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德育元素,加深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启示作用的理解

2021-03-24韦晓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

韦晓娜

为了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系统,首先需要对该课程对应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方向进行概览性的讲授,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谈谈学习该课程的意义,从而开展课程的第一课。体育心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学类的专业课程,为从事体育教学、指导与管理等活动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针对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且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将从事锻炼指导员或者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是极为迫切的。以本课程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为例,在本章第四节“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中发掘德育元素的切入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挑選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三个知识点,与体育学习联系起来,融入德育元素。在知识目标方面,首先用讲授法让学生理解三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方面,主要采用提问、讨论和教学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能说出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结合“立德树人”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涉及因材施教、全面和谐发展等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对比不同的教学方法,说出哪些才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下面阐释这三个知识点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的关系。认知心理学对体育教学的启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二是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三是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前两点都是利用举例说明和类比的方法讲授。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初学者时不会直接让学生追求投篮命中率,而是从球感、重心、平衡等基础元素学起,这就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后,再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个别学生有疑惑,提出以往所接触到的教学不全是从基础内容教起的。这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发提出的疑问表示赞赏,表扬其注意观察和思考的学习精神,同时指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教学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在讲授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时,教师要适时地指出该理论过度强调认知因素,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等非认知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因此提出首先要了解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上好课的观点。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二是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三是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找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种理论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的理解有什么区别。学生在进行3分钟左右的自学之后,会发现建构主义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行为主义则强调环境和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塑造。建构主义理论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以此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同时精神世界的建构,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从而适时地提出“实践出真知”的思政要点,提示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最后也是最能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体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二是重视意义的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三是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四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让学生针对“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以往看到的例子,说出自己对“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在2~3名学生发言之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点评,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综合,指出“唯学习成绩论”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相悖。利用对比举例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强调结果”和“强调过程”的不同。在讲授人本主义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注意与德育元素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本主义要提出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所不同的教育模式。再针对“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区分,不能盲目地围绕着学生所提要求进行教学而忽略真正的发展规律。提示学生,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和小组讨论,是比较常见的借鉴该理念的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中,体育心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德育元素切入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理解“一名指导员或体育教师应该懂得尊重学员或学生的自身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从体育的本质来分析,个体通过体育学习,掌握运动项目和基本的体育知识,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之中,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从而实现人的终身幸福。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从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将来的实践,思考如何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敬业精神。本节课,在传统的专业知识教授中渗透德育教育,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体育心理学规律、丰富学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实现了德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本文为2020年度韩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韩师教字〔2020〕35号-47)论文】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