫。”刘长生信心满满地说。

全区依托千亿家具产业和蔬菜、油茶等特色农业,建设“扶贫就业车间”、就业产业基地,对搬迁户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对接企业295家,发布就业岗位3870个,帮扶搬迁贫困户就业2138人,月人均工资在3500元以上。政府还在安置小区大力开发保安、保洁、农村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93人,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全覆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南康区始终坚持安置点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重点突出‘产业+就业‘培训+就业,着力在贫困户稳就业、强增收上下功夫。稳就业是贫困户脱贫最有力的保障。”该区扶贫办主任陈超峰如是说。

壮阔大迁徙,一步跨千年。沐浴在精准扶贫的就业暖阳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的“南康实践”,让脱贫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的誓言得到有力践行,一户户搬迁户“搬”出了希望、“搬”出了信心,实现了“搬得出、能就业、稳得住”,有质感、更有温度的小康生话。

作者简介:温圣魏,赣州市南康区社保局。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南康搬迁户长生
南康区:“三融合” 振兴美丽乡村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江西南康千亿产业逆势上扬的秘密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南康家具业:中部转型新样本
赣州市南康区筹建家具希望学校
桃花朵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