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纳百川 异彩纷呈

2021-03-28康尔

曲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曲艺少数民族教材

康尔

期待多年,曲艺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终于出版了。这是曲艺界、教育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这本教材的初稿,本人曾经应邀审读过。再次翻看付梓之后的文本,依然能感到有股海纳百川、异彩纷呈的气息扑面而来。显然,曲艺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具有开创性

该教材的观照对象,是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中所有少数民族的曲艺。采用如此开阔的视野,涵盖如此缤纷的内容,在教材编写史上是较为罕见的。长期以来,在曲艺界较少见到正式出版的曲艺专业教材,遑论对于面广量大的少数民族曲艺的描述与概论了。因此,称其为首创应该不为过。

起源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表现样式多彩多姿。有的以说为主,有的以唱为主;有的且说且唱,有的似说似唱;还有的既说又唱、载歌载舞并融汇了传统戏曲的诸多表演方法。后来,中华民族一切说唱艺术统称为曲艺,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那是在1949年7月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得到确认的。最近若干年来,中国曲艺家协会一直在推广“大曲艺”这个概念,其精妙之处,在于可以将56个民族的民间说唱视为一个整体,归为一个类别,以便不同民族的说唱艺人相互学习、携手并进、共谋创新与发展。

这本教材的编写者,正是站在“大曲艺”的制高点上,梳理了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历程,提炼了少数民族曲艺的主要成就,厘清了少数民族曲艺的区域分布,并对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白族、朝鲜族等55个少数民族的曲种一个不落地进行了详略适度的介绍。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其意义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中华曲艺的大繁荣、大发展,甚至溢出了曲艺本身。有了这本教材,许多少数民族的曲艺,结束了有渊源无记载、长期以来名不见经传的历史。有了这本教材,许多少数民族的曲艺人,从此走出了有传承无名分、归属长期不明朗的困惑。

第二,具有实用性

曲艺的源头虽说可以追溯到先秦,各民族的曲种虽说也已经突破了500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曲艺界的人才培养还一直在沿用口傳身授、名师带徒的古老、传统模式。曲艺的教育与传习,也一直游离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外。

近年来,在中国曲协的反复呼吁与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与积极支持下,曲艺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层次的曲艺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至少有8所普通高校率先开展了曲艺的本科教育,至少有8所高职院校开展了曲艺的大专教育,至少有16所中专学校在培养曲艺的创作、表演人才。此外,还有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内的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了曲艺鉴赏类课程。有些高校及科研院所,还在培养专攻曲艺的硕士、博士。当人们在为这一变化而鼓与呼的时候,同时也发现教材的匮乏成了曲艺发展的瓶颈。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教材的编写又是需要经过一段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曲艺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的出版,真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曲艺教育的燃眉之急。

编教材不是写专著,原则上是不鼓励别出心裁、自由发挥的。一本合格的教材,较之于个人专著,要求条理更加明晰,观点更加公允,论述更加缜密,语言更加规范。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审视这本教材,其编写者还是严谨、慎重、注意学术规范的。尤其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重要曲种、经典作品时,编者还为读者遴选、准备了相关的音频与视频。只需扫一下书上的二维码,便可听到、看到许多精彩的表演,进而使得这本教材的实用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具有奠基性

在这本教材中,描述显然多于论证,介绍也多于阐释。但是,前半部分的几个章节理论色彩还是较为浓厚的。编者论述了少数民族曲艺的基本属性、分类方法,追溯了少数民族曲艺的起源、发展及审美追求,从创作题材、表演技巧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少数民族曲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对少数民族曲艺的区域分布做出了理论、数据兼备的阐述。这些全景式的描述与介绍,为中华曲艺史论,尤其为少数民族曲艺史论的进一步研究,划定了红线,奠定了基础。

2011年,长期隶属于文学的艺术学升格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了。学科目录的这一变化,为曲艺学的最终设立带来了曙光、增添了新的希望。作为中国艺术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曲艺学,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它在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地位。因此,曲艺界应为曲艺学的最终建成做好必要的准备。诚然,曲艺理论大厦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在学科建设尤其是新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开疆辟壤、划定红线、搭建框架的基础工作,必须先行,且须尽快完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教材,可以说它为曲艺学大厦的建构,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照。对于曲艺理论的深度研究,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当然,一本优秀教材的形成,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多次修订与完善。这本教材的不足之处,正如编者在后记中所言:“该书的编写尽管经过艰苦的努力,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少数民族曲种的收集中,流传下来的资料很少,可能有的就没有收集进去,这部分只能留下深深的遗憾。”我们相信,该教材在修订、再版的时候,一定能够弥补上述缺憾,使之更具开创性、实用性以及奠基性。

(作者: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曲艺少数民族教材
Jiao Ayi| 《娇阿依》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教材精读
《曲艺泉城》
少数民族的服装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