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2021-03-25林菁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20期
关键词:动态控制造价管理技术

林菁

摘 要: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主要为分阶段式管理,导致整个工程中造价管理出现断层,各个环节数据连接不畅,信息共享存在障碍,弱化了数据分析功能,使得造价信息不够精准。而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中可实现虚拟仿真、协同管理、图价一体,实现全程化、全要素、动态化造价管理。

關键词:BIM 技术;造价管理;动态控制

1 BIM 技术概述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deling)技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形成的多位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依托于可视化、数字化技术,在虚拟空间建构起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建构工程数据库,为工程建设提供具体的信息及信息共享平台,继而进行协同作业。BIM技术在应用,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协同各环节施工,提前判断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系列问题,制定应急对策,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降低投资成本。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 直观展示信息

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可建构起三维可视化立体模型,直观展示建筑方案、建筑构件及其参数。利用BIM技术还可将工程目标展现出来,帮助施工人员及造价管理人员提前了解施工全程及施工效果,减少工程风险,为工程建设各环节顺利完成提供参考。

2.2沟通传递

应用BIM 技术可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预演出来,并保存各类数据,与此同时将数据发送给工程建设各个部门,各部门对信息进行汇总,就项目开展讨论、分析、决策等。基于BIM实现信息交流共享,数据可在不同部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实现有效衔接,提升的数据等信息的准确性,便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作。

2.3碰撞检查

通过建构BIM模型,提前对工程施工进行碰撞检查,防止在工程施工中管道与构件之间出现碰撞冲突,使设计人员可对其进行针对性修改。基于模型进行变更,可更为全面的汇总工程量的变化。

2.4准确计算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可全面保存处理数据,如市场价格变动等。另外在施工中建构5D模型,对施工阶段进行动态监控,基于此,更有针对性地对施工中人员、材料、资金等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各时间段、各环节的工程量信息等数据可实时更新,开展实时造价核算,加强造价管理压力,使造价管理更为精细化、精准化、动态化。

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策略

3.1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3.1.1 投资估算

BIM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数据采集功能,可为投资决策提供数据信息资料,为建筑企业投资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参考。借助BIM技术可搜索提取出数据库中同类建筑工程相关历史信息数据,基于此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新建工程信息资料。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获取尤为简单快捷,全面详实。新建工程信息资料制成后,可更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中材料、机械设备、人工等工程量进行计算,在结合市场价格估算指标,完成对工程建设的投资估算。

3.1.2 方案比选

BIM技术具有模拟化、可视化优势。基于BIM建构三维立体可视信息模型,依托此模型可以对不同方案进行可视化比对,决策者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基于新项目方案分离提取类似项目模型,进行再提取、再组合、再创新高,从而使方案更为完善。对各种方案信息进行采集修改后,可重新进行统计计算,控制成本支出,对比各方案优劣,筛选最优方案。

3.2设计阶段的应用

3.2.1 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既是施工图设计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对项目的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它集中的体现在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传统的概预算方法中,基于造价指标的限制,设计方案不能做出及时性的修改,这导致对限额设计进行及时合理的改进是很难办到的。而利用 BIM 技术查询信息更为方便快捷,通过在模型数据库中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再根据项目限制指标进行限额设计,就可以将这个难题解决。BIM 技术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它不但可以对所设计的项目里的单元构件的造价做到同步的计算分析,甚至还能够适时的对设计方案中的某一个构件或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项目在经济上合理性以及技术的可行性。

限额设计主要是就限制条件情况而言的,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在投资目标前一阶段确定限额条件,把控限额设计质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限额设计上立足于投资方案,及时开展造价核算,随之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动态化投资控制。以某工程为例,某综合性建筑,采用全框架结构,总面积约为2.1万m2,目标投资2600万元。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综合评价法等比较选择A、B、C三个设计方案,经过分析对比得出方案A加权得分最高,将此方案作为该工程的设计方案。经过投资核算,本工程造价核算高于投资目标,针对此,在设计阶段,设计师经过全面分析论证,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改动工程框架,使施工图预算控制在了投资范围内。基于BIM技术为各专业设计人员建构起了无障碍交流沟通平台,信息工程交流更为密切,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依据,确保工程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工程成本。

3.2.2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阶段,为防止超预算,工程预算人员要综合对比单位工程计算价格,完善投资预算。利用BIM技术强化图纸审核。利用定额软件分类汇总工程清单。基于BIM编制预算,可随时查看预算书,其中详细标明了构件位置,给出了计算工程,工程量的计算更为便捷,基于此,可反复核算软件内工程量。依托工程量清单的计算,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部分项工程图纸设计,使工程造价更为合理。

3.2.3碰撞检查

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期进行碰撞检查,预防各专业间的冲突与碰撞,使设计更为完善,减少设计变更,降低成本支出与索赔风险。据统计,利用BIM技术可减少40%设计变更。在设计阶段,利用BIM三维模型直观反映出各专业的施工状态,土建、机电、安装等提前进行碰撞,更有针对性地找出施工图中的错误、不足、疏漏之处,厘清各专业间的冲突,提前制定应对之策,进行修改与完善。

3.3施工阶段应用

3.3.1成本控制

利用BIM技术可模拟整個施工状态,建构成本数据信息,形成进度计划信息,直观的反映出工程施工中需要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财力、其他资源等的工程量,为资源配置提供直观的参考,提升了成本计划编制的效率与质量,提升成本测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控的精确性,提升了成本控制质效。此外,基于BIM技术,降低工程索赔与变更难度,减少工程变更与工程索赔带来的经济损失。

3.3.2  材料控制

利用BIM技术可以直观展现建筑形象,展示施工全貌与全程,包括工程量、施工进程、施工成本、材料的使用、资源的配置等,基于此,在材料采购、进场、使用上制定更为科学的计划,使材料管控提前化、高效化。

3.4 结算阶段的应用

利用BIM技术可为工程结算提供全面的数据资料,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详实性,推动了工程的顺利开展。某建筑工程在验收中,利用BIM技术进行结算核算,依托信息模型,工程量的计算更为准确,人工计算量明显减少,结算进程明显加快,结算工作高效、精准、快速完成。此外,依托BIM数据库功能可以保存工程数据信息,为后期其他项目建设提供参考,还可推动造价审核的高效完成。

4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使工程造价控制更为提前化、可视化、精准化,将其运用于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结算全过程,简化了工作流程,在造价管理上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图价一体,提高了造价质效,实现了全过程、全要素、动态化的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吴秋水.BIM技术视域下工程造价精细化控制的探讨[J].居舍,2021(28):65-66.

[2]段礼霞.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江西建材,2020(07):237+239.

[3]蒋璐蔚,陈蓉.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3):226-227.

猜你喜欢

动态控制造价管理技术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意义及路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问题及完善策略探讨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