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水行舟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验案举隅※

2021-03-26张朝阳李品川张朝晖

中医药通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舟跛行血虚

●张朝阳 徐 强 李品川 张朝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局部表现,其形成的主因在于下肢的大、中动脉长时间受累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的闭塞,使下肢血流不畅。其早期症状为患肢麻木、发凉、疼痛、肿胀等;随着闭塞程度的加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甚至出现坏疽导致截肢,甚则危及生命[1-2]。

本病属于中医“脉痹”的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于此病的病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观点,如《灵枢·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普济方》云:“夫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而成痹也。”《诸病源候论》对此也有相同的论述:“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类经》则曰:“阳明有病脉痹,时身热,阳明者燥金之气也,其合大肠与胃,燥气有余,则血脉虚而阴水弱,故病脉痹。”

从历代医家对于此病的观点可知,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因寒致瘀、因虚致瘀、因热致瘀。三因均可导致血瘀脉中,以致脉道不通,形成“脉痹”。然笔者于临床中,所见多是因虚致瘀,其中气阴两虚、血虚瘀阻较为常见。气为血之帅,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之母,濡养气的生成。气虚则血行无力,阴虚则脉道干涩,致血行不畅,瘀阻脉中;血虚则气的化生不足,而气不足则血难行,血难行则致血瘀脉中,进而形成“脉痹”。故笔者以此二证为出发点,凝炼增水行舟法,以期使脉道不通得以改善,相关症状得以缓解。

增水行舟法由清代温病学大家吴鞠通首先提出,并用于治疗津亏热结便秘。但是,该法还可以用于治疗血栓性的疾病,例如脑卒中、冠心病、静脉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3]。增水行舟法的精髓在于“水”与“行”。“水”不单单是指有形之水,更多的是指具有滋润、濡养功效的无形之“水”。“水”生则脉道通利,“水”盛则舟起;“行”则是指推动之力,关键在于气的运动,气盛则行舟有力,气虚则舟滞不行。此法用于临床时,可分为:益气养阴通络,增水行舟;养血活血通络,增水行舟。在此列举典型案例,剖析其中机理。

1 病例介绍

1.1 益气养阴通络,增水行舟李某,男,54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发凉、麻木伴间歇性跛行6 月余。辰下症:双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心烦寐差,自汗频频,饥不欲食,二便调,舌紫暗少苔,脉细数。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0年,血压最高为180/90 mmHg,平素自行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佳。吸烟史30 年,日均10 支,无饮酒史。专科检查:双足皮色苍白,皮温低,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麻木明显。ABI指数(踝-肱指数)示:左侧0.70,右侧0.65;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下肢股浅动脉中上段狭窄(估计狭窄率50%),右下肢股浅动脉中下段狭窄(估计狭窄率50%)。西医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诊断:脉痹,辨为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滋阴通络,增水行舟。药用:黄芪20 g,当归20 g,合欢皮10 g,酸枣仁3 g,地龙10 g,桂枝10 g,麦冬20 g,玄参20 g,陈皮10 g,茯苓10 g,白术10 g,甘草10 g。14 剂,水煎服。

2019年10月31日二诊:双下肢发凉症状减轻,双足皮温皮色好转,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略改善,麻木、间歇性跛行略有好转,睡眠明显好转,但仍时有自汗。舌略紫暗。守上方加牛膝10 g,桃仁10 g,红花10 g,人参6 g。14剂,水煎服。

2019 年11 月20 日三诊:双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双足皮温恢复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无自汗,寐可。随访半年,病情控制可。

按《景岳全书》云:“血必由气,气行则血行,故凡欲活血,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笔者在临床中按照治血必先治气的原则进行治疗。此证的根本在于血与气,治血先治气,须佐以滋阴增水。气行水行则血不滞、不瘀;气足水足则舟起、舟行[3]。故在初诊时采用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当归、地龙、桂枝。方中以黄芪益气补虚、行滞通痹,为“增水行舟”积攒“动力”;佐以当归、地龙、桂枝活血通络,可作用于壅滞脉道中的瘀血;因患者初诊时阴虚证明显,兼有热扰心神的表现,如寐差,故以酸枣仁、合欢皮养心安神,再配合滋阴增水药物玄参、麦冬两药相须为用,起到滋阴清热,增水行舟的作用;以茯苓、白术、陈皮、甘草顾护脾胃,增强脾胃布津行气。二诊时皮温皮色好转,睡眠好转,但麻木、间歇性跛行缓解不甚明显且仍伴有自汗,此为气虚血瘀之证,遂以原方加桃仁、红花以加强原方活血之效;牛膝引血下行,活血通经;人参顾护气血。三诊时患者上述主要症状缓解明显,兼症基本痊愈,随访半年,病情控制可。总览全方,益气养阴通络,增水行舟之法贯穿始终,益气活血通络配合滋阴增水之法,使瘀血如水中行舟,终获良效。

1.2 养血活血通络,增水行舟王某,女,58岁,2019年9月7日初诊。主诉:双下肢麻木、皮肤干燥脱屑伴间歇性跛行1 年。辰下症见:双下肢麻木,皮肤干燥脱屑,间歇性跛行,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纳差,寐差,二便可。舌紫暗,苔有瘀斑,脉沉涩。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0 余年,血压最高为180/100 mmHg。无吸烟、饮酒史。专科检查:双下肢皮温略低,皮色苍白,汗毛脱落,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ABI指数(踝-肱指数)示:左侧0.60,右侧0.70;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下肢股浅动脉上段狭窄(估计狭窄率50%~60%),右下肢股浅动脉中下段狭窄(估计狭窄率50%)。西医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诊断:脉痹,辨为血虚瘀阻证。治法:养血活血通络,增水行舟。药用:丹参30 g,黄芪15 g,当归15 g,茯苓10 g,鸡血藤30 g,酸枣仁6 g,麦冬10 g,玄参10 g,远志10 g,白术10 g,山药10 g,陈皮10 g,阿胶10 g(烊化),甘草6 g。14剂,水煎服。

2019年9月25日二诊:麻木、皮肤干燥症状缓解,间歇性跛行缓解不明显;睡眠、纳差好转,面色略有好转,舌苔瘀斑仍在。此为血虚之象已缓解,而血瘀之症仍存,故去酸枣仁,黄芪改为30 g,加桃仁10 g,红花10 g,莪术10 g,地龙6 g。14剂,水煎服。

2019 年10 月13 日三诊:皮肤干燥脱屑好转,麻木、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面色恢复,纳寐可,舌苔瘀斑消退。随访半年,病情控制可。

按《灵枢·脉经》曰:“人始生,先成精……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脉道以通,气血乃行。”此证的关键在脉与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于脉中,有碍于新血的生成,血为气之母,血虚则气无从所生,气虚则血瘀更甚,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笔者在临床中从养血活血通络,增水行舟为切入点,血生则气生,气行则血活,养血活血为首要目的,故初诊用养血活血通络之鸡血藤、丹参之药对。鸡血藤活血补血,丹参活血祛瘀,两药相配伍,增强养血活血,增水行舟之功效;患者血虚生燥,当以阿胶、麦冬、玄参滋阴养血润燥,加强增水行舟功效;当归、黄芪益气补血活血;寐差、纳差、面色苍白,此为心脾两虚,故以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以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甘草健脾益气。二诊时患者血虚症状缓解,血瘀仍存。此应着重加入活血祛瘀药,以桃仁、红花、莪术、地龙行破血活血通络之效,并增加黄芪用量,以防药性过猛伤正。三诊时患者基本痊愈。纵观全方,突出养血活血,增水行舟之法,善于从血论治,血通舟行。

2 心得体会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认为此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阻于脉络之中,致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无论是气阴两虚证,还是血虚瘀阻证,治疗的首要目的便是增水行舟,使脉络之中的瘀血得散,营血运行流畅,临床中可以此为切入点,重用黄芪、当归为增水行舟之基础。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之功效;《景岳全书》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活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黄芪长于益气补虚,行滞通痹,可为“行舟”提供“动力”;当归重于补血活血,血化生有源,则倍“增水”之功,故重用两药为增水行舟法的基础。

若辨证为气阴两虚时,在上述基础上更需加强滋阴增水之力。研究[4]表明,阴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较常人有所变化,具体表现为:血沉增快、血浆比黏度增高,从而使血瘀于脉中,致脉络不通。另有研究[5]表明,滋阴增水药(天花粉、玄参、麦冬、芍药、石斛等)可以助黄芪、当归行增水行舟之法,从而改善脉络中的瘀血。若辨证为血虚瘀阻时,则在重用黄芪、当归的基础上,加鸡血藤、丹参、阿胶、白芍、紫河车等补血活血药。血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气的生成与运行离不开血的濡养。丹参、鸡血藤等作为常用的补血活血药,可以在重用黄芪、当归的基础上,通过补血活血来增强气的生成与运行,从而达到气行瘀血散的功效,实现增水行舟。此外临证时,还需兼顾兼证,以增水行舟法为基础,着眼整体,辨证论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增水行舟法作为一种中医治法,不应仅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症,而应广泛用于治疗病机为气血津液亏虚及其运行不畅的疾病,中医理论中所阐述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亦是此理。相同的疾病,病因病机的不同,治法自然不同;若是病因病机相同,即便是不同的疾病类型,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治法。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猜你喜欢

行舟跛行血虚
施宛林
——江南烟雨行舟海报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似烟火,似红尘,似你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