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都区奶牛结核病净化情况解析

2021-03-28徐志春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易感性病牛结核病

徐志春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畜牧兽医局 746000)

牛结核病症状及危害: 牛结核病是牛感染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出现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性传染性疾病,病变特征表现为组织器官出现结合结节性肉芽肿与干酪样、钙化坏死病灶。OIE把结核病列为法定的报告性疫病,我国把牛结核病列为二类动物性疫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统计发现,每年全球结合病发生病例数在1000万左右,死亡病例达到300万例,是引发人类死亡最多的单一性传染性疾病。我国结核病感染人数达到5.5亿人,有500万患者属于活动性肺结核,每年有约130万患者发病,死亡病例达到13万左右,其他传染性疾病,肺结核死亡率非常高。活动性肺结核在世界范围内达到第二位,位居印度之后。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牛结核病当中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达到7%,而结合病人感染牛分枝杆菌达到10.6%。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指出,哪些国家有牛结核病问题存在,始终会对这个国家人群带来巨大威胁,只有将牛结核病扑灭掉,才能大幅提高控制人类结核病的效果。我区奶牛业发展过程中过去出现一些牛结核病,为了我区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探索研究牛结核病净化措施,现结合我区某奶牛养殖场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1 病原及其致病特点

牛分枝杆菌是引发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禽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也能导致该病的发生。牛对于牛分枝杆菌具有很大的易感性,特别是奶牛与水牛易感性更高。牦牛与黄牛相对次之,鹿、猴、猪也具有易感性,山羊、绵羊、马很少见。人也具有易感性,并会传播给牛。奶牛通常为13d左右的潜伏期,还有的达到数月以上。有的病牛表现为慢性经过,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等症状。常在腹股沟、下颌、乳房部位发现硬肿的淋巴结,无痛热,体温处于正常水平,很多病例缺少明显的症状。

2 某奶牛场发展概况

某奶牛场养殖规模不大,现存栏30多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和增加经济效益,决定从外定引进基础奶牛,情况较为复杂。牛场虽然每年开展结合检疫工作,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没有发现可疑牛和阳性牛。但是我区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居民身心健康,每年下发文件,督促业务单位按照动物防疫法,按照传染病管理条例组织专业人员到场检疫检测,按照奶牛结核病检测程序对引进此批奶牛严格检测和隔离观察,发现1头疑似阳性,严格按照传染病处置方法进行处置。至今未发现此病。

3 奶牛结核病的检疫

3.1 准备材料

诊断过程当中应用的试剂和相关药品主要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和有效期内应用的结核菌素与生理盐水。主要应用的工具包括刮须刀以及电动推剪、游标卡尺、5mL的注射器、1mL人用皮试注射器、防护用具和消毒液。

3.2 操作方法

根据《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规范的开展各项操作:

3.2.1 处理注射部位,把牛只合理编号之后,选择侧中部以上1/3部位进行剪毛。对于三个月当中的犊牛可以选择肩胛部进行剪毛,面积应达到10cm2,对手术中间皮皱厚度通过卡尺进行测量,并将相关的记录充分做好,手术部位不应当有病变出现。

3.2.2 注射剂量: 大小牛知均进行0.1mL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注射(含2000IU)。

3.2.3 注射方法: 手术部位运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定量进行皮内注射,手术部位注射之后应形成小疱。

3.2.4 注射次数以及反应观察,手术部位注射之后72h进行判定,对局部有无肿胀,热痛情况进行观察,皮皱厚度运用卡尺进行测量,将详细记录工作充分做好。

3.3 判定标准

根据《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相关要求进行判定:

阳性反应: 炎性反应在局部较为明显,皮厚差在4.0mm以上。

疑似反应: 局部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应,皮厚差在2.0~4.0mm。

阴性反应: 没有出现炎性反应,小于2.0mm的皮厚差。牛只被判定为疑似反应的,在开展第一次检疫两个月之后。再次进行检疫,如果依然属于一次反应,2个月之后再次进行复检,依然是疑似的,便可判定为阳性。

3.4 控制与净化

3.4.1 捕杀与生物安全处理。对于病牛和阳性牛运用高压电击法进行捕杀。并根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相关要求对于病死奶牛和捕杀的奶牛严格的进行掩埋处理: 掩埋地点必须要科学选择,不可再接近水源、河流以及居民居住区、村庄、学校和动物饲养场区域上掩埋;病死牛的尸体在进行焚烧处理之后,认真掩埋,保证掩埋质量;将生石灰根据2cm厚铺于坑底;完成掩埋之后,夯实埋土,病牛尸体上不应当相距地面达到1.5m以上;严格消毒地表环境。

3.4.2 保证检疫频率,做好隔离工作,落实各项消毒措施。

4 讨论与分析

4.1 牛分枝杆菌不仅在牛群间传播,同时还会传染人类,对牛养殖业危害巨大,还会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所以应当对牛结核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防控。在做好牛群净化工作基础上,做好牛、人间相互传播,做到同防同控的效果。

4.2 运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试验开展检疫工作,对阳性牛于发病牛及时的捕杀,做好隔离消毒,对奶牛结核病防控和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加强检疫,提高检疫频次与密度,对于奶牛结核病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每年检疫工作应当在2次以上,对于20日龄奶牛全面进行检疫,对病死牛与阳性牛及时进行捕杀,达到控制和净化的效果。并保障补偿经费,不然会对捕杀措施的落实带来很大影响。

4.3 运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试验对奶牛进行检疫,还有可能存在漏检人或禽分枝杆菌感染牛的情况出现,所以还应当对检测方法不断的优化与改进。然而庆幸的是,奶牛感染人或禽分枝杆菌之后常常出现局部感染,遭受感染的牛体外排菌可能性不大,导致牛群结核病流行,或者把结核病传染给人或禽几率也比较低。

4.4 奶牛场如果能够坚持运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试验对牛场牛群进行检验,每年开展2次以上检疫工作,能够将阳性牛以及病牛及时的检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确保奶牛结核病的传播蔓延,达到净化奶牛结核病的效果,减少各类损失。

猜你喜欢

易感性病牛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CD14启动子-260C/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